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清明前,客家公园莳早禾 亲子共学体验插秧,从环境向传统学习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9-03-08

更新日期:2019-03-08

发布单位: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

3035

农谚说:「清明前,好莳田;清明後,好种豆」,清明前的周六下午,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的90坪水稻田便号召亲子三代,来体验农场的一期稻作的莳田(插秧)工作。为呈现传统客庄的农耕生活,公园内水稻田,每年种植两期稻作,冬季则种植大菜(芥菜)、菜头(萝卜)等短期作物,一周内,甫收成的大菜要腌渍成咸菜,还要完成整地的莳田准备工作。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主委兼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执行长徐世勲表示:『早期农业社会,生产与生活深受气候影响,也跟生态环境有关联,今年是暖冬,虫害特别严重,影响到收成与腌渍工作便是一例。我们在客家公园的水稻田,是以「三生」为经营方向,不仅土地利用的方式可呈现客家人的农耕文化,也兼具呼吁重视都市生态的示范区域,欢迎市民朋友前来共学。』

甫打完田的田土特别的绵密松软,如果没有经验,在田中蹒跚踏步,便容易损害禾苗的生长。因此,公园特别邀请峨眉乡无负担农场的农夫们前来为大家示范:沿着田边驳崁,一边倒退走,一边依序将秧苗种下。大家分批以农夫的范本,沿着事前拉好的线绳,依序下田体验,许多亲子是第一次参与莳田工作,不畏天候影响,也要把握机会带孩子来体会农夫的辛苦,及见证稻米的得来不易。田边也安排音乐会邀请客家社团、身障者演出,许多来看门道的长辈,在田边聆听客家歌谣,一边回忆早期农村时光。

水稻田的环境,让许多生态物种得以栖息,包含红冠水鸡、白腹秧鸡等,都曾来稻田周边筑巢育雏,农场环境除了提供游客参观体验,园方也逐年依生物的出现,划定适合的管理范围与策略。本次莳田的水田环境,便特别将90坪的水稻田保留五分之一的面积,作为常设的湿地环境,本阶段,将以「稻田的附生环境」为主题,邀请大茅埔工作室来营造、解说传统客家稻田的环境,以15种原生物种与原生稻的栽培,打造都市湿地的示范区域。日後,该湿地也将串联起农场水与生态资源的体系。

莳田後的双脚满是泥泞,不急着洗脚,将泥浆、稻草与沙拌合,便可以做成传统建筑用的泥砖。自去年底农场便开始制砖的工作,预计今年中要完成1,000块,义工们带领着民众踩踏、混合,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泥土的力量,另一边,展示十几种的土壤介质,分享土壤与种植的关系,让孩子思考泥土的重要性。

传统的爆米香在制做时所发出的轰然巨响,让孩子既期待又害怕。龙德米庄以不加糖的米香,让孩子感受到食物的原味,农场自产的米很少,做成爆米香便足以让很多人分享,从米的原型来认识精米的分类及品种的差异,除了吃点心也学习到米的知识。最後,冬作甫收成的大菜腌渍而成的咸菜,加上敬伯公的三牲祭礼,便是客家传统的「咸菜肉片汤」,也成为当天做完工的美食佳肴。接下来的稻作生长期,还有施肥、挲草、晒田……等工作,将视内容开放民众参与或公告资讯,欢迎对周六莳田活动有兴趣的民众到客家公园网站https://ssl.thcp.org.tw/或Facebook搜寻「台北客家农场」了解最新讯息,欢迎民众前来共学体验。

相关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