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5年4月第579期—日治的表町通画回来了!鱼夫笔下台北昔日的城市美学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6-04-22

更新日期:2016-05-28

3788



现在看来平庸无奇的台北市馆前路,在日治时期其实是有如走在充满欧洲风情的街道上,且道路两旁皆植满蒲葵,又刻意营造南国风情;但许多建筑资料已经散佚,我根据许多老照片和资料,逐步拼凑画出这张图,过程非常复杂。

日治时期的台北城规划是从车站通过表町通,连接总督府博物馆,形成有如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的轴心线,而表町通即是今日的馆前路,总督府博物馆就是国立台湾博物馆。

这一带街景的改变,源自於1911年台北遭逢强台侵袭,许多土埆厝因而毁坏,当时的台北厅长井村大吉乃藉机向总督府提出市政改造计画,试图展现日本统治後的城市新气象。

日治时期筑起西洋经典风貌
总体设计由总督府营缮课野村一郎及滨野弥四郎操刀,由8位总督府大内建筑师,以英国古典样貌为设计主题,强调西洋历史主义外观。立面宽度有一致的规定,再考量搭配气候,诸如建造人车分离的亭仔脚,由上而下的统一规划,先有风貌协调的建筑特色与空间,再让商家逐步进驻,大致於1915年完成颇具规模的台北市区改筑政策。

当时从火车站出来应会先遇见经典建筑台湾铁道饭店,其雍容华丽的外观令人震慑;西侧为与铁道饭店相呼应的「吾妻旅馆」,形成极为强烈的入口意象。

其中东侧街景经我重新还原,自今日的许昌街起,到紧邻台湾博物馆的襄阳路街屋,应如本文图中所绘的模样,至於店家行号,随着时间当然屡有更迭,我根据记载罗列其上,可一窥当时市民生活的模样。

1922年台北新设町名,日本人所居住的「城内」机能划分逐渐成形,东边明石町内多为台北医院用地;南边文武町则是总督府、总督官邸、新公园、学校的厅舍和官舍等;西南的书院町及乃木町内为法务和军方用地,构成约现今博爱特区的范围;而西北侧的表町、本町、京町、大和町和荣町,则属商业繁盛的所在。

台北城街道的风景更迭
值得一提的是,1905年台北厅告示第199号公告「台北市区计画」,已将台北预想为一座每年人口成长3%的都市,因此尽早规划25年後达15万人口的台北城,施政尤其着重在卫生、交通、休闲、健康等项目。

在卫生方面,台北的供水系统在市区计画公布後,卫生给水范围扩大至市区改正计画涵盖范围,分为上水道之给水和下水道之排水工程;在交通上,日人领台之初,清国政府鲜少现代民生建设,所留下来的道路率皆凹凸不平,交通工具起初主要为轿子或人力车,但人力车的车身高,可免於弄脏衣服,只是车辆多数老旧,亦无弹簧设备,搭乘起来颠簸震动,令人目眩心悸。

1896年发布「街路取缔规则」,输入日式人力车,每部价格36圆,比台制人力车价格高出1倍,但却较受乘客欢迎,於是台北城内人力车纷纷改成日式。到了1903年,台北已经有了至少300台脚踏车,车型也始见多样化,便宜车种约50圆,实用型7、80圆,甚至有售价150圆的竞技车出现,连女性也开始骑乘。

到了汽车时代,台湾第一部汽车是由日之丸旅馆老板杉森与吉约於1901年购入,主要用来接送旅馆的客人,可惜後来日之丸发生火灾,车也焚毁了;公共汽车与出租汽车(以时计费)则由高松丰次郎引进,高松和总督府关系良好,1912年9月获得营业许可,换句话说,自1913年起台北的公共交通也算四通八达了。

现在的馆前路在国民党政府来台後,由於日人大量遣返,产权移转复杂,另一方面,政府也无心管理,任其发展,於是轴线消失,欧洲风情的街景也就往事只能回味了。
 
2.jpg
▲馆前路如今欧风建筑尽失,留下台北市长柯文哲眼中招牌凌乱的中华民国式美学。(鱼夫摄)

3.jpg
点此看建筑影片

文‧图‧摄影/鱼夫

相关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