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6年6月第593期—台北水岸 孕育人文与生态的後花园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7-06-16

3222

春之脚步轻拂而过,蝉鸣捎来夏之讯息。即使位处亚热带,台北市民依旧能在盛夏时节,在河滨自行车道骑乘YouBike,享受着河流与微风所编织的沁凉,在发丝飘摇与笑声中,解放生活中的烦郁。
 
台北依山傍水,河流、河岸与居民数百年来相互依偎,不管是过去的交通、经济动脉,还是现在成为休闲处所,历经岁月流荡,台北人更乐於亲水。
 
跳动的河流 城市之命脉
河流,是城市聚落发展的起源,就如尼罗河之於埃及,塞纳河之於巴黎,泰晤士河之於伦敦,昭披耶河之於曼谷……许多着名大城,往往依傍着河流而起,身为台湾首善之都的台北亦不例外。
 
三面环山的台北更得天独厚,西有淡水河,南有新店溪、景美溪,居中则有基隆河流过,温暖地将台北纳入怀中,孕育着经济、文化与生命。
 
曾经,河岸边的养鸭人家、码头的集货吆喝等,居民生活所需皆是河流给予的、最无私的贡献。当时的河流如一匹骏马,流淌着无限生机,却也难免有脱缰失控时,每当台风大雨一来,漫淹大水几乎掩盖一切。
 
随着环境转变,渐渐地,道路取代水路,工商胜於农牧,人口激增所带来的污染,也超过了河川所能负荷,加上台北市一日两次的潮汐,高低差2.5至3公尺,为求安全与发展,人们与河川相处的模式逐渐转变。1974年,台北地区防洪计画核定,堤防如长城般段段兴建,隔绝人们与水流的碰触,减少了漫淹重建的反覆循环,经济在堤防的守护中,快速跃进与成长。▲台北市河滨公园规画完善,市民可安心在园内骑乘自行车,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图为古亭河滨公园,摄影/杨智仁)
 
亲水建设 防台行水
若说河流是台北的心脉,那麽堤防就是筋肉,稳健的撑起这座城市的重量。预计规画设置的堤防共计131.2公里,至今已完成83.2%,但从此之後,堤外的河川就与堤内诸君诀别了吗?不,河流的美好,人们从未忘却。2001年法国巴黎逐步展开「还河於民」计画,2005年韩国首尔破釜沉舟的拆除高速公路,让被覆盖於地下的清溪川重新回到人们眼前;国际展开与河流重新相遇的对话,台北亦是领头羊之一,2007年台北市政府开始省思,该如何让民众与河流和平相处,共生共荣。
 
「台北地小人稠,无法像日本可以建设自然河岸,也无法如荷兰还地於河,受困潮汐高低差,更无法拆除堤防。」台北市政府工务局水利工程处副处长吴秋香表示,於是市府利用河岸边的高滩地,开始一连串的景观改造计画,且在不影响河川排洪功能及法规容许下,拥有多元化功用及兼具生态的河滨公园一座座拔地而起。
 
至今台北市共有29座河滨公园,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及周边环境设置不同的主题河滨公园,如主打露营野炊的华中、拥有象徵爱情彩虹桥的成美、亲子共享的大佳、幸福婚纱的古亭、自然生态的关渡与历史文化的大稻埕等河滨公园,还有特别为毛小孩规画的狗狗运动公园。此外,也持续进行活化河川计画,逐步改善河流污染,更在2013年完成长达112公里的河滨自行车道,并启动蓝色水路航线,在大稻埕、关渡、大佳、美堤以及锡口等码头,都能乘船游河赏景。
 
台北亲水计画已逾10年,或许人们无法如过往与河相伴,却能在河滨公园与蓝绿水廊的牵引下,不再与河疏离。
 
生态复育 与河共荣
在亲水连结成功建置後,台北市也开始调查四大溪流的动植物物种,并在社子岛(福安、富州河滨公园)启动生态湿地复育,如今已能再见招潮蟹、小白鹭等生物踪迹,市府也招募社区志工,进行栖地维护及解说导览。因职务关系,长年与河系相处,吴秋香认为,要与河川维系良好关系,必须与市民共同参与、守护,并「期盼环境教育能深根人心,让市民共同为家园努力。」
 
除了兼具亲水、休憩及生态功能,河滨公园更是台风、暴雨时期最佳的行水空间。「这也是为什麽我们无法在河滨公园建置太多设施、种植过多的树木,因为这会形成阻流,妨碍水流通行。」吴秋香进一步解释,在河滨公园内,举凡50公分以上的设施皆是可移动式的,在台风来临前必须迅速撤离或倒放。「未来河滨的管理也将朝向E化管理,设置河川水位计及录影设备,以利监视河川水位变化及监测灾情。」在台风与强降雨来临时,这里成为一个极佳的水流空间,以保护堤内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河流是生命之源,亦是城市之心,输送着亲水互动的养分,完善的河岸整治规画既保障了市民生命安全,更给了城市纾压的呼吸空间,可说是市民最完美的幸福後花园。大家一起来台北河岸走走,体验河水缓缓、微风徐徐的畅快之感吧!


文/林盈足
摄影/杨智仁

TAG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