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巴布·狄伦×三岛由纪夫 看见文学的自由(台北画刊107年5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8-05-28

5478

文学是什麽?电影是什麽?当文学遇上电影又会迸出什麽火花?「2018台北文学.阅影展」主题是「自由」,作为每年台北文学季活动的压轴活动,阅影展的精神是让大家在讲座、走读等活动之外,额外透过「观影」这项不同的媒介认识文学,也看见电影与文学加乘的丰富样貌。
 

「对现代人来说,要花时间看一本书或许有点难;看一部电影,相对容易许多。」策展人杨元铃说,起初举办台北文学.阅影展,是想藉由电影来推广阅读,但其实文学电影不仅仅是单纯的原着改编。近年来阅影展集结许多横跨文学和电影的创作家作品,展示跨界诠释的感动,打破以往文学的定义。

▲策展人杨元铃认为,文学不只是文字的书写,只要能传递创作者的精神,就能带来超越定义界限的感动。(图/杨元铃提供)

 

文学新定义 当歌手如诗人

2018台北文学.阅影展以时代的自由之声-巴布.狄伦和代表叛逆精神的日本文豪-三岛由纪夫为焦点人物,探讨的是文学形式的「自由」。

▲「当歌手如诗人、导演如作者」,2018台北文学.阅影展以三岛由纪夫和巴布·狄伦为焦点人物,带大家探讨文学形式的「自由」。(图/光点台北提供)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破天荒颁给了民谣歌手巴布.狄伦,掀起各界一阵热议,也让文学的定义有了新的可能。「我的歌是文学吗?」巴布.狄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他从来没有时间问自己的歌是不是文学。就像莎士比亚在写《哈姆雷特》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最适合这些角色的演员是谁?」、「舞台该怎麽设计?」他敢打赌,莎士比亚最没在想的就是:「这是文学吗?」


▲「当歌手如诗人、导演如作者」,2018台北文学.阅影展以三岛由纪夫和巴布·狄伦为焦点人物,带大家探讨文学形式的「自由」。(图/光点台北提供)

 

经典再演绎 人生悲喜如一

文学、电影等艺术创作,时常是人们对於生活困境的投射。这次影展中,由法国影后伊莎贝.雨蓓主演的《肉体学校》,改编自三岛由纪夫的小说,讲述中年女性沉迷於青春野性肉体的情慾流动。这部作品在日本同样也有翻拍成电影,说明了即使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女性对於爱情的失落无奈始终存在。这些影像改编、致敬等重新演绎,也是展现文学跨文化、跨时代的表现自由,同时造就文学不断以不同形式被阅读的可能性。

▲法国电影《肉体学校》改编自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内容讲述中年女性沉迷於青春野性肉体的情慾流动。(图/光点台北提供)

 

《三岛由纪夫:人间四幕》以三岛由纪夫於1970年自决之日为主线,辅以「对真理和女性的看法」、「艺术观点」、「军事活动」、「剑和笔的统一」等4个章节,铺展三岛的生平。导演深入探索他的心灵与梦魇,用奇观的视觉效果、迷幻的布景设计,华丽重现这位三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传奇作家炽烈的一生。
 

2018台北文学.阅影展最具代表性的选片,杨元铃认为是由美国纪录片大师潘尼贝克贴身记录巴布.狄伦1965年在英国巡回演唱的纪录片《别回头》。这部片捕捉了这位摇滚大师甫成名时,最潇洒不羁的身影,也记录下60年代风起云涌的自由思潮。不论是文字、音乐、影像,这些创作者都试图透过艺术来传达对这社会的「不得不说」,企图能改变世界。然而每一代人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杨元铃希望观影者能从中获得面对考验的勇气,找到生命难题的出口,终获自由!

▲《别回头》记录巴布‧狄伦在1965年於英国巡回演唱的点滴。(图/光点台北提供)

 

文/吴家宇
图/光点台北、杨元铃提供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