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老屋改造传承美好(台北画刊107年10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8-10-15

4599

随着光影洒落,百年的木梁及红砖闪耀着光芒,这是大稻埕独有的建筑风貌,也是众人齐心保留的美好。透过政府及民间共同携手为街区老屋注入新活水,百年前的蓬勃风光,才能在老建筑的守护下,不断地绵延。

 

老屋活化 处处有「眉角」

文史工作者庄永明撰写的《大稻埕逍遥游》一书,记载着战後初年「天马茶房」交谊餐饮店的情景,道出在坪数不大的建筑里,如何巧妙地运用空间,像是一楼提供咖啡茶点、二楼是西餐大厅、三楼则是能够举办各式艺文活动、同乐会甚至婚宴的特别沙龙。现今,大稻埕狭长而深的老屋里进驻文创,每间店无不善加利用建筑一进、二进的不同空间,发展出独特且崭新的运作模式。
 

位於北街的URS329稻舍,是台北市都市再生前进基地计画中的老房舍,在不能使用文火及限制电量的前提下,努力研究以现代电器烹煮出入味飘香的料理,要让每个进来暂歇的人,能享受到精选米种香Q饱满的新鲜口感。
▲URS329稻舍不定期邀请艺术家策展,活用老屋空间。(摄影/林炜凯)
 

此外,并精心规画老屋空间,除了让游客在此聆听台湾好米的导览,也邀请艺术家设展,例如9月的「老街颜‧郭正宏师生速写联展」,即展示了柔和笔触下的各种街景风光,让人在红砖老屋里面,再次感受老街魅力。
▲在稻舍能尝到精选米种的新鲜口感。(摄影/林炜凯)
 

除了参与市府再生计画的稻舍,也有许多为保存街区文化并维护老建筑费尽心力的新进店家,例如今年开幕的津美妙面店,在不改变建筑结构前提下,以最小限度修缮所需的营业空间,并努力对环境更加友善,不采用一次性餐盒,就是希望在这街区所留下的只有美丽的建筑、文化,而不是垃圾。
▲津美妙以最小限度修缮所需的营业空间。(图/津美妙提供)
 

为了让默默坚守传统的老店,能吸引更多年轻人驻足,台北市商业处也在大稻埕进行店家辅导改造。以迪化商圈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徐庆棋为首的5家店家,便是第一波响应跟进的。徐庆棋一直苦思如何跟上时代潮流,将联通汉芳这间传统中药材店转型,让新一代消费者能更了解汉方药材。当他得知商业处推动的计画後,马上决定跟进并帮忙宣传,希望能为地方旧有商业活动带来新活水。
▲联通汉芳在参与店家改造计画後焕然一新,大获好评。(图/台北市商业处提供)
 

徐庆棋表示,传统店家喜欢将所有商品一字排开,全部摆放出来,但容易显得杂乱拥挤,且造成动线不顺畅。改造後不仅在陈列上焕然一新,顺畅的动线让更多年轻来客愿意走近了解商品。如同大华行──竹木造咖第二代老板王泰钦所言,大稻埕像是一辆正在启航的列车,改造则像是一张车票,让老铺也能搭上顺风车,迎接世代交替後的观光新人潮。
 

 

市场蜕变 全新气息

永乐市场在1985年兴建成综合大楼後,创造了许多排队名店及特色店家。但随着建物老旧,面临空间拥挤、动线不流畅与卫生条件不佳等诸多问题,台北市市场处便出面作为沟通桥梁,为市场改头换面。
 

经过改装後,1楼店家聚集的混乱动线变得顺畅,空调也全面更新,打破了传统市场飘散异味的刻板印象,反倒多了清新明亮感,吸引更多新颖店家进驻。像是美食街新设立的咖啡店,即是由年轻人开设,捎来全新气息。
 

而原先的店家也乐於接受这样的调整,位於入口处的阿滨基隆海鲜专卖店家表示,现在地板铺上全新的磁砖,先前路面湿滑的情况获得改善,各个特色区也分配得宜,让市场变得更亲近、更好逛。
 

3楼的店家则在明亮舒适的空间重启最熟悉的产业,也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中开创更多的可能。永乐商圈发展协会理事长周睿麒所属的圣亿纤维,即研发出具有专利、能发展养耕共生系统的布料,并在店家周遭以布料种植植栽,带来绿意。
 

周睿麒说,台湾有成衣王国、帽子王国的美名,主体其实都来自於布,希望藉由永乐市场的更新,为布业带来新契机,也期望大家在走访永乐市场时,尽情挖掘与体验每层楼不同的特色和魅力!
▲永乐市场3楼经改装後,空间明亮舒适。(摄影/林炜凯)

文/李竟嘉 摄影/林炜凯 图/津美妙、台北市商业处提供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