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戴开成:「来城南,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台北画刊108年12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9-12-10

3223

落语艺术家戴开成就像是一个时光追忆者,将捕捉的城南故事化成精彩说书段子,为人们打开历史的观景窗,走进地方美好年代。从小流连於城南的他,更可以娓娓道来不同时期的在地往事。

天才刚暗,城南街道已是华灯初上,推开「小地方 Seams」的木门,戴开成正在吧台和老板聊天,他笑着介绍彼此并说,大家认识10年了,都是生活在这里的老朋友。戴开成和城南有很深的缘分,小时候父亲在罗斯福路开出版社,他经常来玩,但当时对这一带感觉还很淡,反而是长大後才开始了解城南,慢慢接触其人文发展,建构起地方故事脉络,情感也越来越深。

「城南确实是个暧昧模糊的地段。」戴开成说,因为不是一个确切的行政区域。旧时台北城四四方方,大约以中山南路、中华路一段、爱国西路、忠孝西路为界,而其中爱国西路以南,就是大家口中的城南,一直延伸到新店溪和淡水河的交界。他缓缓说明着地理关系,并顺着节奏带我们走进城南记忆。

在戴开成的眼中,「先行一车」黑胶唱片行就像城南的缩影,承载了历史和自由的精神。

清领时期奠定的城市基础
中法战争之後,满清政府开始积极建设台湾,盖起了台北城并创设许多组织,例如「公馆」就是以前的公所,要申请开垦证就必须来此办理,这也是各地都有这个地名的原因;「古亭」的由来则有两种说法,一是村庄为了保护门户安全,放置大鼓以警告居民的所在,二为当地稻米生产兴盛,取其谷仓之意命名,现代生活里仍在使用的地名,竟蕴含着先民日常,让人非常惊喜。

而「瑠公圳」也是在清领时期打造,早期台北都是沼泽地,先民只能挖掘埤塘各自开垦,为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郭锡瑠和其子郭元芳为台北建构了强大的输水灌溉系统,也让台北成为稻米种植的粮仓,戴开成就曾在清代文献读到,江西、福建闹饥荒,从台北运米救灾的纪录,可见当时产量之充足。如今,台湾大学醉月湖就是当时瑠公圳的调和池,汀州路巷子的水沟也是分支之一。

时空里的城南生活况味
台北城城墙在日本时期拆除,仅留下几座城门,让城市发展往南延伸,并设立台北帝国大学(今台湾大学)。戴开成说,学术单位紧邻水圳、稻田和沼泽地是不错的交织,当时学者们都在这里研究台湾风土,像矶永吉——台湾蓬莱米之父就是教员之一,当时在校园里还有座移种改良实验池。此外,牯岭街、福州街上的日式建筑,是昔日公教人员的宿舍,都是可以追寻往日情景的痕迹。

他接着说,汀州路是过去「万新铁路」行经之地,沿途经过万华、公馆、新店一带,是产业铁路,也是一条避难铁路,万华是当时台北城发展核心,万一打仗,可以坐车逃到新店避难,这条铁道现在被捷运松山新店线取代,也做了路线、站别的调整。戴开成听当地耆老说过,旧时铁路和圳道比邻,由於铁路地势较高,人们曾在水源市场附近挖了方便通行的便道,此外,小孩也总是跑进圳道玩水,捞鱼抓虾,时不时抬头,就能见到火车从上方经过。

戴开成在「小地方Seams」酒馆里讲述城南故事。

依山傍水的山城聚落
从汀州路往基隆路方向走,就能抵达宝藏岩和蟾蜍山,戴开成说,因为地形特色,这里从清领、日本时代就是重要的军事基地,国民政府迁台後,被国军接管而产生聚落,离乡背井的军人住了下来,没有分置到住所的,也在周边一砖一瓦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它们现在成为艺术村和文化景观,戴开成建议人们有空多来走走,和当地居民互动。他说,像宝藏岩的「宝村柑仔店」就很有趣,店内除了贩售古早味零食,也在每个单月举办「一家一菜」活动,邀请村民和有兴趣的人各带一道菜,来村子吃饭,展开有趣的世代对话。 

「书店、音乐、美食、绿地,如果没有铁路跟瑠公圳的滋养,城南不会有现在的发展。」戴开成说,多元的族群让城南更富生命力: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现在更有来自东南亚的新住民,大家都是土地的一部分;来城南玩,将自己变身成一张白纸,好好观察这里的生活,诠释过去,再将新元素嫁接起来,往昔成就了现在,而现在所做的事,也将成为未来。


延伸阅读
文化自然共栖 采集多元生活样貌 城南台大人文生活场域
城南台大 #生活关键字


文-Arya.S.H
摄影-汪正翔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