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田园城市 串联人群与土地的可食地景(台北画刊109年1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20-01-10

3062

紧邻松山区塔悠路的鹏程里,挨着重要交通干道,距离信义商圈也不过10分钟车程,理应是闹区中的闹区,不过一步入鹏程里,便惊喜地发现占地400多坪的菜园,社区居民们也不时停下来在路边闲聊,彷佛回到了家家户户都彼此熟识的农业时代。

田园城市 串联人群与土地的可食地景(台北画刊109年1月)田园城市让都市有了绿意盎然、生气蓬勃的可食地景,不仅吃得安心,也拉近了人与人、人与土地的距离。

闹区中400坪的快乐农园
事实上,鹏程里过往确实是社区人际关系紧密的眷村,不过数十年来历经改建、都更後,一座又一座的高楼拔地而起,逐渐成为与台北市其他社区无异的住宅区,但5年前,鹏程里里长许颜建将400多坪的社区停车场改建为「快乐农园」,并开放100多户约五、六百位社区居民认养,开始打造鹏程里的可食地景。

田园城市 串联人群与土地的可食地景(台北画刊109年1月)在鹏程里里长许颜建(右)和里干事吕煜龄(左)的推动与维护下,如今的快乐农园绿意盎然。

快乐农园这块土地,曾规划作为兴建大楼使用,後来改为停车场。5年前,许颜建响应市府田园城市政策,邀集里民一同打造理想中的菜园,才将这块地改造为农园。

田园城市 串联人群与土地的可食地景(台北画刊109年1月)鹏程里的里民时常到快乐农园照料自己的作物。

快乐农园让鹏程里彷佛穿越了时空回到过往时代,许颜建说,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明显变多了,鹏程里一改过去快速都市化时期,社区互动低、居民互不认识的景象,种菜拉近了居民的距离,创造了彼此间的共同话题。

串连人与人的田园平台
身负田园城市计画专案管理的重要角色,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公园路灯工程管理处副处长黄淑如认为,推动田园城市5年下来,最大的收获是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变得紧密,现代高度都市化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其实很陌生,尤其是独居长者不易走入人群。

田园城市搭建了一个分享平台,让市府与社区合作推动老人共餐,黄淑如说,就有社区种植雪里红,并藉由包水饺等活动,吸引独居长辈走向人群,兴隆公宅也有80岁的独居长者因此加入社区共餐的行列。

耕作对身心灵也有正面效益,很多菜种都是种植後短短数月便可收成,因此栽种者很容易获得成就感,进而发挥疗癒的效果,对长期生活在都市水泥丛林的人们尤是如此。

都市孩子的食农教育
除了对成人有所助益,田园城市更兼具孩童的食农教育功能。以鹏程里为例,许颜建说,鹏程里有2,000户居民,约有1万人口,其中外食族的比例高,导致许多孩子只见过食物调理好的样子,没有机会了解食材的原貌。因此快乐农园还肩负教育责任,成立5年多来,附近的国中小及高中,都会来此校外教学,除了认识不同的植物,也能亲手体验田园乐。

都市长大的孩子对食物如何栽种、养成的认知比较少,藉由田园城市的食农教育,让孩子边做边学,因为了解进而懂得珍惜食物就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

目前设立於台北市国小、国中、高中内的小田园有537处,台北市教育局为此特别开发食农教育课纲,让老师的教学有所依归,各校也可根据其历史、特色、文化等,发展与在地连结的小田园。例如大同区太平国小的小田园除种菜之外,还种植水稻,黄淑如进一步说明,这是因为邻近的大稻埕是台湾早期推动米食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太平国小选择种水稻连结在地历史、文化,每年的晒谷、爆米香也成为他们的重要活动,同时带动周边社区活络,并且串联老、中、青三代人的记忆,深化历史文化的传承,这一切都是因为田园城市这个平台。
 
田园城市 串联人群与土地的可食地景(台北画刊109年1月)太平国小的学生在小田园中插秧种稻。

田园城市 串联人群与土地的可食地景(台北画刊109年1月)太平国小的小田园与志工妈妈。(图/太平国小)

持续打造台北市的绿屋顶
台北市寸土寸金,黄淑如指出,推动计画5年下来,已经开发了731处田园基地。接下来推动目标为屋顶,不管是大楼还是公寓,只要有屋顶就可以种出一座自己的田园。目前,将从国宅、公宅等开始推动,由公而私的方式,鼓励企业或住宅加入推动绿屋顶。况且在屋顶、阳台上打造田园城市,不仅具有疗癒身心、栽种食用蔬果等功用,经过实验还可降低室内温度高达3度,夏季时省下的电费相当可观。

田园城市 串联人群与土地的可食地景(台北画刊109年1月)在田园城市的推广下,居家的阳台、屋顶都可以是绿油油的田园基地。

黄淑如说,只要认同田园城市的生活模式,居家阳台、屋顶都可以打造田园基地,台北市政府还提供免费的耕作专业技术谘询,可以上门帮市民规画种植空间,让都市不再只有水泥丛林,还多了一些绿色的可食地景。

田园城市 串联人群与土地的可食地景(台北画刊109年1月)亲手栽种不仅能吃得安心,也具有纾压功用。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UN Population Division)2018年公布的全球都市化人口数据,推估2050年时,全球将有50亿人口往都市集中,换算下来就是有3分之2的人住在都市。换言之,身为首都的台北将会越来越拥挤,因此可食地景的重要性将越来越高,不仅连结人与人、人与土地、人与历史文化,更能疗癒身心灵,打造生意盎然的绿化城市。

文—张语羚
摄影—蔡耀徵
图-台北市太平国民小学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