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适合在地生活的住宅计画 台北与世界的社会住宅(台北画刊109年2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20-02-11

2056

熙攘的城市,是众人筑梦营生的集中地,伴随而生的家宅聚落,则让本地的世代住民和外地迁居者有了安身立命的根基之所。而在这样的版图中,政府为照顾不同收入阶层而建设的「社会住宅」,不但为城市的生活和成员纳入多元的可能性,亦丰富了邻里活动的样貌。
适合在地生活的住宅计画-台北与世界的社会住宅(台北画刊109年2月)荷兰的社会住宅是世界公认「民间兴办」相当成功的案例。(图/于欣可)

台北市政府近几年将兴建只租不卖的社会住宅列为重要的施政目标,为此,北市府也积极借镜各国经验,从社会住宅发展悠久的欧洲到邻近的韩国,都有所研究和交流。

长期关注居住正义议题、现为荷兰台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都市学博士候选人的于欣可,研究范围扩及欧美与亚洲多处城市,他认为尽管台湾因为历史因素,在法规订定上受到不少美式城市的概念影响,然而自然发展而成的生活型态与巷弄邻里结构,与欧洲的历史老城其实更为相近,因此在都市规画方面,欧洲有不少可供取借的体例。

他以荷兰为例,1901年通过意义重大的《住宅法》,当地政府虽不能担任兴建社会住宅的角色,但可以资助非营利、财务独立的住宅协会建设这类屋舍,而协会则在房屋落成後负责社宅的出租、经营和管理,他说:「社会住宅不是短期获利的工具,不会有建商直接投资,所以初期需要政府协助,落成後可以自给自足,政府的财务负担就会降低,甚至可以推新案。」

与国际接轨的社宅规画
而韩国由地方政府出资成立的公法人「首尔住宅都市公社」(SH)也是台北的主要观摩对象之一。世宗大学都市与不动产研究所教授金秀显在去年11月来台的演讲中,即指出韩国首尔於2018年发布的公共租赁住宅资料中,SH所建住宅在首尔公共租赁住宅的占比已达70.3%,而公共租赁住宅则占全市屋宅的8%(台北约为0.8%),显示公部门的挹注与支持,将有望降低住屋问题。

而台北市截至去年11月,已完工、施工中及待开工的社宅达47处,已决标及招标中的社宅4处,合计达1.3万户,後续规画基地亦会陆续动工,预计兴办户数可超过1.9万户。而除了新盖的社宅,未来也将持续引入民间资源,一方面透过都市更新容积奖励回馈,另一方面则盘点闲置或低度利用公有土地,及修缮市有闲置眷舍,以取得兴建社会住宅的用地。

因应时代需求的长期投资
面对台北的现况,于欣可表示城市应将社宅发展视为长期投资,而非以短时间的建量取胜,例如荷兰便花了120年才建立稳定制度。在政府的监管下,荷兰的社宅品质不仅得到保障,随之新设的老人日照中心、托儿所、公共设备,亦带动社区邻里空间的更新。在批次性的建设规画中,设计也可弹性调整,推出适合长者的电梯楼房、单身贵族的套房公寓,以及适合传统家庭居住的屋宅等多种住屋选项,对应不同世代和阶层的需求,并适时反映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十分值得借镜。

他也进一步解释,社宅不是只提供给穷困的人住,而是配合整体都市规画和政策,供应不同社会阶层混居的集合住宅。「所以『社会住宅』指称的不是特定的建筑物,而是一种制度,有些建筑可以混合社宅与私宅,这是社宅最关键的概念。」而回归到根本,无论世界各处如何实践社会住宅,回归在地条件与居住权益,始终是不变的方针。

适合在地生活的住宅计画-台北与世界的社会住宅(台北画刊109年2月)韩国世宗大学教授金秀显(右二)交流与分享台北、首尔两地的社会住宅政策。



文ー林佳蕙
图ー台北市都市发展局、于欣可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