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早晨的多样化美食(台北画刊109年6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20-06-04

4882

台北人的早餐,最经典者就是烧饼夹油条配豆浆,这铁三角差可比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了,更惊人的发现是,这个组合乃是台湾原创!breakfast

台湾有百年油条,没有百年烧饼,烧饼是战後进入台湾的。一般咱们看到可以夹油条的烧饼,其形如朝笏,又称朝牌饼(一作潮牌饼),来台後发展到今天,南北作法大不同,北部使用高温烤炉,质地较为松软,不像南部是炭烤缸烧,食来颇富嚼劲。

永和有家「世界豆浆大王」,1955 年由山东人李云增离开部队後找来军中袍泽一起创业,这家店不管是我在报社或电视台工作,只要熬夜收工後,便会拖着疲累的身子先去吃过再回家补眠,每回都看到一群「老芋仔」分工合作,用乡音交谈得不亦乐乎,生意一大早就冲冲滚!这里的经典早餐便是烧饼夹油条配豆浆,为什麽这三者会义结金兰呢?

从前在中国北方,住在北平的梁实秋回忆,他尝到豆浆是14 岁那年,北京满人的美食家唐鲁孙也曾说过:「北平的油条,是两股一拧,炸成长圆形,跟现在台湾擎天一柱的油条,完全两样。」所以考究起来,这三者应是渡海来台後才结拜的,竟成豆浆店里不成文约法三章的组合,如此佳缘,野史称「新桃园三结义」!新桃园三结义出了台湾本来无复见之矣,但台商反攻大陆後,中国也流行起来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食油条手会油油的很腻,而烧饼本来就是可以包馅料的,刚好用来包油条,不过台湾有百年油条,没有百年烧饼,显然烧饼夹油条也是别类的外省老芋遇见台湾姑娘。其次,台湾人在战前是习惯油仔粿蘸杏仁茶,豆浆鲜之见也,所以豆浆也算新移民。

日本时代,台湾人也曾为了要不要实践跟日本人一样的早餐而发生论战。由於皇民化运动的推行,譬如医师也是文学家的吴新荣在日记里写道,他经常穿着和服,喜欢吃「沢庵渍け」(腌渍切片的黄色菜头)、味噌、刺身和锄烧等,这曾是当时在异族统治下对皇民化的一种认同;但也有像文坛老前辈吴浊流那样在短篇小说〈先生妈〉中,嘲讽那些早餐不吃油条而食味噌的皇民化士绅,强调早餐不吃味噌来抗拒日本文化的压迫。

从前父亲大人要是来我台北的住处,一大早便开着我的车去吃早餐,他的选择大都是米粉汤或半粥,再配上一小盘红糟肉。米粉汤是一种大箍米粉,半粥则是从生米煮成粥,不是泡饭或饭汤,这些大抵都是随着广东、福建汉人的移入而出现,父亲是饕家,自然对这些道地的古早味乐此不疲。

烤吐司当早餐,再抺层牛油是我儿时的记忆,不过吐司应是随着日本治台而进入台湾的,这食物在日本时代称「食パン」,乃源自明治初期用模型烘焙的英国白面包。这种面包据考证就是吐司,在烤面包机发明前,可能就是用炭火来烤吧?

蛋饼的出现,和烧饼夹油条一样,也是台湾的独家发明,是战後从外省人制作葱油饼开始的,慢慢演变成加入鸡蛋,为了使口感更为软嫩,再羼入蕃薯粉,此乃蛋饼之诞生也!北方外省人的面食文化,当然也为台湾人的早餐带来馒头,如今馒头的品项多到不可胜数,可奇怪的是不爱吃甜食的我,对黑糖馒头并不排斥。

早餐对许多台北人来说,赶着上班,兵马倥偬之际,囫囵吞枣者众,至於勤务时间自由者,於9 点後进食,那只能算是早午餐;有一天,我刻意起了一大早,想要像在台南那般好好享受一碗鲜鱼汤,打探一番,居然在台北闹热滚滚的巷弄里找到一家,心想如果有心找寻,台北的早餐也真的是很多样化的啦!
IMG_1867烙有小熊脸的吐司早餐。

 
文.图-鱼夫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