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重塑属於在地的食器文化—— 选品店创立者谢欣翰 × 设计师黄显勋(台北画刊110年3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21-03-05

3977

随着国人对设计与生活品质的日趋重视,民众对使用的器皿也越发讲究。过去要呈现这样的精致细节,往往得藉由使用国外的设计物方能完成,但随着近年在地意识抬头,「地衣荒物」创立者谢欣翰和「日目视觉艺术」视觉总监黄显勋发现,有越来越多设计者和商家看见了传统的美好,由此撷取灵感并赋予新意,打造出蕴含在地文化元素的特色餐具,让本地的饮食文化展开美好新页。
选品店创立者谢欣翰 × 设计师黄显勋(摄影/陈冠凯)
寻找属於自身的历史符码
开设「地衣荒物」之前,谢欣翰即因工作之故,常有机会带着外国人找寻具台湾特色的礼品,在此过程中,他深感人们总是急於引进外国产物,却忘记本地其实也有值得探索的品项,导致市场上的产品选择有限。有感於此,谢欣翰决定在大稻埕开设一家鼓励在地制品的专门店,营业至今已近5 年。深知文化底蕴才是让商品历久不衰的关键,他除了花费心力了解店内每一样物件的创作缘由与过程,并藉此评估商品的发展潜力外,自己也爱蒐罗特别的老件,更以此作为新品开发的灵感来源。

「我们得知道自己是谁啊!」他爱惜地拿起一只「北投烧」的杯子,娓娓地说道,在日本时代早期,台湾的陶艺重镇在北投,因而北投曾有「北投窑」的发展历史。他说:「这里烧出来的釉色通常是绿色或咖啡色,像这样的东西超级珍贵,因为现在都停产了。从这样的角度探索台湾的文化脉络很有趣。」

擅长特殊印刷加工的黄显勋,平日也喜欢蒐集各式器皿,而他对以机器量制形体、再以手工上釉赋予单件特色的器皿制造方式,特别有感。他说:「设计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量产,还有可复制性,因此,可被量产及订制是很吸引我的一件事情。」他认为,陶瓷器上烫金华美的细节或釉料天然烧结的痕迹,经常能触发视觉上的新灵感,「食器还呼应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例如日本九州的陶艺师把火山屑加进釉料,所以能烧结出属於当地限定的纹路质感。每个人、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创造元素,这些事物都会透过作品反映出来。」

以惜物心情制作的传统食器
对於食器所承载的文化面向深有心得的两人,对於台湾传统食器的特色也极有观察。「以前的食器设计很直观,大家认为吃饱就是福,所以会有福字碗这样的东西,只要吃到碗底,就会看到『福』字。」谢欣翰强调从前的餐具不似一次性餐具用完就丢,因而外观上会有更多的情感印记,「有些碗盘上会直接写上拥有者的名字,那跟现在的Logo 观念不太一样,以前的人会觉得『这是我的汤匙』,在这当中,我看到一种惜物的感情。」
特殊釉料能让器物表面烧结出具有特色的纹理。(摄影/陈冠凯)特殊釉料能让器物表面烧结出具有特色的纹理。

黄显勋对此亦有所感,他对台湾传统器皿的印象即是扎实圆润,以实用为导向,「这样的餐具视觉上比较厚实,感觉比较不怕碰撞。此外,以前人们喜欢很丰富的感觉,觉得光把菜放在盘子上会有点空,因此就在盘子边缘画一些花朵,让餐点上桌时感觉很澎湃,所以在老食器上,我们常能看到一些很缤纷的细节。」
旧时食器上会直接写上拥有者或店家的名称,反映当时的惜物心情。(摄影/陈冠凯)旧时食器上会直接写上拥有者或店家的名称,反映当时的惜物心情。

谢欣翰,「地衣荒物」选品店创立者之一。涉足视觉设计、表演艺术、空间美术等领域,对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美学观点与坚持。(摄影/陈冠凯)谢欣翰,「地衣荒物」选品店创立者之一。涉足视觉设计、表演艺术、空间美术等领域,对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美学观点与坚持。
黄显勋,「日目视觉艺术」视觉总监,擅长特殊印刷加工,平日有蒐集老旧器物的习惯,认为美好的器皿,不但能增添生活情趣,也能带来创意灵感。(摄影/陈冠凯)黄显勋,「日目视觉艺术」视觉总监,擅长特殊印刷加工,平日有蒐集老旧器物的习惯,认为美好的器皿,不但能增添生活情趣,也能带来创意灵感。

用心盛装生活好滋味
谢欣翰偏好将传统器具的细节融入当代新品的创作手法,店里热卖的「中药陶罐蜡烛」,便是以他蒐集的古陶药罐为灵感所制,罐内放置带有八角和当归香气的大豆蜡烛,浓烈的在地特色,让人一见便想起大稻埕的氛围,也因此成为许多人赠与外国友人的礼品。作为店主,他也发现自己的选物偏好,慢慢影响了一些店家选择器物的标准,他乐观其成地说:「很多开店的人来这里找食器、找餐具,最近也有做沉浸式剧场的人来找东西,这代表大家对生活感知的能力逐渐提升,品味会互相影响,进而就能带动产业发展。」

观察本地的生活脉动,黄显勋发现近年来台北开设越来越多陶土体验工作室,表示大家愿意去接触并多了解这种材质,而讲究器皿美学的茶艺空间也开始复苏,进而提升人们对於器皿美学的关注程度,「餐厅尤其是引领食器美学的重要据点,虽然多数餐厅还是以实用、耐碰撞为主,但许多以精致为取向的餐饮业者已经开始慢慢提升水准。我觉得餐饮企业集团也是有社会责任的,他们有较大的使用量、有更充足的资金,应该做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器皿。」

无论怀旧或新潮,在反映自身偏好的前提下,每一样器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谢欣翰说:「器皿能带来疗癒感,我不是厨艺精湛的人,但我买外食,一定把它盛放在好看的盘子里,这会让我觉得自己有被好好对待,那是属於我和我自己的时光。」

黄显勋也有感而发地说:「我们每天都会思考什麽场合要穿什麽衣服,但吃其实是人最重要的一个生活环节,也应该被好好地对待。」生活况味就从这些细节累积,好好挑选自己的食器,就是营造美好日常的开端,更是重新发掘在地文化底蕴的另类视角。
器皿的种种细节,让谢欣翰(左)与黄显勋(右)有着探索不完的乐趣。(摄影/陈冠凯)器皿的种种细节,让谢欣翰(左)与黄显勋(右)有着探索不完的乐趣。

「地衣荒物」的热卖商品「中药陶罐蜡烛」(右),造型灵感来自传统中药罐(左)。(摄影/陈冠凯)「地衣荒物」的热卖商品「中药陶罐蜡烛」(右),造型灵感来自传统中药罐(左)。


文ー林佳蕙
摄影ー陈冠凯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