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网路平台— 网路趋势专家施典志 × 网路作家朱家安(台北画刊110年7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21-07-05

2010

IMG_0101~1随着网路的普及,人们获取资讯及议题流通的速度与方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从早期的部落格到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等社群平台,乃至近日崛起的Podcast与Clubhouse,随着主流网路平台的转变,使用者经营网路内容的方式也随之改变。藉由网路趋势专家施典志和网路作家朱家安的对谈,回顾这些年来网路平台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并预期网路平台如何影响未来社会中的互动方式。

开启自己的网路社交名片
在网路时代里,稍有社交习惯的人皆难以置身於社群平台之外。自2007年开始经营部落格「哲学哲学鸡蛋糕」、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哲学概念而知名的朱家安,是网路社群平台的先驱使用者之一。求学时期,他先於「台湾深蓝学生论坛」发表人文和哲学主题文章,而後转往「无名小站」和「Blogger」开设自己的专页。他认为,当初自己会开始使用部落格,与社交需求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无名的流行就像现在的Facebook,出门交朋友,人家就会跟你要部落格帐号,就算没有想要制作什麽内容,也会去开一个空间。」

同一时期在无名小站任职的施典志,对此也深有印象,他形容当年的「无名」就如今日的LINE或Facebook,形同人们在网路上的名片。虽然当年也有盛极一时的BBS电子布告栏系统可满足大众的对话需求,但渐渐有许多人转往无名,除了这个平台兼具BBS的功能,业者提供的免费个人相簿空间更是主要诱因,也间接促成了图文并茂的部落格兴起。

197602890_1922827711207854_3113794503963746962_n~1施典志透过主持Podcast,在以文字为主的部落格之外,开辟另一种与大众沟通的管道。

而目前以同名部落格「施典志Tenz Shih」畅谈网路科技趋势的施典志,因工作之故得接触各种类型的网路平台,他发现在不同的网路场域里,讯息的表现方式与承载量呈现了明显的差异。「一个美食部落客若在Facebook上写食记,只要几张照片,加上两、三百字的文字叙述,大概就没有问题,但同样的东西放上部落格,大家就会觉得作者太随便。现在的读者对部落格的期待其实很高,因此後来有创作门槛较低的平台如噗浪、Twitter出现,大家可在上面发布短讯息,就出现了明显的内容分流现象。」

朱家安对此相当有感,他从现在十分火红、以图像沟通为主的Instagram感受到平台特性与世代沟通习惯的差异,他说:「网路时代因为资讯更迭太快,造成认知上的负担,人跟人沟通是制造内容,但是套用到今天的网路环境,内容还得恰当地融入网路平台设定的格式与使用习惯,才不会显得格格不入,而我其实一直都没有抓到Instagram一般贴文和限时动态之间的微妙差别。」

哲学哲学鸡蛋糕朱家安的「哲学哲学鸡蛋糕」是部落格开始流行时,大家最早认识的网页之一,而早期的Blogger介面,还是以文字为主体。(图/朱家安)

让更多的好内容被识见
网路的便利和普及,每个人都有发声、被听见的可能性,一度被视为可让所有人拥有平等话语权的场域,但事实却证明有落差,施典志指出:「当年我们在观测无名小站流量的时候,发现大概90% 的流量集中在5% 的大咖部落客的身上,那是很极端的分布。有能力创作好内容、吸引大家追随的人,本来就是少数,这个现象在现今的Clubhouse 也很明显。」

朱家安也发现在Clubhouse 里很常见的现象是大家开了不少房间,但听众数量落差甚大,若为名人开房,从一开始就会有大量人潮涌入,但其他多数房间却听众稀少。虽然由名人或意见领袖经营的空间所创造的追随效应非一般人所能企及,若能透过适当的环境营造,而不单靠网路自然汰选所产生的能见度,即有助这些内容的流通。施典志解释,过去无名平台便有这样的扶植机制,让尚未成名的潜力作者,能透过平台的推播,让更多人认识这样的新星,而此机制无法仰赖国际平台的推动,而是各个在地平台业者可以着力的重点。

此外,施典志认为善用网路社群平台的便利性,也能营造社群的凝聚力。曾於台北孔庙一带工作并居住於内湖「内湖庄」的他,发现这些充满在地生活感的老街庄,其实有着非常吸引人的魅力。例如新年期间内湖的老街会封街放炮,虽然这样的活动已有上百年历史,但他却是迁入社区後才得知,「以往大家只知道盐水蜂炮,而内湖也有这样的活动让我印象深刻。台北还有很多值得发掘的事物,像Facebook 就有些社区性社团,建议可以透过串联,带大家认识不同的社区,也能藉此让居民对於自己社区的历史厚度产生光荣感、提高认同感。」

 
199643001_556235312214506_7768833094001154540_n施典志,网路趋势专家。T 客邦创办人,曾任方格子平台营运总监、《PC home》杂志副总编辑、台湾网路治理论坛秘书长。photo_2021-06-24 15.12.08朱家安,「沃草公民学院」主编、「简单哲学实验室」创办人。长年经营部落格「哲学哲学鸡蛋糕」,致力推展哲学普及化。(摄影/王志元)

网路与实体相互依存
随着网路4G 的普及化,台湾这两年也开始流行以声音录制为主的Podcast 和Clubhouse。面对这个新的趋势,朱家安也与插画家厌世姬共同录制Podcast《按下任意键:不专业聊游戏》,亦开设Clubhouse 帐号不定时开讲。他认为这类聆听平台并不会取代其他文字或网路平台,而是增加一种资讯分享的管道,他说:「我们通常会在阅读以外的时间聆听Podcast 或Clubhouse,像是一边上网、做家事的时候;而文字可以重复阅读、检索,Podcast 也很难取代。」

施典志认为,只要善加利用每个平台的特性,交错运用实体与虚拟世界的资源,就能创造更多可能性。他以前阵子在关渡美术馆举办的奈良美智特展为例,观展民众若对艺术家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上网搜寻奈良美智的Twitter 帐号,获得更多艺术家的即时资讯。此外,尽管疫情期间无法亲临美术馆,但透过台北市立美术馆的YouTube 线上导览影片,也可感受装置艺术家塩田千春作品的震撼力。对於当今的城市生活而言,网路与实体已然成为彼此的延伸,若能好好交互运用,就能为生活创造精彩火花!

塩田千春《不确定的旅程》~1透过台北市立美术馆的YouTube 线上导览影片,无法亲临现场的民众,也能感受塩田千春作品呈现的能量与颤动。
(图/台北市立美术馆)


文ー林佳蕙
摄影ー林冠良、王志元
图ー朱家安、施典志、台北市立美术馆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