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5-15
3398
「交通安全」为城市发展的根本,台北市自去年推动「台北交通安心行」计画以来,今年1 至3 月台北市交通事故死伤人数明显下降,足见初步成效。为打造更安全友善的行人环境,台北市政府将今年订为「交通安全年」,实践「人本交通」之愿景。
改革大步走 提升交通安全
台北市交通局长谢铭鸿表示,去年外国媒体对台湾交通环境「行人地狱」的报导,唤起全民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台北作为首都,将积极打造可为表率的典范。
去年5月成立的「台北交通安心行」府级专案小组推行交通改善计画後,今年1至3月台北市整体交通事故死伤人数相较去年同期减少1,167人,降幅达13.67%,再与前三年(2021至2023年)平均交通事故死伤人数相比,减少1,304人,降幅达15%。而行人死伤人数今年1至3月较去年同期减少128人,降幅达22%,较前3年同期平均减少141人,降幅达23%。
今年元旦北市府更宣布,以建构行人安全友善环境为目标的台北交通安心行计画由原定5年期程缩短为3年,将提前於2026年完成工程改善。为彰显改革交通环境的决心,北市府进一步於今年推动交通安全年计画,从工程、教育、宣导、执法、监理五大面向多管齐下,建构更扎实的交通安全基础。
台北市政府透过挖设机车停车弯,避免人车争道。(图/台北市交通局)
改善硬体环境 守护行人安全
在改善硬体环境方面,除了台北市工务局持续於人行道增设栏杆、绿篱以分隔车道与行人空间,针对人们十分关心的学童上下学交通安全,交通局优先检讨本市12行政区24所国小的通学步道,预计2026年累计完成全市280所学校周边行人环境改善,让学生享有能安心上下学的环境。而人们较少留意的车道与人行道衔接处,也会继续改造为坡道,让高龄者和轮椅使用者都能畅行无碍。此外,部分标线型人行道排除原本环境条件限制,改建为实体人行道,提升行人交通安全。
谢铭鸿也指出,交通环境虽然必须以行人为优先,但仍需兼顾广大机车族的需求,因此市府推动「机车退出骑楼、人行道2.0」措施,以挖设机车停车弯取代原本於人行道上画设停车格,使机车不需因停车而在人行道上与行人争道。但要解决台北市的交通壅塞和停车难题,「机车减量」仍是最终目标,在周边县市打造出更便利的大众运输路网後,进入台北市的民众将减少对机车的依赖,连带地停车需求降低,将为行人留下更多自在行走的空间。
台北市政府将标线型人行道改为实体人行道,提升行人交通安全。
教育、宣导、执法 深植道安意识
追求交通安全是全国共识,因此中央规定今年A1(造成人员当场或24小时内死亡之交通事故)及30日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限目标值相较去年度须减少5%,台北市期许应做得更好,将目标订为10%。为达此目标,硬体的改善需搭配软体的进步。谢铭鸿强调,透过教育、宣导和执法并进,将交通安全意识根植在人心,才能真正落实交通改革。
谢铭鸿进一步指出,从交通局的事故分析报告可看出,年轻人机车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为了不让青春生命轻易流逝,将以课程、体验等方式让交通安全意识走入校园扎根。另一方面,双北也共同进行机车安全宣导,藉由宣导及警察强力执法等作为,增加民众对法规和正确交通行为的认识。
此外,为解决骑楼和人行道遭到占用阻碍行人通行的沉痾,除了由环保局清除长期占用固定物,警察局也会加强开罚力道,还给行人畅行无阻的空间。
台北市交通局长谢铭鸿於「人车共道」的人行道骑乘自行车。(摄影/林炜凯)
凝聚共识 以行动落实目标
交通安全年计画正紧锣密鼓进行,为使跨局处、跨县市合作更为聚焦和具体,交通局拟定21项「交通安全年工作重点」,成立府级「交通安全年推动小组」,协调各工作重点执行进度及落实情形,并每个月检讨目标值执行情形及计画执行进度。
谢铭鸿再次强调:「交通安全一刻不能等,我们不但跨局处合作,还要加强宣导凝聚共识,让民众了解,下了车我们都是行人,守护他人的安全,就是守护自己的安全。」从市府到邻里、从学校到个人,安心安全的交通环境,有赖全民以行动实现。
台北市政府改善校园周边人行环境。
2024台北市交通安全年5大面向亮点
工程
改善人行道36条:规画增设实体分隔人行道20条、既有路段拓宽实体分隔人行道16条。
教育
高中以下及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扎根:透过课程规画、教师增能、活动体验等方式,提升学校交通安全教育专业知能。
宣导
双北合作宣导机车安全:双北共同制作宣导影片图卡,透过网路社群与多元管道播放。
执法
双北联合取缔重大交通违规:请新北邻近分局於联外道路及桥梁,同步执行防制危险驾车、取缔酒後驾车勤务。
监理
本市公车行车安全讲习:全年预计办理12场(840人次)公车行车安全讲习。
【文・杨越涵 摄影・林炜凯 图・台北市交通局、台北市工务局新建工程处】
改革大步走 提升交通安全
台北市交通局长谢铭鸿表示,去年外国媒体对台湾交通环境「行人地狱」的报导,唤起全民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台北作为首都,将积极打造可为表率的典范。
去年5月成立的「台北交通安心行」府级专案小组推行交通改善计画後,今年1至3月台北市整体交通事故死伤人数相较去年同期减少1,167人,降幅达13.67%,再与前三年(2021至2023年)平均交通事故死伤人数相比,减少1,304人,降幅达15%。而行人死伤人数今年1至3月较去年同期减少128人,降幅达22%,较前3年同期平均减少141人,降幅达23%。
今年元旦北市府更宣布,以建构行人安全友善环境为目标的台北交通安心行计画由原定5年期程缩短为3年,将提前於2026年完成工程改善。为彰显改革交通环境的决心,北市府进一步於今年推动交通安全年计画,从工程、教育、宣导、执法、监理五大面向多管齐下,建构更扎实的交通安全基础。
台北市政府透过挖设机车停车弯,避免人车争道。(图/台北市交通局)
改善硬体环境 守护行人安全
在改善硬体环境方面,除了台北市工务局持续於人行道增设栏杆、绿篱以分隔车道与行人空间,针对人们十分关心的学童上下学交通安全,交通局优先检讨本市12行政区24所国小的通学步道,预计2026年累计完成全市280所学校周边行人环境改善,让学生享有能安心上下学的环境。而人们较少留意的车道与人行道衔接处,也会继续改造为坡道,让高龄者和轮椅使用者都能畅行无碍。此外,部分标线型人行道排除原本环境条件限制,改建为实体人行道,提升行人交通安全。
谢铭鸿也指出,交通环境虽然必须以行人为优先,但仍需兼顾广大机车族的需求,因此市府推动「机车退出骑楼、人行道2.0」措施,以挖设机车停车弯取代原本於人行道上画设停车格,使机车不需因停车而在人行道上与行人争道。但要解决台北市的交通壅塞和停车难题,「机车减量」仍是最终目标,在周边县市打造出更便利的大众运输路网後,进入台北市的民众将减少对机车的依赖,连带地停车需求降低,将为行人留下更多自在行走的空间。
台北市政府将标线型人行道改为实体人行道,提升行人交通安全。
教育、宣导、执法 深植道安意识
追求交通安全是全国共识,因此中央规定今年A1(造成人员当场或24小时内死亡之交通事故)及30日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限目标值相较去年度须减少5%,台北市期许应做得更好,将目标订为10%。为达此目标,硬体的改善需搭配软体的进步。谢铭鸿强调,透过教育、宣导和执法并进,将交通安全意识根植在人心,才能真正落实交通改革。
谢铭鸿进一步指出,从交通局的事故分析报告可看出,年轻人机车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为了不让青春生命轻易流逝,将以课程、体验等方式让交通安全意识走入校园扎根。另一方面,双北也共同进行机车安全宣导,藉由宣导及警察强力执法等作为,增加民众对法规和正确交通行为的认识。
此外,为解决骑楼和人行道遭到占用阻碍行人通行的沉痾,除了由环保局清除长期占用固定物,警察局也会加强开罚力道,还给行人畅行无阻的空间。
台北市交通局长谢铭鸿於「人车共道」的人行道骑乘自行车。(摄影/林炜凯)
凝聚共识 以行动落实目标
交通安全年计画正紧锣密鼓进行,为使跨局处、跨县市合作更为聚焦和具体,交通局拟定21项「交通安全年工作重点」,成立府级「交通安全年推动小组」,协调各工作重点执行进度及落实情形,并每个月检讨目标值执行情形及计画执行进度。
谢铭鸿再次强调:「交通安全一刻不能等,我们不但跨局处合作,还要加强宣导凝聚共识,让民众了解,下了车我们都是行人,守护他人的安全,就是守护自己的安全。」从市府到邻里、从学校到个人,安心安全的交通环境,有赖全民以行动实现。
台北市政府改善校园周边人行环境。
2024台北市交通安全年5大面向亮点
工程
改善人行道36条:规画增设实体分隔人行道20条、既有路段拓宽实体分隔人行道16条。
教育
高中以下及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扎根:透过课程规画、教师增能、活动体验等方式,提升学校交通安全教育专业知能。
宣导
双北合作宣导机车安全:双北共同制作宣导影片图卡,透过网路社群与多元管道播放。
执法
双北联合取缔重大交通违规:请新北邻近分局於联外道路及桥梁,同步执行防制危险驾车、取缔酒後驾车勤务。
监理
本市公车行车安全讲习:全年预计办理12场(840人次)公车行车安全讲习。
【文・杨越涵 摄影・林炜凯 图・台北市交通局、台北市工务局新建工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