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5年3月第578期—食农教育有成果/文昌国小农场上轨道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6-04-15

3811

H2-1.jpg
▲文昌国小利用学校校园屋顶打造出「文昌森活农场」,迄今已有美好成果。(顾家麦摄)

台北市政府希望将台北市打造成一个可以种菜、种田的城市,在都市中发展兼具粮食系统与永续生态的「可食地景」,公共建筑物、邻里公园等都是绿色基地。然而,位於士林区的文昌国小,早与北市府政策不谋而合,3年前就着手打造校园屋顶农场。校长黄玉贞说,农场以永续发展为概念,不仅提供食安、科学教育,对小朋友来说,更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同时也懂得负责与感恩。

食农教育上路 屋顶空地开花结果

文昌国小可说是全台北市最早启动田园计画的学校之一,一开始只是在课程中融入食农教育,并在校舍种丝瓜让学生观察。後来发现校舍5楼活动中心外有一片200坪的屋顶空地,正好可以好好利用,决定要扩大规模,让全校将近400名的小朋友,每人都能拥有一盆作物。

H2-3.jpg
▲小朋友亲自动手栽种,体会农民的辛劳与土地资源的可贵。(图/文昌国小提供)

黄玉贞表示,首先必须要考虑到硬体条件,包括场地本身在安全、防漏水等实际问题;开始执行後,发现「什麽东西都不便宜」,与邻近的国立科学教育博物馆商借了5、60个红砖盆;接着就是要思考发展方向,比如要种菜还是种花,才能让手边的资源获得最有效的配置。农场不只是种菜,除了食安、食农教育,其中还大有学问,除了季节性,还要评估「机会成本」,比如小白菜只要15天就能收成,萝卜需40天,但小白菜脆弱,必须要每天除虫等等。一间位於淡水的有机农场主动提供资源与技术,教导如何栽种玉米等作物。之後,在市府的计画下申请到了经费,并获得台湾公园绿地协会支援,开始慢慢步上轨道。

小朋友自己投票命名「文昌森活农场」,自己选择栽种的作物,至今已经栽种了888盆作物,分为香草、叶菜、花卉等4区,种类不计其数。小朋友乐在其中,更学到生活能力与常识,小朋友会以为「小白菜就是大白菜小时候」或「番茄跟西瓜一样长在地上」。「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小朋友在其中学会惜福与感恩;更重要的是,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让知识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与考试。文昌国小更别出心裁举办厨艺大赛,小朋友利用收成的作物开菜单,更成为亲子话题并增进感情。

「永续发展」是文昌森活农场的主轴,尽量使用已有的资源,包括利用斜屋顶的活动中心蒐集雨水做雨扑满,设计手动阀门以利透过自动浇灌系统浇灌,加上原有的太阳能板,水与电基本上都无须动用到学校额外开支。另外,还做了5吨的蓄水槽,未来将朝「鱼菜共生」发展,利用养殖鱼排泄物做为肥料。

田园城市计画已慢慢深入地方与家庭,众人参与的生活实践,逐渐展现美好成果。

H2-4.jpg
▲藉由小田园计画向下扎根,让学生从而养成珍惜作物的观念。(图/文昌国小提供)


文‧图/顾家麦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