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6年2月第589期—离开餐桌回到产地 下厨先从找到趣味开始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7-02-14

2913

我的童年是在故乡云林度过的,云林是台湾的农业大县,我们整个家族自然就仰赖务农维生,参与农事是每个家族成员的责任,即便是小孩子也不例外。

 

亲近食材让你更懂吃的乐趣

参与农事是很美好的回忆,无论是赤着脚丫、将晒在老家三合院「门口埕」上带壳的稻米翻成一垄一垄,体验稻谷穿过脚底那刺刺的感觉;抑或跟着奶奶、婶婆围着竹筛剥花生,享受边剥边吃的福利,都饶富趣味。不过,我最喜欢的是,和家族里众多小朋友在「门口埕」排成一列,坐在小凳子上架着木台削白芦笋,边削边想像手中的白芦笋是美丽的芭蕾舞者,只要顺着手势削上一圈,就会成为白白净净的可口美食,并在白芦笋香气的萦绕下,期待完工之後端上桌的芦笋大餐。

 

这是我成长过程中,产地到餐桌最短、也最有实作趣味的食农经验,即便如今已是不惑之年,童年那段农事回忆,依旧栩栩如生、历历在目。

 

为什麽当时的我会把辛苦的农事当作最期待的事情,并且至今仍津津乐道?细细追溯童年回忆的蛛丝马迹,我想,当中「趣味」与「美食」的连结是最大功臣。这也是为什麽在我告别乡村生活、走进都市并成为庞大升学主义下的一分子之後,每当陪着奶奶上市场买菜,看着摊位上五颜六色的食材,我仍旧会驰想这些食材原本的样貌,以及端上餐桌的美好滋味。

 

「趣味」与即时「报酬」,是拉近产地与餐桌最有效的办法。

 

让产地与餐桌的关系趣味化

把我的食农学习过程延伸到其他人身上,也可以创造类似效果。在我经营的小餐馆里有一部分夥伴是打工的学生,他们在踏进餐饮业之前从未参与家中任何厨房活动,为了拉近他们与餐桌的距离,我们尝试举办讲座授课,但效果不大。後来我们改变作法,要求他们在岁末尾牙一人出一道菜,从决定菜单、食材、烹饪……种种过程都由他们自己包办,结果出乎意料地好。慢慢地,这群排斥厨房的学生开始会对食材好奇,甚至会利用闲暇时间尝试烘焙、烹调员工餐。原来下厨的「趣味」与他们端上桌的成就感所给予的即时「报酬」,改变了他们对「食农」的态度。

 

我10岁的侄子也是如此。有一次餐馆里举办亲子食育讲座,我特别安排他担任小助教,原本担心他会捣蛋,或窝在角落不与其他人互动,没想到他在所有过程中积极参与,无论是帮忙洗蔬果、切菜,或者善後打扫,都展现出从未有过的主动态度,讲座结束後还主动跟我讨论校园午餐的心得,让我又惊又喜。▲在食育课堂中带领小朋友认识常见的蔬果,并由他们亲自洗涤、切菜及料理,最後还把每道菜吃光光。(张胜源摄)

 

重新寻找下厨的趣味

曾有一次接受广播电台访问时,主持人问我:「如果没时间下厨怎麽办?」我回答:「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有没有动机下厨。」我们总认为下厨又热、又油,往往还没尝试就拒之千里,但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太早与「厨房」断绝连结,不但学校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篇幅让我们学习产地与餐桌的关系,家庭教育也缺乏接触「食农教育」的机会,导致我们对食材、对烹饪极其陌生,也被动地仰赖他人主导我们的餐饮选择。

 

「民以食为天」,婴儿出生时第一个反射动作也是寻找母乳的方位,既然吃是本能,也是生命延续的必要条件,我们何不重新寻找下厨的「趣味」,并从中得到美味的「报酬」,重新改变我们对「食农教育」的观念并持续落实,如此一来,我们将会意外发现,这一切有趣极了!

黄育芯
从事媒体工作十多年後,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连一顿饭都不能好好吃,於是狠下心跨足餐饮业,告诉自己每天庸碌赚钱买饭吃也要吃得爽快,没想到越投入餐饮业越发现个中深度,现在不仅仅立志吃好,也期望在台湾食农教育的落实过程中,尽一份心力。

▲更多黄育芯相关文章,请扫描QR Code。


文/黄育芯
摄影/张胜源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