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2.1萬
TAG
台北畫刊推薦
更多-
台北畫刊104年4月第567期—松山=「錫口」? 萬華=「加蚋」? 兩大文化節一窺地區發展史你知道松山區的舊稱是「鍚口」嗎?萬華區當年被稱為「加蚋庄」,是全台北的農產供應區域嗎?為了讓台北市民了解在地歷史文化,松山區公所與萬華區公所四月份特別舉辦文化節,邀請民眾一窺兩區昔日在地風貌。 松山「錫口文化節」 松山古時候稱為「錫口」,是平埔族稱基隆河彎曲處的位置,現今的松山慈祐宮因位處錫口河港邊,不但是重要的轉運站,更有熱鬧市集,帶動當地發展。現在熱鬧的饒河街就是當時的錫口街,古早有「...12682018-03-26
-
河岸彎曲處 看見錫口風華轉變(台北畫刊107年7月)多年以來,多數人都將注目的眼光放在淡水河,其實基隆河的發展與沿岸城鎮興衰的故事同樣引人入勝。 基隆河發源於平溪,在瑞芳附近彎成一道優美弧線,進入基隆、八堵、南港,經過內湖、士林,最後從關渡注入淡水河。 基隆河從前是重要的航運河流,當時重要產業諸如茶、煤、樟腦、石磚和漁獲等,都是靠這條大河運送,而舊時的松山—錫口,就是當時因基隆河而茁壯的城鎮。 從舊時照片裡,可以看見基隆河蜿蜒經過...74582018-07-19
-
台北畫刊104年6月第569期—從錫口(松山舊名)出發/ 理解台北的百年歷史很久很久以前,大約是清朝嘉慶初年,有一個叫做「錫口」的地方,為基隆河河運樞紐,不分晝夜,熱鬧非凡,白天商販叫賣聲震耳欲聾,夜晚則是燈火通明,鶯聲燕語撓心,被暱稱為「小蘇州」。有一句古諺形容得特別貼切:「去基隆擔塗炭,轉來錫口當被單」,講的就是工人把到基隆辛苦挑煤炭賺來的錢,都花在錫口的風花雪月上。 而這個樞紐,雖然曾因鐵道興建而沒落,但所謂潮落潮起,隨著城市發展變遷,這兒又再度成為台北的交通...23592018-03-26
景點資訊
- 主題分類
- 藍色水路 公共藝術
- 推薦對象
- 親子共學、校外教學、單車族
- 推薦月份
- 整年
- 管理單位
-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
- 電話
- +886-2-27258149
- 地址
- 臺北市松山區基隆河左岸成美河濱公園內(松河街旁4號水門進入)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小叮嚀
由饒河街疏散門進入(基4號水門、松河街旁)
交通資訊
周遭停車場
鄰近捷運站
松山新店線 松山
板南線 後山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