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來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園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7-11-17

4256

位於文山區車水馬龍的道路旁,藏著一處鬧中取靜的世外桃源,嶄新方正的大樓裡,走廊寬敞潔淨,擁有完善管理,同時享有便利的生活機能與綠地,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顯得格外珍貴。趙森葳先生與母親同住在這兒,方正的兩房格局讓母子倆享有舒適又溫馨的空間,「整體生活環境很棒,隨時可以到對面公園運動,不像市中心那麼擁擠。」趙森葳說。氣色紅潤的趙媽媽還指著遠方的台北101大樓說:「跨年在家就可以看到美麗的煙火。」

 

他們居住的不是要價驚人的豪宅,而是位於文山區的「興隆公共住宅」。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的公共住宅政策,減輕了許多租屋族的負擔,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及生活品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台北畫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來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園
 

住進好宅 不應該只是個夢

談起公宅,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過去的國宅,趙森葳坦言,在搬進來之前,自己的確也有些刻板印象,但實際參觀並入住後,才發現公宅的軟硬體設施好得超乎預料,例如有24小時的社區物業管理、合宜的空間規畫、質優的基本家具、建材好又防震等,現已住進興隆公宅3年,他們依舊相當滿意,「來家裡作客的朋友都好羨慕我,住在這麼棒的地方!」趙媽媽笑道。台北畫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來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園
▲文山區興隆公宅規畫完善又便利,讓趙森葳與母親相當滿意。(攝影/黃建彬)

 

家,是每個人的歸屬,人人安居,社會自然能產生出穩定的力量。然而台北市居高不下的房價,卻讓許多人望之卻步,甚至也有人提倡,與其一輩子省吃儉用繳房貸,不如用租屋的方式,每個月的薪水便能更彈性運用,生活也更有品質。

 

為了保障市民基本居住權利,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興辦公共住宅計畫,透過興建大量的公有出租住宅,期盼讓有需求的民眾在台北皆可安居。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自2014年底推動公宅計畫以來,至目前為止,共計於29處基地興辦公共住宅,預計到2018年底已完工及施工中的公宅可達12千多戶。台北畫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來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園
▲內湖舊宗段公共住宅以新穎的現代風格規畫設計。(示意圖/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放眼世界各個先進國家均保有一定數量比例的公有出租住宅,如荷蘭32%、美國6.2%、日本6.1%、南韓4.6%,其中,荷蘭因為住宅政策發展及社會制度的關係,公共住宅的比例較其他國家高出許多,荷蘭人民安居樂業,不需為了買不起或租不起房子而煩惱,政府也藉由融合一般和社會住宅,免除單一族群可能形成的隔閡。而目前台北市公有出租住宅僅有0.68%,加上現在已招租的興隆一區公宅及大龍峒公宅,申請入住人數皆超過招租戶數10倍以上,顯示大眾對於公宅有極大需求。

 

此外,市府社會局與都發局共同研商以「合理負擔」、「最適居住面積」及「家戶人口數」三大原則,制定租金分級補貼標準,期盼以較優惠的租金租房,減輕民眾負擔,間接增加階層流動的可能性。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光宗指出,日本早在1920年便推動公宅政策,從他們的統計數據來看,有很高比例的公宅住民後來從事醫師、律師、教授等具高社經地位的職業,成效顯著,值得台灣借鏡。

 

公宅品質優 公共空間與鄰共享

「居住正義不是數量,而是質量。」台北市政府打造永續、智慧、節能、耐震、無障礙的高品質住宅,以優質建材和設計,落實城市美學,也委託物業公司代為管理,嚴格把關居住環境,消除大家對於公宅品質的存疑,像是智慧電錶、電動車充電樁、中央控制室等先進設備,都已成為公宅標準配備。
 

台北畫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來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園1台北畫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來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園2
台北畫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來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園3台北畫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來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園4

▲新建公宅配置有智慧化、省能等各項設備。(圖1為電動汽車充電樁;圖2為大樓中央控制室;圖3為BEMS建築能源管理系統;圖4為油壓式緩降櫥櫃。攝影/黃建彬)

 

都發局局長林洲民表示,「公共服務空間」是台北公宅的最大特點,除了住宅單元,12樓皆以公共服務空間為主,包含活動中心、圖書館、公園綠地等空間,並提供青年創業服務及公共保母等社福服務,創造全新的居住營運模式。台北畫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來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園
▲明倫公宅多元化規畫公共服務空間。(示意圖/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對附近的居民來說,公宅不僅不會剝奪原有的生活空間,還能使用公宅的公共空間,提升生活品質。促進鄰里居民交流,是公宅的另一效益。

 

溝通交流 公宅建設獲支持

過去國宅或社會住宅往往被貼上一些負面標籤,如住民良莠不齊,容易形成環境安全的隱憂,刻板印象難免引起反對聲浪。為了順利推動公宅政策,都發局不遺餘力,親臨各公宅基地舉辦公聽會與說明會,第一線面對民眾,傾聽百姓聲音,只為了消弭大家的疑慮。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認為,公宅政策的推動,需要周遭居民的支持,與公宅住戶相互理解、多方交流,才能讓公宅政策進行得更順利。

 

在這漫長的溝通過程中,里長成為政府與民間的溝通橋梁,信義區黎順里里長吳明耀說,也許大家害怕的不是公宅本身,而是未知的改變。有居民擔心公宅住民入住後,因人數大增,會對交通造成衝擊,但是專家學者前來評估,用實際數據說明影響有限,「政府各種配套措施可以說服我們。」漸漸地,大家越來越期待公宅的落成,許多里民及附近租屋族頻頻詢問何時能夠申請入住。

 

當初為了孩子上學的問題,選擇搬回大同區的林小姐表示,準備申請入住大龍峒公宅之前,家人與先生其實也曾擔心過居住品質問題,但入住後發現,住戶都很友善,環境也在物業的管理下,整潔又安全。大龍峒公宅鄰近學校,一到放學時間,附近鄰里的小孩也會來到公宅的開放空間玩耍,就是因為這裡完善的措施和管理,讓大家都當自家一般,不知不覺也拉近了附近住戶間的距離。

 

創新的社會網絡 從公宅開始

林洲民說,目前政府推動的公宅不僅是單純的棲身之所,還將串聯場域特點,形塑創新完整的社會網絡。例如興建中的內湖區瑞光公宅,配合內湖科學園區的特性,成為重要的智慧城市產業實驗場域之一,未來所有的公宅也將朝智慧住宅發展,以智慧化的基礎建設和生活服務,滿足公宅及周遭居民的日常需求,落實智慧社區的理念。

 

眼見得以為憑,預計於今年底完工的松山區健康公宅,將會是實現各種理想的典範公宅社區,改變大家對於傳統居住模式的想像。未來,也會透過「青年創新回饋計畫」,吸引青年成為公宅的種子住戶,發揮創意及人文關懷,為社區的服務與連結注入源源不絕的力量。台北畫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來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園
▲即將完工的松山區健康公宅,將結合托嬰、老人服務等社福系統,造福鄰近居民。(圖/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公宅讓人不只有了家,更對未來燃起希望。對公宅懷抱希望的人越來越多,翻轉社會的力量得以凝聚,預計2018年底前還有26個公宅基地會舉辦動工典禮,2萬戶公宅的完成只是具體實踐居住正義的第一步,「會一直持續下去。」林洲民信誓旦旦,台北市政府將兌現承諾、展現決心,逐步完成民眾對於家園的美好想像。台北畫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來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園
▲都發局局長林洲民(左2)與局內同仁一起為建設公共住宅打拚,實現民眾住好屋的夢想。(圖/今周刊提供)


文/陳品嘉
攝影/黃建彬
圖/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今周刊提供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