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感受城市公宅的迷人風景 (台北畫刊108年3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9-03-17

4662

「巴黎住久了,你就會知道,興建社會住宅,是城市生活幸福的起點。」旅居法國,在巴黎社會住宅住了20年的羅惠珍,於《巴黎不出售》裡這麼說道。她入住的公寓採光良好、環境優美,卻沒有你我所想像的沉重負擔,政府以便宜的費用出租,讓市民能輕鬆享受有品質的美好生活。

同樣居住於此的鄰人來自四面八方,有些是大學教授、公車駕駛、公務員,也有獨自撫養孩子的單親媽媽,或來自印尼的小家庭。在這裡,社會住宅的思維不同於台灣,它被視為城市共生共居共享的實踐,透過混居,讓人口型態更為平衡。不分職業、無論收入,只要入住,就能享受同樣的福祉。

歐洲社會住宅起步早,值得台灣借鏡
歐洲的社會住宅發展已有百年歷史,其背景主要是為瞭解決都市發展過程中因居住問題連帶造成的社會影響,諸如房價、人口、治安、教育、貧富不均等。經過長期的改革討論,政府提出「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政策,期盼能藉此解決中低所得者及弱勢族群的困境。福利完善的國家,如荷蘭、瑞典、英國、日本,也都有一定比例的社會住宅規畫。

對社會住宅政策有深入研究的共生公寓團隊「玖樓」共同創辦人柯伯麟在受訪時分享道,德國柏林在1862年所推行的「住宅合作社」居住體系是相當令人稱道的案例,人們入社合資,由組織購買土地建房、分配住房,互助互惠,社員們彼此平等;如果需要轉讓,不能抬高價格,只能以成本價出售給社員。法律也規定,屋主不能隨便調整房租或驅趕住戶,以保障住戶權益;設計時,每個人可以分配到多少的起居空間、陽台比例,都被納入法規裡,因為「居住,是人的基本權利」。可惜的是,在台灣,大多數人對「公共住宅」(社會住宅,在台灣多被稱為公共住宅,以下簡稱「公宅」)仍抱持著建築不美觀、入住者多是老弱殘窮者等刻板印象,讓政策推行備受阻力。

只租不賣,年輕人也可負擔的居住選擇
台灣的公宅政策最早可追溯到1955年的國宅興建計畫,當時國宅是可供買賣的,後因遭遇土地和經費考量而停辦。時光更迭,台北市房價迅速飆漲,儘管年輕人依舊渴望留在城市生活,卻因高房租、高房價而難以覓得合適的居住空間。於是,政府開始推動「只租不賣」的公宅政策,希望能夠以年輕人可負擔的居住選擇,紓緩他們的生活開銷;同時,滿足城市當中不同族群的租屋需求,照顧經濟相對弱勢的族群,落實居住正義。

目前台北市政府持續推動公宅興建政策,不僅追求住宅內部完善的施工品質,以及外觀的設計美感,也納入共融、開放的精神,試圖為社區帶來永續發展,除了保障一定比例的名額給弱勢族群,也提出「青年創新回饋」的居住甄選方式,讓有獨特專長和創意的年輕人自由提案,自告奮勇成為社區種子部隊,為居住帶來更豐富的面貌。此外,完善的居家硬體配置及托老、育幼和活動中心等,都賦予了居住空間更完備的機能。
感受城市公宅的迷人風景▲坐落於台北市松山區的健康公宅,顛覆對公宅的傳統印象。(圖/九典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擅長以社群概念推廣城市質感生活的玖樓團隊認為,近年來台灣居住文化確實開始有了改變。「慢慢地,大家對於租屋產生了不同想法,原來在城市裡要有高品質生活,不一定要持有房子。」柯伯麟這麼說著。

留下眷村舊回憶,勾勒公宅新模樣
對一座城市而言,公共建設的群眾使用率與社區連結性是很重要的,一旦有了越多的情感凝聚,住戶便會更看重環境,甚至起到全民維護監督的作用。以松山區的「健康公宅」為例,前身為眷村,早期被稱為「婦聯五村」,提供給將官階級的軍人家庭居住,當時總能在此看見軍機沿基隆河畔飛行。事過境遷,原先的居住者遷居之後,土地便一直遺留荒廢著。回憶起當時探訪基地的情景,負責設計、建造健康公宅的建築師張清華說:「殘舊凋零的現場,有個石碑靜靜佇立在一旁,上頭『婦聯五村』字樣卻完整無瑕,一看就知道是有人定期在維護。」讓她對當地留下深刻的印象。
感受城市公宅的迷人風景▲昔日老眷村。(圖/九典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但一開始,健康公宅的興建計畫推行並不順利。當地社區發生嚴重的「鄰避效應」,反對聲浪不斷。台北市政府、建築團隊召開數次說明會與里民溝通,積極拜訪里長及周邊店家傾聽需求,消除人們對公宅的疑慮,終於讓贊成興建的民調過半。除此之外,為了更瞭解年輕人期待的生活,建築團隊也以工作坊進行實驗,邀請人們畫下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並據此著手研究臥室、廚房、浴室的合適方位,以及如何達到節能、滿足身心障礙者使用習慣等不同需求,再進行室內模擬,並以得到的資料模組,反覆修整設計,才逐漸勾勒出現今健康公宅的輪廓。
感受城市公宅的迷人風景▲現在的健康公宅仍保留著昔日老眷村的美好面貌。(圖/九典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建造健康公宅時,團隊刻意將社區老樹保留下來,不僅規畫了大範圍的公共區域,建築師也將環境故事融入建築設計中。過去台灣眷村住宅大都使用竹籬笆和半鏤空的花格窗,他們將建築外觀融入眷村的竹籬笆意象,將花格窗意象轉譯,使用於低樓層空間的陽台外,讓它成為立面元素,達到透光和視覺的遮蔽效果。不僅如此,眷村所遺留下的石碑、門板、花格窗也都再利用,分別被放置在社區公共空間,一旁還貼心附上解說牌,與居民分享昔日記憶。
感受城市公宅的迷人風景感受城市公宅的迷人風景▲傳統眷村住宅常使用的半透空花格窗(上),重新轉譯為健康公宅陽台的立面元素(下)。(圖/九典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我們刻意讓低樓層保有通透性,開放鄰里居民使用。那裡有綠意、商店、穿堂、屋頂農園,無論是不是公宅居民,大家都很喜歡待在這裡,長者喜歡坐在花台歇息,孩子拿著粉筆在地面彩繪,一旁年輕人則會在這邊交流彼此的想法。建築體的存在,串聯起周邊社區居民的互動。」用社群模式來經營社區,混居生活有了更多可能;比起過去封閉陌生的公寓大廈印象,現在的公宅本身就像是社區聯絡簿,找回了逝去的人情味,成為支撐城市生活的溫暖力量。
感受城市公宅的迷人風景▲健康公宅內部裝設簡約,採光良好。(圖/九典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台北市各處公宅的落成就像綻放在城市裡的花,改變了城市美學和居住習慣,交織成政府與市民間密不可分的網絡。和公宅做鄰居,讓社會福祉成為生活的基石,台北的居住文化正在改變中。

文 Arya.S.H
圖 九典建築師事務所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