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6年2月第589期—離開餐桌回到產地 下廚先從找到趣味開始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7-02-14

2937

我的童年是在故鄉雲林度過的,雲林是台灣的農業大縣,我們整個家族自然就仰賴務農維生,參與農事是每個家族成員的責任,即便是小孩子也不例外。

 

親近食材讓你更懂吃的樂趣

參與農事是很美好的回憶,無論是赤著腳丫、將曬在老家三合院「門口埕」上帶殼的稻米翻成一壟一壟,體驗稻穀穿過腳底那刺刺的感覺;抑或跟著奶奶、嬸婆圍著竹篩剝花生,享受邊剝邊吃的福利,都饒富趣味。不過,我最喜歡的是,和家族裡眾多小朋友在「門口埕」排成一列,坐在小凳子上架著木檯削白蘆筍,邊削邊想像手中的白蘆筍是美麗的芭蕾舞者,只要順著手勢削上一圈,就會成為白白淨淨的可口美食,並在白蘆筍香氣的縈繞下,期待完工之後端上桌的蘆筍大餐。

 

這是我成長過程中,產地到餐桌最短、也最有實作趣味的食農經驗,即便如今已是不惑之年,童年那段農事回憶,依舊栩栩如生、歷歷在目。

 

為什麼當時的我會把辛苦的農事當作最期待的事情,並且至今仍津津樂道?細細追溯童年回憶的蛛絲馬跡,我想,當中「趣味」與「美食」的連結是最大功臣。這也是為什麼在我告別鄉村生活、走進都市並成為龐大升學主義下的一分子之後,每當陪著奶奶上市場買菜,看著攤位上五顏六色的食材,我仍舊會馳想這些食材原本的樣貌,以及端上餐桌的美好滋味。

 

「趣味」與即時「報酬」,是拉近產地與餐桌最有效的辦法。

 

讓產地與餐桌的關係趣味化

把我的食農學習過程延伸到其他人身上,也可以創造類似效果。在我經營的小餐館裡有一部分夥伴是打工的學生,他們在踏進餐飲業之前從未參與家中任何廚房活動,為了拉近他們與餐桌的距離,我們嘗試舉辦講座授課,但效果不大。後來我們改變作法,要求他們在歲末尾牙一人出一道菜,從決定菜單、食材、烹飪……種種過程都由他們自己包辦,結果出乎意料地好。慢慢地,這群排斥廚房的學生開始會對食材好奇,甚至會利用閒暇時間嘗試烘焙、烹調員工餐。原來下廚的「趣味」與他們端上桌的成就感所給予的即時「報酬」,改變了他們對「食農」的態度。

 

我10歲的姪子也是如此。有一次餐館裡舉辦親子食育講座,我特別安排他擔任小助教,原本擔心他會搗蛋,或窩在角落不與其他人互動,沒想到他在所有過程中積極參與,無論是幫忙洗蔬果、切菜,或者善後打掃,都展現出從未有過的主動態度,講座結束後還主動跟我討論校園午餐的心得,讓我又驚又喜。▲在食育課堂中帶領小朋友認識常見的蔬果,並由他們親自洗滌、切菜及料理,最後還把每道菜吃光光。(張勝源攝)

 

重新尋找下廚的趣味

曾有一次接受廣播電台訪問時,主持人問我:「如果沒時間下廚怎麼辦?」我回答:「時間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有沒有動機下廚。」我們總認為下廚又熱、又油,往往還沒嘗試就拒之千里,但實際上是因為我們太早與「廚房」斷絕連結,不但學校教育沒有給予足夠篇幅讓我們學習產地與餐桌的關係,家庭教育也缺乏接觸「食農教育」的機會,導致我們對食材、對烹飪極其陌生,也被動地仰賴他人主導我們的餐飲選擇。

 

「民以食為天」,嬰兒出生時第一個反射動作也是尋找母乳的方位,既然吃是本能,也是生命延續的必要條件,我們何不重新尋找下廚的「趣味」,並從中得到美味的「報酬」,重新改變我們對「食農教育」的觀念並持續落實,如此一來,我們將會意外發現,這一切有趣極了!

黃育芯
從事媒體工作十多年後,突然發現自己居然連一頓飯都不能好好吃,於是狠下心跨足餐飲業,告訴自己每天庸碌賺錢買飯吃也要吃得爽快,沒想到越投入餐飲業越發現箇中深度,現在不僅僅立志吃好,也期望在台灣食農教育的落實過程中,盡一份心力。

▲更多黃育芯相關文章,請掃描QR Code。


文/黃育芯
攝影/張勝源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