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客家公園玩手遊,安全不擔憂 玩遊戲也識環境,正名不馬虎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08-18

更新日期:2016-08-18

發佈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1938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發布日期:105年8月18日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新聞聯絡人:臺北市客委會 黃斯琦 02-27026141#318, 0912-037431
客家文化基金會 魏世昌 02-23691198#325, 0955-265269
業務聯絡人:客家文化基金會 葉昆杰 02-23691198#337, 0958-923923

AR抓寶手機遊戲正夯!客家公園近日出現許多年輕人,手持智慧型手機,按著遊戲設定的地標,呼朋引伴在公園內探索尋寶;公園內農場的一側,則是幾位城市農夫,正高舉笨重的鋤頭,沿著菜畦翻耕泥土,有志一同在農場裡享受樂活,呈現都市生活中截然不同的生活映趣。許多年輕人透過遊戲裡地標的引導,才認識環境設施的名稱,但園方逐一調查後發現有6個地標的名稱並不精確或過時,例如設計以「祥龍」為意象的造型物,原意為表現「蓄勢待發」,但在遊戲裡卻稱為「方塊酥藝術」,為避免名稱混淆,園方特別逐一製作說明牌在現場正名,並解釋其意涵或相關介紹,希望透過網路的力量予以輔正,讓遊戲吸引大量人潮來認識環境的同時,也能給予正確的環境教育知識。遊客周小姐說:「透過遊戲才認識這裡的環境設施,遊戲的名稱雖然有趣,但有現場說明牌的正名與解說,可以更加認識這裡。」

臺北市客委會表示,歡迎大家來客家公園這個免費空間裡安全的玩遊戲,除了遊戲設定11個地標與1個道館外,公園的戶外有林蔭棧道、童趣的小木屋等自然空間,可滿足玩家的身、心靈休憩;文化中心裡收藏許客家文物、戲劇中心內陳列客家八音的各種樂器,都是文化的瑰物值得大家來探尋,同時獲得豐富的知識寶藏,倘若抓寶到餓了,也能到生活館享用道地客庄物產及料理。

城市e化的進步與廣泛運用,讓網路與實境創造各種聯結,衍生、滿足城市生活裡的各種型態,AR抓寶手機遊戲即是一例。而進行各種都市農耕試驗的客家農場,除了早已透過網路整合社群、組織模式,近期更將推出透過網路可自主參與的「農場無限自遊行程」,民眾可以按著網頁的提示,自主進行認識敬拜伯公、田間作物或親水、手工藝及野餐等活動,創造休閒活動、環境教育與公益服務的結合,讓遊客休閒的同時也幫忙農場工作,產生環境互動而培養民眾具有在地關懷的信念。

農場志工羅小姐說:「不論是環境介紹,或將刻板的儀式與辛勞的工作,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進行,如同寓教於樂的說法般,的確可能比較有效果,也可能改善現代社會親子間的疏離感。」該行程內容將配合時令而調整,就算無法實際到場參與,也能透過網路認識農場的環境特色。

不論網路在虛、實境應用上的發展,透過各種模式引導民眾走入戶外,將有機會深入認識自然與人文的內涵,是玩家在玩手遊或參與自遊行程時的潛在價值,歡迎大家蒞臨公園或上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網站(http://www.thcp.org.tw/)或Facebook搜尋「臺北客家農場」了解以上環境資訊及活動訊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