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7-05-18

9704

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大稻埕曾是全台第一的茶葉集散地,歷經百年歲月,如今穿梭於幽靜曲巷間,新芳春茶行、王錦珍茶莊及寶堂蝶米等老茶行仍隱身其中,不妨走入老建築中,感受傳統與創新激盪出的火花,一同尋訪大稻埕茶之香!
 
新芳春茶行 轉身成為文化分享空間
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新芳春茶行曾是大稻埕最具規模的茶行之一,見證台灣茶葉貿易的繁華榮光。(攝影/劉德媛)

民生西路上有1 棟美麗又吸睛的闊面洋樓建築——新芳春茶行,它曾是大稻埕最具規模的茶行之一,見證著台灣茶葉貿易繁華榮光。「當年重慶北路到延平北路之間的民生西路上,有8 成以上都跟新芳春一樣是3 間打通的茶行,每天茶販扛著一包包60 斤的茶葉進進出出⋯⋯」茶行第3 代傳人王國忠說起當年的盛況,歷歷在目。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第3代傳人王國忠分享過去大稻埕茶葉貿易發展的盛況。(攝影/劉德媛)
 
走過百年流金歲月 風華猶存
新芳春茶行建於1934 年,是大稻埕茶商王連河跟隨父親,舉家從福建安溪遷居台灣發展的起家厝,以包種茶為主銷商品,外銷東南亞。3 間相連通的寬闊空間,1樓是精製茶的倉庫與加工廠;2 樓是揀茶間、辦公室,以及完整保留1930年代風格的會客大廳,電視劇《紫色大稻埕》,正是在此取景。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2樓的會客大廳現展示了電視劇《紫色大稻埕》中所使用的道具。(攝影/劉德媛)

步入3樓則是私人家居空間及公媽廳。1棟建築同時具備茶行、烘焙茶工廠、倉庫、住家等4種機能,如此形2樓的會客大廳現展示了電視劇《紫色大稻埕》中所使用的道具。紅磚焙籠間是目前已不多見的傳統製茶空間。制完整的產業生活空間,經過近百年洗禮,仍完整保存,深具其時代意義。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紅磚焙籠間是目前已不多見的傳統製茶空間。(攝影/劉德媛)

這棟台北市少數被完整保存的住商混合洋樓,2009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歷經4 年時間的修復,原屋主將這棟洋樓贈與台北市政府。2016年底洋樓大門重啟,北市府文化局運用店屋原有的空間格局規畫特展,搭配茶葉文物、多媒體運用等,讓來訪者穿梭在充滿歷史感的焙籠間、揀枝區,感受大稻埕茶文化的風華餘韻,也為老建築找到新定位。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風選間內保留許多傳統製茶的大型設備。(攝影/劉德媛)

王錦珍茶莊 老品牌持續創新
鄰近大稻埕碼頭的「王錦珍茶莊」,以低調又沉潛的姿態,坐落在民生西路底的成排街屋中。通透的玻璃帷幕,讓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空間一覽無遺,展現店家品味的茶藝品,與質感精緻的包裝設計,在在透露第3 代傳人王煒捷,為老品牌注入的創新能量。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店內也販售了精緻的茶具。(攝影/劉德媛)
 
王錦珍茶莊從1952 年落腳安西街起家,從批發到零售,向來以專業的選茶、精製茶技術,提供品質穩定且優良的茶品。其中,店裡最暢銷的鐵觀音,累積60 多年嚴謹的製作工序,讓茶葉呈現出獨特濃醇厚實的韻味,因此建立了穩定的客群,還經常有按圖索驥的日本客人前來尋香。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王錦珍茶莊分享高品質的茶葉給大家。(攝影/劉德媛)
 
3代接手 展現茶行新生機
第3代傳人王煒捷接手,除了延續品質及專業外,對於茶莊的未來自有一份使命。而創新的第1 步即是發揮所長,將店面重整具現代感,並為這份家族事業創立品牌。以茶的英文TEA與家族姓氏「王」結合發想的Logo 設計,俐落的線條中,隱約蘊透著家族走過的歲月,傳統與創新,在這一代鏈結,續朝下一個甲子邁進。
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以結合「TEA」與「王」設計的精緻包裝吸引顧客的目光。(攝影/劉德媛)

從小在茶堆長大,跟著爺爺做茶、喝茶的王煒捷,對於茶的品味有著獨到見解。店裡賣的茶,不單只有台灣茶,也精選來自世界各地的好茶,以精緻設計包裝,吸引顧客的目光。
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王錦珍茶莊的第3代傳人王煒捷對於茶行的永續發展有許多想法。(攝影/劉德媛)

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王錦珍茶莊販售各地好茶。(攝影/劉德媛)

此外,也引進鶯歌知名的陶作坊、安達窯等品牌茶具異業結合,希望消費者在店裡能輕鬆找到與茶葉相關的所有產品,甚至坐下來喝杯茶,分享品茗心得,進而推廣台灣茶。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王錦珍茶莊與鶯歌的陶業品牌進行異業合作。(攝影/劉德媛)
 
寶堂蝶米 南投飄香到台北
「一股茶香,一生懸命」,是來自南投松柏嶺陳家的家族精神,而這股意念,在神明的旨意下,遠赴台北,起名「寶堂蝶米」,在大稻埕飄香。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寶堂蝶米內的陳設以現代生活風格展現創新風範。(攝影/劉德媛)
 
談起茶,寶堂蝶米第3 代老闆陳嘉將雖然年僅42 歲,但絕對稱得上是茶的老行家。幼年時期,他每天在廣場中聞著日光萎凋的青茶香;再大一些,他清晨即起,跟著大人到茶園拔草、施肥;到高中,他已是師傅等級的炒茶專家了。但製茶的辛苦,讓他一心只想做個上班族,「豈知神明卻要我來大稻埕賣茶。」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寶堂蝶米茶品包裝設計極簡雅致。(攝影/劉德媛)
 
神明旨意 將茶融入生活
從爺爺到父親,陳家不僅製茶,也往返北部做批發生意,18 年前陳嘉將甫退伍,他的父親萌生在台北開分店的念頭。當時陳爸爸到松柏嶺香火鼎盛的受天宮擲筊請示,「總共擲了3筊,而第3筊決定誰來台北,結果神明選擇了我。」陳嘉將笑稱自己是「爐主」,上班族心願夢碎,還為此失眠了兩個禮拜,最後還是乖乖北上,認真地飄傳茶香。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老闆陳嘉將是製茶老行家。(攝影/劉德媛)
 
談起茶的好壞,陳嘉將認為端看客人喜好,因此就算只買4 兩或是半斤,依舊提供試喝;由於自家有茶園、茶廠,前端品質有保證,而後端也能透過烘焙技術,客製化消費者最愛的滋味。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寶堂蝶米也販售不失原味的茶包。(攝影/劉德媛)
 
寶堂蝶米依循傳統焙籠烘茶技術,費時6 小時,每半小時就得翻轉1 次,僅能做出5至7斤的產量,對比1 次能焙出90 斤茶的熱風電焙少了許多,「但是這種作法更能呈現茶的滋味與厚度。」18年前跟著二哥陳嘉將一起做茶的陳惠今說,寶堂蝶米種茶、製茶,也教客人泡茶,甚至為了讓年輕族群願意接觸茶湯,也製作不失原味的茶包。對陳家而言,茶可以是藝術,也可以是競賽商品,而他們最重視的,是讓茶融入人們的生活,他們合力奉上最好的,只等有緣人來品嘗!台北畫刊106年5月第592期—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寶堂蝶米希望讓飲茶成為人們生活的習慣。(攝影/劉德媛)
 
新芳春茶行
●大同區民生西路309 號
●2725-2555
●09:00 ∼ 17:00,週一休館
●即日起至5 月31 日(三)展出「新芳春行特展─重回大稻埕老茶行的璀璨榮光」。
 
王錦珍茶莊
●大同區民生西路430 號
●2559-1226
●09:00 ∼ 20:30
 
寶堂蝶米
●大同區保安街82 號
●2552-8166
●10:00 ∼ 19:00
 
 
文/王瑞芬、凃心怡
攝影/劉德媛

TAG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