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6年6月第593期—如夢似幻的都鐸式建築 好美的童話奶油屋 台北故事館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7-06-19

6480


現今的台北故事館係日治時期茶商陳朝駿的別墅, 俗稱「圓山別莊」,台語念成 Î -soa Piat-chong,是極為少見的英國都鐸式建築古蹟。茶商變身銀行家
 
都鐸式建築指的是16世紀前半葉盛行的英國建築風格,在1485~1558年之間最為常見,約於亨利7世、亨利8世以及愛德華6世在位期間,那是介於「哥德垂直式」(Gothic Perpendicular)「帕拉迪奧式建築」(Palladianarchitecture)的轉型期風格。
 
茶商陳朝駿的父親陳玉露由福建「落番」下南洋,於1886年在印尼爪哇建立了「義裕茶行」,行銷福建包種茶,後來又到臺灣設立「永裕茶行」,再逐步交由兒子陳朝駿掌管,他也經營得有聲有色,1900年前往巴黎參加國際博覽會推廣茶葉;1914年重組臺北茶商會,擔任第一屆會長;1916年又與李景盛、李延禧父子發起成立「新高銀行」,總行設立於大稻埕,銀行一度業務蒸蒸日上,全臺設有19所支店,並進軍廈門鼓浪嶼,迅速擴大為擁有500萬資本額的銀行,不簡單的是,這家是由臺灣人所主導的第一家銀行,可惜後來因膨脹太過快速,於1923年被日本殖民政府強制整併於「臺灣商工銀行」名下,即為戰後「第一銀行」的前身之一。
 
圓山別莊 優雅綺麗
圓山別莊係陳朝駿選定圓山東側緩坡基隆河南岸、北眺劍潭的處所,委請當時總督府官房營繕課的建築巨擘近藤十郎設計,1913年開始規畫,1914年落成,同時也規畫出英式花園與涼亭,且緊鄰優雅的明治橋畔,更是相互輝映。順帶一提,從老照片研判,後來的美術館方向應為原來的庭園之一,拆除成為馬場,我的圖中出現騎士便是從這裡推斷出來的。▲台北故事館的前身為茶商陳朝駿家族的別墅。(攝影/魚夫)
 
近藤設計出一棟將英國都鐸風格與新古典主義兼容並蓄的洋樓,樓高2層,1樓為磚造,2樓為原木結構,別有塔樓的設計,其上有美麗的彩色玻璃,又有高聳而對稱雙面斜頂,斜屋頂以菱形銅板瓦片層層搭扣,塔樓採平鋪工法以銅板包覆,施以銅板建材則會隨著歲月變化,從亮橙色漸轉古銅色澤,然後再變化為深褐色,再到黑色,最後氧化成綠青的色澤。我這張圖的繪製,屋頂色澤便是根據這個觀察而來,對於其精緻完美的收邊技術,業界亦有極高的評價。
 
2樓外觀上使用黃色牆面與深色樹枝狀半木結構強烈對比的色彩;正面玄關由4支愛奧尼克柱頭的柱子組成,進門後,諸如洗石地板、彩色昭和磚以及各式高聳窗戶、鐵製爐口壁爐等,都可以擬想當年主人的見識與品味,總體造型因色彩鮮豔,風格獨特,在今天看來仍饒富趣味,因此而有「童話奶油屋」的稱號。這棟別莊除了陳朝駿家族使用外,亦用來招待政商貴賓,其中胡漢民、孫中山等,也曾經造訪,現在台北故事館周遭仍保有許多老照片,可以遙想那個年代裡大戶巨賈的奢華生活。然而陳朝駿於1923年任臺北州協議會期間,忽於7月11日辭世,其家族自此家道中落,日治末期輾轉易手,一度淪為總督府監獄,把這棟如夢似幻的房子當牢房用?也未免太煞風景了吧!
 
都鐸式建築重要特徵如下:
•凸出的山牆(Prominent gable)。
• 裝飾性的半木結構(Decorativehalf-timbering)。稱為半木,是因為使用的木頭並不是整支圓木,而是被整平的木頭。
•巨大的煙囪(Massive chimney)。
•高聳的雙面斜頂(Steeply pitched roof)。
•旁出的山牆(Side-gabled)。
•高而窄的窗戶(Tall, narrow windows)。
•一樓探出的牆面(Dominate surface on first story walls)。
 

文.圖.攝影/魚夫(弘光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