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登入
    收藏
    • :::
    • 網站導覽
    • 登入
      • 我的收藏
      • 全文檢索
      • Language

      台北畫刊107年1月第600期—記憶流轉大稻埕 茶業大亨陳天來的錦記茶行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1-18

      1.1萬

      狹長的貴德街,古洋樓把夜空都擠成一條長縫,幾顆冷冷的星子很孤高的閃眨……鼻息裡,仍然有淡淡的茶葉香,在繁複虛華不實的新社會,貴德街似乎一直堅持著它沒落貴族的尊嚴。」作家林文義多年前曾經以「侯門深似海」比喻貴德街,要說這條街道上哪棟建築至今仍可回憶當年茶香歲月的榮景,應該就是位於貴德街73號的錦記茶行茶業大亨陳天來的故居最具代表性了吧。

       

      從茶商跨足文化娛樂版圖

      18601870年代,英商杜德與「稻江首富」李春生於大稻埕帶領台灣茶的風潮後,茶業變成當時最夯的行業,這股「茶金」風潮也吸引在大稻埕土生土長的陳天來投入,之後更跨足投資文化及娛樂等領域,展現出經營多元化事業的企圖心。

       

      陳天來生於1872年,祖籍福建南安。他從小就接觸父親陳澤粟專供茶商焙火用的木炭生意,耳濡目染之下跟著學習經商之道,他也曾回到有「茶鄉」之稱的故鄉南安,接觸製茶的方法。1891年,他斥資創辦錦記茶行,開始從事茶葉的製造和販賣。由於他精明大器、勇於開創,又懂得順應潮流和把握商機,成功開拓了南洋市場。

       

      成為大稻埕的富商後,陳天來也將其事業版圖發展到文化、教育和娛樂等方面。他曾經投資劇場,經營「台北永樂座」,連蔣渭水的大眾葬儀也在此地舉行;在日本治台始政40週年活動中,陳天來協同其他仕紳成功爭取台灣博覽會分 會場在大稻埕舉行,他與張寶鏡、莊輝玉等台北著名商人合資創辦的「台灣第一劇場」,即是配合舉辦台灣博覽會的建物,也是當時台灣最大的豪華劇院。此外,他還曾獨資興辦「大稻埕幼稚園」,並擔任台北市協議會員、台北州協議會員等公職,在當時十分活躍。台北畫刊107年1月第600期—記憶流轉大稻埕 茶業大亨陳天來的錦記茶行

       

      大宅院內的紅塵往事
      但二次大戰期間,錦記茶行生意受到衝擊,陳天來逐漸淡出經營,並於1939年病逝。一代茶業大亨從此消逝,獨留貴德街大宅院佇立原處,見證那段茶香歲月史詩……

       

      建於1923年的錦記茶行建築可說是陳天來事業高峰的重要見證,外觀為3層洋樓,採歐式古典立柱、弧狀裝飾山牆、圓形拱門和拱窗、泥塑雕飾、花瓶欄杆以及洗石立面,氣派華麗,內部裝潢也相當講究,在大稻埕全盛時期,茶商名人常聚集於2樓品茗宴客,由陽台即可遠望淡水河的點點帆影和觀音山日落美景。台北畫刊107年1月第600期—記憶流轉大稻埕 茶業大亨陳天來的錦記茶行

       

      陳天來三子陳清波的孫女陳淳渱(父親為陳守智),回憶小時候住在錦記茶行大宅內的記憶,當時家族各房親戚同住在大宅院中,生活起居或玩樂都在一起,宛如電視劇或電影中所描述大戶人家的場景。由於錦記茶行的建築主要作為生活空間和營運總部,她記憶中的大宅內並未設有製茶空間,倒是常在騎樓門口看見婦女們在揀茶。

       

      陳淳渱對於目前錦記茶行年久失修的情況感到憂心,期望透過文資保存重現昔日風華。「我非常以曾祖父陳天來的成就為榮,真的很希望有機會可以重新修復這幢宅院,對外開放,讓更多人了解曾祖父的生活事蹟與錦記茶行的故事。」她說。歲月流轉之下,錦記茶行的建築雖逐漸滄桑,但也因為錦記茶行的存在,讓那段輝煌歲月留下了供人懷念的點點足跡。

       

      文/許麗芩
      繪圖/James Lee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