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18-03-19
1萬
家務勞動是社會、家庭和多數人維繫生活品質的關鍵,但由於家事屬於「復原」性質,所以常被看輕。也有人開玩笑說,家事的特色就是:「做了沒看見,沒做全看見。」如果我們天天用餐後順手把碗洗乾淨,也許不會特別有感覺;但若多日不洗碗,水槽裡堆積如山的碗盤大概就很難被忽略了!
為家庭犧牲 女性發展機會受限
對男性而言,勞動參與指的是就業,是有薪酬的勞動;相較之下,女性的勞動參與型態顯得較為複雜,有些是全職家庭主婦,有些則必須兼顧公私領域。私領域內的勞動包括做家事、生養下一代、照顧老人等,這些事務的勞動者大都是女性,她們扮演了母親、妻子、姊妹、媳婦或女兒的多重角色;而照顧家中老幼對於女性就業的牽絆,又遠超過家務勞動,不論是照顧小孩或老人,都很費時費力,在缺乏支持的情況下,許多女性甚至因此被迫退出勞動市場,犧牲個人的職涯發展機會。
共同分擔家務 破除性別刻板化
「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仍然存在於大多數人的觀念中,甚至形成刻板印象。隨著社會變遷,傳統的性別分工模式已不適用,苛求已婚婦女肩負工作與家務雙重重擔早已不合時宜;對家庭主婦來說,這份「工作」提供家事服務,卻沒有薪水、永遠做不完,也沒有休假和保障,如何要求已婚女性安於這樣的處境?
▲傳統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隨著社會變遷應有所改變。(圖/Shutterstock提供)
家事分工和性別平等息息相關,如果我們能從家事開始妥善分工合作,不論男女,都可從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學到如何善盡本分及相互體諒。性別平等的觀念養成,應從每個人的家庭教育做起,讓孩子從小便認清「家務事是全家人的事」,學習分擔家務工作,其實就是最好的性別平等教育。
文/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圖/ Shutterstoc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