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臺北畫刊103年10月第561期—以國父之名 自在旅行去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3-26

3449

秋風颯爽、天高雲淡的十月,是適合出遊的好時節,如果你沒忘記,今年11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149歲誕辰紀念日,史載國父曾到過臺灣三次,讓我們以此為主題,追隨偉人的身影秋遊去。

一早到華江高中校園尋找電影《行動代號:孫中山》拍攝場景,到中山堂看名雕塑家蒲添生的孫中山銅像。中午前往立法院旁的國會餐廳品嘗國父的廣東家鄉菜,下午到逸仙公園一窺他當年來臺曾經下榻的地方,傍晚去國父紀念館看衛兵交接,再到香港茶餐廳吃一頓港粵風味道地的茶點心。

對只在課本中看過戰亂的年輕一代來說,國父既熟悉也陌生,精神象徵意義其實遠大於實質存在的意義,故人長絕,斯人已遠,不如follow他在各地留下的幾抹輕淺痕跡與傳說,以國父之名,自在旅行去!

國父之旅:

到華江中學看電影《行動代號:孫中山》拍攝場景、到中山堂瞻仰孫中山銅像 到康園國會餐廳吃國父也愛的廣東風味午餐逸仙公園參觀國父史蹟到國父紀念館看禮兵交接,享受廣場傍晚的涼爽繽紛氛圍到香港茶餐廳享受飲茶趣

09:00~11:00
到華江高中重溫電影場景、中山堂瞻仰國父銅像
國片《行動代號:孫中山》描述兩個家貧高中生分別為了繳班費、畢業旅行費,不約而同想把存放在學校儲藏室的國父銅像偷出來變賣,為了搶奪銅像,兩幫人馬於是在校園、街頭相互進擊叫囂,一場激烈爭奪戰於焉展開。有人說這是一部怒氣喧天的搞笑喜劇,也有人認為是用笑鬧方式凸顯社會階級對立現象,無論如何,當我們有機會重返拍片場景之一的華江中學校園時,回想片中學生們高喊:「我們不能窮斃了!」、爭相「出賣國父」天真愚蠢又荒謬的行為,不禁要暗自揣想,當年憂心社會「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國父如果地下有知,發現百年後自己突然變成電影主角,自己的銅像變成高中生「革命、奮鬥、救貧窮」追逐的籌碼,而「孫中山」名諱則成為一場校園行動的代號,不知道是否也會在遠觀之餘,為這群青年人的傻氣啞然失笑了呢?

看完電影場景,下一站來到西門町中山堂,找到東側庭園矗立著一座高度達3公尺、含基座更高達10公尺、重量1,200斤的龐然國父銅像,特別有感。這是臺灣第一座戶外國父全身銅像。民國35年光復之初,全島熱烈歡迎國民革命政府播遷來臺,本土金融家陳炘提議塑造國父銅像,以表達崇敬之意。留日青年雕塑家蒲添生在知名的畫家岳父陳澄波舉薦下,帶著妻小舉家從嘉義搬到臺北成立工作室,展開鑄像大任。歷經一年多完工,一直到民國38年10月10日這天,才終於由當時的省主席陳誠主持揭幕大典。

銅像呈現的是國父晚年的相貌,神情肅穆,衣服、肌肉的線條刻劃細膩、自然生動,是以民國13年孫先生在日本長崎演講時的照片為藍本。名家銅像昂立無言,接受民眾瞻仰之餘,也默默經歷、見證、參與了臺灣半個多世紀來的動盪變遷,是至為可貴之處。

華江高中(上課期間請勿進入)
地址:西藏路213號
電話:2301-9946

中山堂
地址:延平南路98號
電話:2381-3137

台北畫刊561期—以國父之名 自在旅行去
▲中山堂戶外的國父銅像神情肅穆,出自知名雕塑大師蒲添生之手。

11:30~13:30
去廣東館子吃好料
嘗嘗國父家鄉菜

眾所皆知國父孫中山是政治家、革命先行者,但可別忘記他也是位出色的醫生,在忙碌之餘也十分注重養生,早在百年前便提倡原味蔬食理念,尤其對豆腐推崇備至。他的家鄉中國廣東省翠亨村是個依山傍海的小村莊,村民善吃海鮮,並擅長以鹽來醃漬海魚,這種醃漬鹹魚被美食家稱為「中國菜鹹鮮食材之最」。盛傳孫先生不僅愛豆腐,尤其喜愛以鹹魚烹調的豆腐料理。事實上,「鹹魚雞粒豆腐煲」也是全世界廣東館子常見的一道經典煲仔菜。

青島東路立法院旁的康園餐廳雖只開業三、四年,港籍主廚曾仲和一手道地的廣東菜卻深得國會議員、附近居民以及慕名遊客的好評,臭中帶著獨特鮮香的鹹魚,完美襯出豆腐恬淡軟潤的風味。燒燙燙端上桌,爆炸的香氣無人可擋,配起白飯白粥來,超痛快。

廣東靚菜當然不止於此。芋泥鴨、起司百花蝦球、金瓜海皇煲等也是招牌菜。全鴨過油去骨除腥,鋪上滿滿芋泥,裹上薄粉封住肉汁再炸,蘊著肉質原就細嫩的芋泥,口感更豐腴,入口滿嘴香;鮮蝦剁泥調味,裹上一公分見方的粗麵包丁油炸,粗獷的外皮口感襯得蝦肉肉質格外緊實彈牙、甜度一流,裡頭包著的起司早已熱到融化,一咬開就爆漿,吃來爽度十足。最後來一碗以牛奶、南瓜泥打成濃湯,加入海魚與花枝丁調和的金瓜海皇煲,鹹甜有致,入口滑順,令人唇齒留香。


康園國會餐廳
地址:濟南路1段1號
電話:2358-5478~9
台北畫刊561期—以國父之名 自在旅行去
▲芋泥鴨先以全鴨過油去骨除腥,再裹上細緻芋泥,口感豐腴。

台北畫刊561期—以國父之名 自在旅行去
▲鹹魚雞粒豆腐煲香氣逼人,配起白飯,簡直人間美味。
14:00~15:00

國父史蹟館
車水馬龍中的古老幽境

尋找國父遺跡,愛熱鬧的觀光團去的是位於市中心、宛如地標般的國父紀念館,位於臺北車站旁安安靜靜、少為人知的國父史蹟館,則是喜愛追尋近代臺灣歷史遺跡的背包客口耳相傳的私密景點。
台北畫刊561期—以國父之名 自在旅行去
▲國父史蹟館內保留了孫中山先生當年造訪時的原貌。

國父史蹟館位於御成町(今中山北路、北平西路交叉口),原是日本人大和宗吉、藤井晤一郎經營的旅館「梅屋敷」的一幢客房。孫先生於民國2年來臺時曾在此下榻,居留僅短短數日,隨即趕往基隆港搭船赴日,繼續籌劃討袁大計。
台北畫刊561期—以國父之名 自在旅行去
▲日據時期,這棟由日本人建造的日式旅館「梅屋敷」,是百年前臺北的高級旅社。

「屋敷」在日語中是高級住宅之意,當時「梅屋敷」是臺北相當高級的旅社,僅存的這間日式客房屋頂覆蓋著老式暗黑色瓦片,屋簷與雨淋板緊密結合,整體採坐北朝南、呈東西走向的長方形設計,總面積大約五十坪左右,房內的擺設保留了當年孫先生到訪時的原貌,屏風、茶几依舊在,牆上高掛著當年手書送給旅館主人大和宗吉的「博愛」橫幅字畫,一旁則是孫先生於民國9年在舊金山《少年中國晨報》時使用過的辦公桌椅,走過那段風雨飄搖、動盪不安的大時代,如今這份安穩沉靜叫人好生珍惜。屋外公園也值得走走,涼亭、小丘布置精心、作工考究,營造步移景異、柳暗花明的造景巧思;花木扶疏,碧塘游魚,則充滿了名流旅店悠閒雅逸的生活韻味。

國父史蹟館
地址:中山北路1段46號
電話:2381-3359

台北畫刊561期—以國父之名 自在旅行去
▲國父史蹟館屋外公園花木扶疏,營造出柳暗花明的造景巧思。

台北畫刊561期—以國父之名 自在旅行去
▲國父紀念館每到整點禮兵交接時,總是吸引大批遊客觀禮。

國父紀念館一睹革命史蹟文物

15:30~16:30
民國61年,在綠樹繁茂的仁愛路上籌建國父紀念館,主要作為陳列國父革命史蹟、供海內外人士瞻仰之用,並兼具文化藝術展演、生活休閒及學術研究功能。本體建築簡約洗練,宏偉的設計與線條優美的釉面屋頂、挑空的迴廊,流暢典雅;入口大廳有一座高度近六公尺莊嚴的國父銅像,是拍照留念的熱門景點。

館區包含2,500個座位的大會堂、數千坪展場、放映室、演講廳、中山講堂;藏書四萬餘冊的專業圖書館及翠湖區和中山公園。雖然面積不如紐約中央公園或東京上野公園那樣寬廣,但在寸土寸金的東區卻也扮演起同樣親近自然、展演藝術的城市公園角色,是臺北人運動休閒、生活漫步、生態觀察、參與藝術人文的去處之一。而對於近年蜂擁而至的大陸港澳觀光客來說,正因為兩岸三地對孫先生在政治歷史上的定位各自解讀不同,因此來臺灣一睹國父革命相關史蹟文物更顯出意義非凡,除了初識臺灣獨特的政治文化、歷史氛圍之外,也能在此一窺臺北人的生活種種,體驗沒有一絲絲政治味、日常的臺北風情。


國立國父紀念館
地址:仁愛路4段505號
電話:2758-8008
台北畫刊561期—以國父之名 自在旅行去
▲國父紀念館展示著國父革命建國相關的歷史文物,意義非凡。
 

17:00~
來去港式茶餐廳 完美茶點ending
孫先生愛豆腐也愛茶,曾提到:茶為文明古國所即知已用之一種飲料,視為最合衛生、最優美之人類飲料。對茶的看重與喜愛可以想見。只是在今時今日的香港茶餐廳,口味新奇繁複的各式茶飲遠比淡泊清茶更受後人歡迎,例如有名的香滑絲襪奶茶、凍檸茶、鹹檸檬七喜,以及蔗糖水、檸檬酸組成的利賓納等。人氣餐點上,臺灣本土的西瓜、哈密瓜等時令水果搭配港產豆腐花,溫香軟玉冰透沁涼,一碗下肚瞬間消暑;臺灣不多見的冰火菠蘿油,麵包無敵酥不說,咬著厚厚奶油塊時還會透出濃濃奶酥香,真是肥死也甘願,還有因電影一炮而紅的食神銷魂飯,厚實軟Q的甜叉燒實在好好味啊!

金鐘香港茶餐廳
地址:衡陽路7號
電話:2388-1878

台北畫刊561期—以國父之名 自在旅行去
▲金鐘香港茶餐廳的裝潢與餐點,有著道地的廣東風味。

台北畫刊561期—以國父之名 自在旅行去
▲因電影一炮而紅的食神銷魂飯,厚實軟Q的甜叉燒實在好味。

追隨孫先生這位百年不敗的偶像吃喝玩耍,以國父之名的一日旅行一點也不嚴肅。何需等假期?現在就出發!



文/鍾文萍
攝影/楊智仁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