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臺北畫刊104年2月第565期—摩登城市裡的倒敘時光──西本願寺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3-26

2729

台北畫刊565期—摩登城市裡的倒敘時光──西本願寺
總是走在流行最前鋒、也是許多年輕人聚集的西門町,
有一座日式風情的鐘樓靜靜鎮守,
從去年三月正式開放以來,吸引路人駐足欣賞,
其中不乏專程拜訪的遊客,由於完善的修復與活化計畫,
讓西本願寺在去年底榮獲第十二屆臺北市都市景觀大獎的特別獎。
 

曲折身世
位在捷運西門站一號出口附近、行經中華路一段和長沙街二段交叉口,即可見到濃濃日式風情的西本願寺廣場,事實上,萬華的西本願寺便是日本京都西本願寺的別院,在日據時代初期,許多宗派跨海宣揚教義,「真宗本願寺派」也在其中。早在一九○三年左右,西本願寺部分設施大致成形,到了一九二二至一九二四年間,御廟所、樹心會館及專供寺廟住持(輪番)居住的輪番所陸續落成,第二代本堂在一九三一年正式完成。

隨著中日抗戰結束、日本撤離臺灣,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及保安司令部陸續進駐使用,到了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園區也成為安置退役軍人及眷屬的宿舍,之後中國理教總公所遷入,撤退來臺居民持續湧入,堂外的違章建築越來越多。一九七五年西本願寺本堂遭到祝融,但周圍的違章建築卻沒有因此減少,越來越多外地人搭起棚架與隔間,斷垣殘壁就成為臨時住所。

正當人們都遺忘了這裡原本的面貌,二○○五年臺北市政府拆除違建,院區遺跡才重見天日,但同年樹心會館發生火災,僅殘留紅磚牆體,隔年鐘樓及樹心會館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本堂遺跡、輪番所及御廟所遺跡被列為歷史建築。

浴火重生
面臨建物破損,臺北市政府跨局處活化西本願寺建築群,目前整體園區所留存的有「鐘樓」、「樹心會館」、「輪番所」、「本堂遺跡」與「御廟所遺跡」,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依古建築群原有風貌進行修復。

公園處以原木修復樹心會館因祝融而圮毀的屋橫架,現在參觀展覽時陣陣的原木香撲鼻而來,而造景假山上的「鐘樓」,因大銅鐘不知去向,特地參考同時期銅鐘樣式仿鑄而成,登上鐘樓望向整個園區,別有一番趣味。舊時寺廟住持的住所「輪番所」初步修繕後,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的「老房子文化」運動中與文創茶館「八拾捌茶」媒合,活化空間。

由於西本願寺本堂曾遭受祝融,目前只留下一層樓高的水泥臺座,以及階梯和部分欄杆,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執行秘書詹素貞解釋,興建本堂時,寺方考慮到臺灣氣候潮溼,易生蟻害,故以鋼筋混凝土造基臺,並由臺灣技師所設計,上方殿堂則採木造,由日本專門技師設計。專家考據發現,本堂建坪達三百坪、高達二十三公尺,來訪的遊客不妨登上基臺,遙想當時最大日式佛寺的風光。

去年三月,文獻會進駐本堂基座,詹素貞表示文獻會和臺北歷史密不可分,而萬華又是臺北文化的發源地,因此遷此辦公、營運頗具意義。目前文獻會募集社區團體至廣場秀出音樂、舞蹈才能,未來持續構思多元活動,期待吸引更多人前來親近古蹟,一改文化藝術遙不可及的印象。

現在樹心會館展出創意族譜優勝作品展,廣場則有「Fun西門-西本願寺藝起來」系列活動,每逢周末舉行,邀請藝界名家、特色樂圑,策劃五十場以上的藝文講座、午後音樂沙龍等展演。

歷史建物重新活化後,重生為兼具歷史人文、休憩及表演功能的廣場,一躍成為新興觀光景點,更獲得第十二屆臺北市景觀大獎特別獎的殊榮,也把城市發展帶向嶄新里程碑。路過、經過,絕對不會錯過的西本願寺就在捷運西門町站附近,有空來走走。


2014 年創意族譜優勝作品展暨兩岸城市青少年聯展
時間:即日起至2 / 28 10:00 ~ 17:00(週一、除夕至初二休館)
電話:2311-5355
地點:樹心會館(於西本願寺廣場內)
網址:www.2014familytree.com.tw

「Fun 西門-西本願寺藝起來」系列活動
時間:即日起至4 / 26
每週末14:00 開始
電話:2708-1000
網址:goodart.com.tw

臺北西本願寺廣場
中華路1段174之1號【捷運西門站1號出口】
往長沙街方向步行3分鐘

 

文/林瑋庭 
攝影/許宜容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