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茶飄香萬里遠洋 茗家後代再締榮光(台北畫刊107年10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10-11

5843

約150年前的清末,正是大稻埕茶產業的鼎盛時期,「每年3月初至10月為春、夏及秋茶上市之製茶旺季,通街充滿茶香和花香,使得大稻埕成為最香的城市,揀茶婦女往來絡繹於途……」從《台北市路街史》內的形容,可想見當年茶葉生產的熱絡盛況。
 

1866年,英國商人杜德(John Dodd)引進安溪茶種,並以類似現今的契作方式,貸款給農民、鼓勵栽種和製茶;1869年,他從淡水港出口一批箱子印有「Formosa Oolong Tea」的茶葉到紐約,世人才知道原來台灣有這麼好喝的茶,從此打響Formosa Tea的知名度。
台茶飄香萬里遠洋 茗家後代再締榮光▲新芳春茶行曾締造茶葉外銷榮景,現場懷舊道具仿自早期外銷茶箱。(攝影/林煒凱)

 

外銷盛況 見證繁華

自此,外商陸續來台北設立洋行,連福建茶商也來台灣從事茶葉生意,全盛時期包括今重慶北路、延平北路、迪化街、貴德街一帶的精製茶行及洋行總數超過250家,大稻埕一躍成為全台最富裕的地區。
 

創始於1890年的「有記名茶」,是鼎盛時期的見證者之一,至今仍在重慶北路的古宅營運。第五代傳人王聖鈞曾經聽聞父親描述,當年父親的曾祖父站在大稻埕碼頭,親自監督所有茶箱上船,有一年是50萬斤的包種茶,年幼的父親望著曾祖父問:「50萬斤的茶葉到底有多少?」曾祖父笑著說:「50萬斤喔,夠咱台北人呷一冬。」這段對話,顯見當年茶葉外銷的盛況。
台茶飄香萬里遠洋 茗家後代再締榮光▲有記名茶保有大稻埕現今唯一運作的焙籠間。(攝影/林煒凱)

 

特色建築 遙想榮景

另一間見證鼎盛時期的「新芳春茶行」,在1930年代堪稱規模最大,自2016年起以展館的面貌重新面對大眾。解說員陳得恩對「新芳春」的興衰如數家珍,他說1913年王家第一代落腳大稻埕,起先從品茶師做起,6年後攢足了錢自立門戶「新芳春」。當年重慶北路到延平北路之間的民生西路上,有八成以上都跟新芳春一樣是三開間的茶行,茶販每天扛著一袋袋60斤的茶葉進進出出。
台茶飄香萬里遠洋 茗家後代再締榮光▲從今日看來仍氣派的建築外觀,不難想見新芳春當年的盛況。(攝影/林煒凱)
 

新芳春茶行這幢八十多年的3層樓老屋,在當年是住商混合洋樓,有幸能保存下來,讓現代人可從內部空間規畫遙想大稻埕茶商的富貴生活;從展館內的文物也可發現,茶行的貿易轉口、出口至世界各地,包含廈門、倫敦、阿姆斯特丹、卡薩布蘭卡及泰國等地,品項有直銷歐美的烏龍茶,與銷往南洋的包種茶兩大體系,可見台灣茶葉幾乎飄香全球。
台茶飄香萬里遠洋 茗家後代再締榮光▲新芳春茶行已轉型為茶文化展館。(攝影/林煒凱)

 

出口衰退 轉內銷求生

光復初期,因歷經戰爭破壞,茶葉出口退燒,外銷量日益萎縮,許多當年靠外貿致富的老茶行,敵不過世代環境的變遷而黯然退場,包括大稻埕茶葉發揚者陳天來創立的「錦記茶行」,也在1952年走入歷史。
 

1970年代,因國內產業轉型、新台幣升值,茶葉生產與製造勞力缺乏、工資驟升,台灣茶在生產成本漸高的背景下,失去外銷市場的競爭力,導致大稻埕的茶行紛紛外移至勞動成本低廉的國家,最終連當年興盛一時的新芳春也在2004年結束營業。
 

王聖鈞回憶說,雖曾有一段日子是內、外銷雙軌進行,但他家的店面幾乎看不到客人,約在2003年時,門市生意才慢慢有起色。約在此時期,台灣經濟轉趨富裕,想喝好茶的人口增加,再加上茶藝文化的推展,台灣消費者開始注重茶葉品質,內銷市場成了老茶行找回昔日風采的契機。他的父親決定改變經營方向,以內銷為主,並打出品牌。

台茶飄香萬里遠洋 茗家後代再締榮光▲王聖鈞接手經營有記名茶,轉型導覽焙茶製程,吸引更多民眾參與。(攝影/林煒凱)

“反映時代變遷,百年茶行歷經多次轉型,從文創包裝、設計到帶入導覽,要讓大家愛上品茶文化。”
 

新一代 轉型做文創

有記名茶將七十多年的古宅廠房更新,不僅保留製茶車間的原貌,整建為小型茶博物館,更規畫專人導覽解說,舉凡茶的分類、製造過程和文史資料,都盡可能一一呈現,讓參訪的人能親近茶文化的精髓。

2012年王聖鈞接班之後,更注入新的活力與創意。例如針對年輕客群推出袋裝茶包、為主力茶葉特別命名,巧妙地將製茶過程、茶韻風味與人生體會融合,讓茶葉變身為文創商品。
台茶飄香萬里遠洋 茗家後代再締榮光▲面對產業轉型,有記名茶不斷調整品牌包裝和產品設計。(攝影/林煒凱)
 

如今,像「有記」這般具有歷史背景的老茶行,在大稻埕已不到10家,但歲月流轉並不會止住老茶行前進的腳步,這些後起之秀們,要從淡水河畔的大稻埕,重新揚帆出發。

“新芳春茶行要以展館的形式,傳遞茶文化,永留世人心裡。”

文/陳宛妤 攝影/林煒凱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