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來去慈聖宮前邊吃邊談吧!(台北畫刊108年4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9-04-12

6970


來去慈聖宮前邊吃邊談吧!(台北畫刊108年4月)呼朋引伴到台北大稻埕慈聖宮前一大排的小食攤上點來各式美食,然後到廟前廣場占得一組桌椅,桌面擺得滿滿佳餚有如拜天公,再點來啤酒或青草茶、紅茶,保證大呼:不亦快哉!

台灣小食文化的出現,廟口是重要的聚集所在,到了1930年代初,臺北艋舺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前和大稻埕江山樓前的日新町及永樂市場等小食攤便開始迅速擴張起來,一幅1940年代由灣生畫家立石鐵臣所創作的版畫裡,畫的是臺北永樂市場,畫面上還有文字描繪:
臺北市大稻埕永樂町,櫛比鱗次的飲食店,店內販賣豬腳、鴨肉、冬粉、鰇魚、排骨酥、鹹粥、蚵仔粳、黑棗湯等等。市場內震耳欲聾的喧囂聲,大家習以為常。當地人稱大食漢為「大食七」,小食者為「貓仔食」。

永樂市場之外,1921年占地面積約1,732平方公尺的「圓公園」(戰後稱為建成圓環或台北圓環)成為合法夜市,立石鐵臣盛讚這一路發展過來,是「臺灣庶民料理之聚落」,不過攤販管理,在日本時代甚為嚴格。

臺灣買賣魚肉和菜蔬的普通市場在日治時期分為一般的店鋪市場與攤販市場。早期的市集大都在諸如廟口、交通樞紐、熱鬧地區的亭仔腳、城門牆邊等大量人口進出所在,但日人形容本島人(註:即台灣人)的市場是「污物縱橫、青蠅群集」,且過去「本島人販賣者的髒手常以柱子、牆壁擦手」云云,這些形容,現在看來也著實令人怵目驚心。

1900年總督府發布「公共衛生費之通達」法令,允許各地方廳將食品市場、屠宰場、渡船場等委由共同經營 ,將收入用來充當一般衛生事業的經費,到了1901年也推行小販執照許可制,管理流動攤販,但成效有限,於是著手規畫現代市場,譬如1905年興建、1911年重建的臺南西市場落成後「規定買賣一律在市場內,此因衛生而實施的約束令,開臺灣之先例。攤販商擔魚菜於大道叫賣時,警察得以街道規則處罰之,若不入市場者,則不能自由行商」。同時再頒布「臺灣市場取締規則」,定下市場經營不准私人擅為,必須取得政府核可才能營業。

如此一來,不管在市場衛生與規則次序等都獲得長足的進步,得到消費者的認同,例如基隆的奠濟宮本來就小食攤櫛比林立,日本政府乃加以整頓,允許在廟埕兩側設立攤位並發給執照,小食市場景象為之丕變。

慈聖宮前的雞捲▲慈聖宮前的雞捲

另外,一般人以為「沙卡里巴」(盛り場)在台南才有,其實因應城市的興起,有著綜合市場功能的盛り場出現了,1911年1月,臺南因為在天后宮舉行「第一回南部物產共進會」,會場內出現有照的攤販和飲食店,但屬臨時設置,常設性的盛り場其實是1915年今西門紅樓(前身為日本時代的西門町新起街市場)開始的,當時將市場周邊凌亂的攤販整合起來,在附近找了一塊地方,集飲食、遊藝和劇場,成立一個臺北的「沙卡里巴」。

戰後小食文化更為蓬勃,台灣各地廟口和夜市攢三聚五的集中起來,但因城市發展,若論台北的廟口小食,其實版圖正在縮小,老城區大稻埕一帶,建成圓環早就被打散了,只剩慈聖宮的早市最受老台北人的歡迎。

慈聖宮在1864年位在中街與南街的交界處,也就是現在的迪化街與民生西路口建廟,1910年因市區改正遷移到今址的保安街49巷17號。宮前有一大廣場,從老照片看,到了1931年,廟宇左廂前出現了一家攤販,有白帆布罩頂,賣的應是小食,但是宮前寬闊的廣場早期其實是臺北戲窟,各大子弟軒社及職業戲班莫不以曾在慈聖宮前演出為傲,後來才漸漸變為廟口早市小食。

有「巷內藏大廟口」之稱的慈聖宮,現在也藏有許多令人一提起就垂涎三尺的好料,諸如肉粥、紅糟肉、炸花枝、炸豬肝、雞捲、豬腳、菜頭排骨湯、四神湯、砂鍋魚頭等,要吃快來,慢來沒得吃,因為這也是日本人介紹台灣美食最愛的亮點之一。

影片分享
台北大稻埕慈聖宮美食巡禮!

文、圖/魚夫

延伸閱讀
隨著信仰的方向走,找到在地好味道—大稻埕慈聖宮的台式早午餐
來去迪化街食涼哦!
來去尋找媽媽的古早味
來談咖啡職人
 

TAG

相關連結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