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大團十年,獨立音樂的想像 (台北畫刊108年7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9-07-11

3896

觀察這幾年的台北,似乎正逐漸邁向一座越來越多元的音樂城市,堂堂邁入第十年的「大團誕生」系列活動,也扮演了獨立音樂的推手。

週五晚上,6月第三個週末才正要開始,悶熱的台北盆地把人群往冷氣室裡逼,臉書接連傳來幾場音樂演出的通知:「大象體操」世界巡迴歸來在松菸表演、「孔雀眼」發行新EP在三創開唱,如果意猶未盡,公館的The Wall還有一場電音派對。

「StreetVoice街聲」自2000年開始經營數位音樂平台,中文世界創作者無須透過唱片公司,可自由上傳作品,期望讓非主流音樂人獲得更多關注。而透過逐漸凝聚的樂團聲量,街聲也從2010年開始,在台北Legacy舉行每月一次的「The Next Big Thing見證大團」系列活動(現更名為「大團誕生」),邀請獨立樂團進行演出。

大團十年,獨立音樂的想像 (台北畫刊108年7月)▲4月中旬大團誕生的開場盛況。

取名「見證大團(大團誕生)」,自是期許當中能有頭角崢嶸的新秀產生,無論日後循主流音樂出道,或自產自銷往國外邁進,都能摸索出一條有別於以往90年代華語金曲的路線。每個月一次的大團誕生,會邀請3、4個話題樂團參演,年終則會開放樂迷票選出年度10大樂團,或多或少反映出當年度台灣獨立音樂的風貌。包括甜美電氣的「女孩與機器人」、時常演唱影劇主題曲的「Frandé法蘭黛」、土產台語搖滾「拍謝少年」,青澀時期悉數於大團誕生表演過。如此持續10年,百來場演出,大團誕生本身竟也像是一部獨立樂團的斷代史。
近年,台北小型演出場館日益增加,城市南邊密集的大學,結合唱片行、藝文沙龍、深夜咖啡館等,形成以學生、藝文人士、自由業者為主,接觸另類音樂的次文化場景。但礙於法規和住民的疑慮,加上租金考量,尋訪傳統的小型場館多半得鑽入地下,或至人煙較稀處,魅力之所在但也相對提高了觀眾的進入門檻。小型場館容納人數多半為100至500人,Legacy的千人場地,是許多樂團難以企及的目標,因此參與大團誕生成為許多新銳音樂人得來不易的珍貴經驗。而Legacy位於華山,對於一般人也較容易親近,但溫馴的外表下,街聲並非只瞄準獨立中的主流,亦安排實驗性濃厚的奇險樂風,如實呈現各色樂團。

大團十年,獨立音樂的想像 (台北畫刊108年7月)▲融合放克、R&B、靈魂樂、爵士等音樂元素的樂團「YELLOW 」,現場表演張力十足,總能抓住歌迷的目光。

十年來,社會對非主流音樂的想像,從「地下」逐漸轉往「獨立」,比起以往對抗體制,獨立音樂自己選擇適度和商業接觸的節點,不全然受其桎梏,亦能即時反映當下的社會氛圍。台灣也從最初仿效歐美,到前幾年強調土地社會關懷、厭世代興起,再到現在和東南亞有了更多區域連結,吹起一波帶有chill(沁涼放鬆)意味的新浪漫風潮。

在電音派對和KTV之外,觀賞音樂演出逐漸成為台北年輕人認可的音樂娛樂,幾波樂團潮興起,大團誕生今年也終於場場票房開出紅盤,從入圍金曲獎的老靈魂「YELLOW」到沁涼新聲的「問題總部」,在分眾化的時代,街聲抓住了部分樂迷刁鑽的品味。

去年街聲推出了「活屋十講」活動(活屋為livehouse的直譯),有別於單純的演出,請來專業文化人和樂團對談,分析音樂產業現況,同時思考可能的未來,希望讓演出不僅是單向的輸出,觀眾也能參與音樂討論。

在實體唱片銷量下滑的今日,串流平台之外,現場演出也再次回歸音樂焦點。大團誕生作為較精緻化的音樂場景,不以短期獲益為目標,將持續作為一個渠道,引領樂團成長,也吸引觀眾一窺電視鎂光燈之外,絢麗依然的樂音。

大團十年,獨立音樂的想像 (台北畫刊108年7月)▲陳延碩(Infong Chen) 
利物浦音樂產業研究碩士,樂評人,曾任音樂雜誌《小白兔通訊》編輯,文字散見於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獨立音樂平台《吹音樂》等媒體,關注獨立音樂現況。


圖—StreetVoice 街聲  
文—陳延碩(Infong Chen)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