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食農教育 全方位的土地復興運動(台北畫刊109年1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0-01-10

2998

食安意識抬頭,食農教育如何從生活出發?「大象爸爸」李孟發軟硬體齊下,從規畫課程到協助學校打造綠屋頂,都看得見他的身影;致力推動綠繪本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董事林玉珮,以故事之力讓食農教育從學校外擴至各方夥伴。他們各自運用不同的方式,在台北城裡交織出一張綿密的食農教育網。



深入校園,田園城市向下紮根
「給你們一個任務,挖挖看泥土,把小蟲找出來!」人稱「大象爸爸」的李孟發話語剛落,眼前一群國小孩童隨即放聲大叫。比起害怕,更多的是新鮮與好奇,只見眾人眼神專注,接著認真回報:「我只找到螞蟻耶!」生動又鮮明的食農教育場景,在健康國小的綠屋頂真實上演。

在校園屋頂打造小田園,帶領孩子理解務農至食農的每個環節。

從「食」與「農」兩大核心出發的食農教育,強調「親手做」的體驗,透過參與耕作、生產、採收、烹調等過程,培養對食物和土地的認知與情感。台北市政府自2015年起推動「田園城市」,從生活出發,將閒置的都會空間化為農耕基地,學校正是其中的重要場域。

由於是自己種的蔬菜,孩子們比平常更認真對待,也會珍惜不浪費。

這樣的理念,和李孟發不謀而合。原先透過一座廢棄大象溜滑梯,在各地倡導環保惜物的他,開始投入食農教育,不僅在學校開設「象農夫」社團課,從整地鬆土、田間管理、辨認蔬菜、烹飪調理等課程著手;同時也協助學校打造小田園、綠屋頂、綠廊道或水撲滿等綠化設施,4年來已深入台北近40所學校,近日甫獲得2019田園城市特優獎的健康國小綠屋頂,正是李孟發和校方攜手合作的成果。

李孟發是在台東後山長大的孩子,小時家裡務農,18歲以前都過著與田地為伍的生活,他的成長過程和都市小孩形成鮮明對比。起初推廣食農教育時,他發現有些都市孩子從來沒有碰過泥土,當要翻土整地時,常慌了手腳,看到雞母蟲和蚯蚓還會放聲尖叫,就連拔雜草也遲遲不敢動手。

但經過一堂堂實作課累積,原先恐懼土地的孩子們漸漸敞開心房,不再認為大地是恐怖的未知場地。現在他們不僅愛上拿鋤頭的感覺,就連沉甸甸的肥料也搬得很開心,「上食農教育最有趣的是,看孩子們專注到默默無聲,你會很有成就感。」李孟發笑著說。

李孟發認為,食農教育不僅是環境教育,同時也是生活和家庭教育。透過動手做,培養同儕合作和日常生活技能;上市場時,懂得挑選當季作物;親身體驗生命循環與努力收穫的滋味,更讓孩子們樂於向家人分享種植經驗,更願意進廚房幫忙。「珍惜食物也是潛移默化的結果,在課堂上炒的菜不僅都吃完,最後就連還沒煮的菜也吵著想吃。」健康國小主任蔡孟憲笑著說。

「台北市大概是台灣推動食農教育最成功的城市!」李孟發說,「以金華、新生國小為例,每週五都有社團課程,讓議題從軟性面出發。李孟發與團隊更協助北一女規畫硬體設施,同時提供老師研習課程,全面讓學生了解其中意義。」

透過綠繪本外擴,食農教育遍地開花
如果說李孟發的食農教育是從校園成長茁壯的力量,那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推動的「綠繪本」,就是讓食農教育從學校外擴的強大媒介。

將綠繪本由淺入深做分類,以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進行活動。

涵蓋環境、生態、食農等綠色概念的繪本故事,透過淺顯易懂的圖像,打開孩子們的學習之眼。主婦聯盟常務董事、同時也是綠繪本推廣講師林玉珮,早在2012年就著手推動綠繪本,不僅發展出相關論述及教案模組,還協助公私部門培訓綠繪本師資,至今已培育數千人之多。

林玉珮推廣的綠繪本課程,不僅是說故事,而是以繪本為引,再設計活動延續繪本概念,以加深孩子們的印象。以《奶茶好好喝》為例,一開始林玉珮就率先揭露常見飲料的含糖量,讓孩子們知道平時竟不知不覺吃了這麼多糖。接著她把小黃瓜泡在糖裡,一段時間後,小黃瓜開始發皺萎縮,讓孩子們理解,當下吃糖看似沒有影響,其實卻累積在身體裡。課程同時也納入許多科學實驗,比如吃糖過多的老鼠記憶力明顯衰退,得花更多時間才能走出迷宮。

利用淺顯易懂的繪本,喚起孩子的注意力,進而吸收作者想傳達的訊息。

「先讓他們好奇,經過講故事,再做糖教育,最後再進行驗證,90分鐘的課程內容不僅全面,又跟生活結合,有些孩子甚至捨不得去上廁所。」林玉珮笑著說。

如此層層鋪疊的課程模式,對孩子果真奏效。「有位媽媽說那堂課太厲害了!」原來孩子回家看到養樂多,馬上說出一瓶養樂多有3顆糖。還有孩子替更小的小小孩把關說:「你年紀這麼小吃3顆就好,但這瓶有7顆糖,你不能喝。」就連校慶時,販售含糖飲料的班級也明顯變少。

與孩子們用繪本來溝通食農教育,可以讓他們從故事裡成功汲取意義。(圖/林玉珮)

因為成效驚人,綠繪本課程邀約不斷,在最高峰時期,光是在台北,每3至5天就會舉辦一場活動,「我們的綠繪本列車一開出去,報名幾乎都是秒殺。」林玉珮認為,這和台北的開放程度有很大關係。「人是台北的資產,住在這裡的人,大多是很願意接受新觀念、也很願意為環境或下一代改變的人,所以綠繪本在台北親子間的接受度極高,很容易就遍地開花。」

而台北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更是推廣食農教育的一大助力。繪本課程包含校外教學,不管到山上或海邊,從台北出發,幾乎都是一小時內就能抵達,她也常帶著孩子們到搭捷運就能前往的農場,讓他們在田裡自由探索,「最完美的就是當我在室內上完課以後,能把孩子們拉到一個真實的情境,讓他們的想像跟生活經驗有了連結。」

從綠屋頂的實作體驗,到綠繪本深植於心靈的食農教育,幫助台北累積一股土地復興的能量。再加上田園城市政策的推動,又多了社區鄰里的草根力量,「台北真的有各種資源可以推廣食農教育,因為它真的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林玉珮如是說。從生活視角出發的各方力量,不約而同在台北交集,碰撞出未來的共好食代。
   

文ー陳怡如
攝影ー莊智淵
圖ー林玉珮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