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城中的百年閱讀風景——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蘇碩斌X 建築文資工作者 凌宗魁(台北畫刊109年3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0-03-10

2.1萬

在誠品、金石堂書店尚未普及的時代,提起書店就會聯想到重慶南路。這條長約3公里的道路,極盛時期曾有高達77家出版社在此經營。入手甫在書店上架的小說、散文、報刊,甚至是參考書,每個台北人都有屬於自己跟重慶南路的回憶。


這片文學森林是從何時開始萌芽?跟著合著《臺北城中故事 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的蘇碩斌、凌宗魁,回顧重慶南路的啟蒙光景。

《臺北城中故事 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一書以重慶南路為核心,考究台北城歷經不同政權治理下帶來的現代發展和空間變化。

從前有間新高堂
故事得從村崎長昶的「新高堂書店」說起,站在重慶南路上,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回頭望向新高堂書店原址,「重慶南路成為書街,中間有很有趣的歷史轉折。」因為新高堂在1904年嗅到民眾對日俄戰爭新聞的需求,大賣時事雜誌,更進一步搶進教科書市場而成為富商。

1910年代,台北正在推動「市區改正」計畫,逐步拆除了舊台北城牆,書店周邊才出現了通透的現代空間,蓋起了專賣局、州廳,新高堂也重新改建成如今與總統府相近的華麗紅磚建築。「改造後,270 坪,1樓是開放式的玻璃窗,消費者可以自由選購,完全是今日書店的原型。」無目的地信手翻閱、自由追尋,現在看來好像理所當然,但在當時卻是極新穎的現代經驗。

「新高堂1898年開張,1915年改建,這些時間點有特殊意義。」蘇碩斌表示,改建之前,被城牆包圍的台北城道路相當限縮,就像《臺北城中故事》提及,不出幾百公尺就會撞到城牆,很難在此地創造人流,「城牆拆光了,四面八方的人流都會來。」新高堂因地利之便創造的商機,開始吸引同行書店聚集。
 
對學生時代的兩人而言,重慶南路是購買參考書、找資料的好地方。

我們的重慶南路閱讀經驗
時間拉到二次大戰後,原本相對開放的文化氛圍再度限縮,書街成了文化突圍的破口。畢業後來台北念大學的蘇碩斌,一來台北就到大陸書店買學長姐推薦的英漢辭典。那是「禁書」已逐漸解禁的時代,詩人周夢蝶還在明星咖啡館樓下活成傳奇,早一輩作家口中兜售禁書的書報攤依舊,蘇碩斌說,「那時候想吸收書店所沒有的東西,就是去書報攤。」書報攤表面上擺些八卦雜誌,要突破老闆的防禦心才能更進一步看到禁書,門檻很高。語氣帶些遺憾,「我沒有生得更早。」想見證書報攤最興盛的時刻,只能從作家邱坤良或楊照的回憶錄中一窺究竟。

高中就讀美術班的建築文資工作者凌宗魁都會到書店找資料。除了重慶南路,也去光華橋下、牯嶺街周邊等地挖寶。不光是書,他說,「以前還會去重慶南路的秋海棠DVD 店找歐洲電影。」他感嘆數位化時代來臨,新世代獲得知識的方式改變,受到影響的實體店面離開1 樓黃金店面,這些隱身在樓上的老書店,以及坐在店裡等待客人的老闆們,「可能也成為一個傳奇了。」
 
蘇碩斌,現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台灣大學台文所教授。著有《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近年致力推動台灣文學與當代文化的創新結合。凌宗魁,致力於建築史與文化資產保存研究,著有《福爾摩沙的西洋建築想像》等作品,現為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副編審。

從書街到旅館街
稍加留意重慶南路兩側建築,除了銀行、辦公大樓,很容易注意到近幾年冒出的青年旅館。不少人感傷書街已遠,兩人卻認為城市有其肌理,每個時代都有自己「使用」都市的方法。蘇碩斌說,「書街是戰後50 年代至70 年代中才特有的風景。」日本時代的重慶南路上有書店、有旅館,現今星巴克的位置當時是茶鋪,旁邊是相機店,是「複合式商業區」。

(圖/國家圖書館)

其實早在日本時代,這附近就有許多高級旅館。凌宗魁指出,這些旅館的空間型態相當有趣,「他們做出西洋式的立面,可是為了接待日本人,後面是日式空間。」這是那個時期的特色,而且只在台灣看得到。戰後上海幫來了,這些旅館又變成上海式澡堂,「我高中時在城中市場裡面還曾看過,很多老大爺光著身子,但是外面在賣菜,覺得很魔幻。」

位於重慶南路、衡陽路交叉口的東方大樓,前身是重慶南路上第一家現代書店「新高堂」。

書街的誕生參雜歷史偶然,但書街風景的消逝未必如此。1983年,第一家金石堂書店成立,象徵書店進入嶄新的時代。蘇碩斌說,「金石堂是門市,不是出版社。過去書街會在重慶南路,是因為出版跟銷售綁在一起,因此出版社需要設立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兩者分開後,出版社可以自由設點,再把書交給通路業者規畫販售,重慶南路上的書店和出版社也因此開始擴散。

重慶南路上的一棟棟建築,承載了書街及更早之前的記憶。凌宗魁強調,透過這些建築,可以知道曾經發生的事情,「像星巴克還可回推至茶鋪的時代。」建築保留下來,「我們才能知道那個時代的人是怎麼過生活。如果沒了房子,連講故事、回憶的空間都沒有。」蘇碩斌表示。

儘管重慶南路已不復幾十年前的書店盛況,蘇碩斌直言,「比起『書街』,更重要的是不斷尋找書的人、來吸收書中精華的讀者。」愛書的人們,給了都市風景豐富的意義。我們需要保存城市裡的證據,需要給更多讀者火熱的求知慾,如此,則不需傷感「書街不再」了。


文ーLooky Kao
攝影ー鄭弘敬
圖ー國家圖書館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