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百年市場的流轉演變:南門市場(台北畫刊109年5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0-05-06

7024

市場大概是最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場景,裡面有著讓人暫坐歇息的小吃、外帶回家替餐桌增色的菜餚,或滿足各種不同需求的南北雜貨,來來去去的人潮,有攤商、有顧客,經由買賣交易,在各攤位間留下生命的記憶。
28f54faa-dda0-4a18-a4b1-9d4762d996b0 - 複製南門中繼市場新穎的外型, 讓人更加期待重生後的百年市場。

市場中販售的內容,體現著不同背景或不同時期的生活習慣和需求,哪怕光是一座市場的硬體樣貌,從規畫到管理,都足以說明時代的變遷,像年輪般記錄著歲月的痕跡。市場裡,有太多的故事和歷史,等待著人們去聆聽。台北有許多市場能擔當這樣日常場景的舞台,其中擁有百年歷史、不斷改換面貌的南門市場,它的變遷或許最足以由小見大,折射出城市的演化。

南門市場成立於1909 年,彼時由於台北城的發達和擴展,在舊城南門外一帶,居民開始逐漸增加,一、兩年間增加了數百戶。新興社區離既有的大稻埕、艋舺市場有一段距離,前去購買日常用品十分不便,於是在南門一帶開始出現了攤商的集市。為了有效管理,台北廳政府出面和建商協調,用類似今日BOT 的方式,在1,300 多坪的土地上,以近4 個月的時間完成相關建設,在短時間內「變隴畝為市場」,蓋出能和稻、艋三足鼎立的市場,為時人津津樂道。新市場因為地處千歲町,故名為「千歲町市場」或「千歲市場」,因當地有不少日本官員居住,市場同時供應日、台不同住民日常所需,並舉辦如防空映畫放映等各種活動,成為台北市的重要據點。

戰後,改名為南門市場,少了日本顧客,多了和國民政府一同從中國大陸遷來的外省住民,市場裡增添了許多外省風味,特別是江浙一帶的攤商,盛況不減,也一直是台北市政府積極經營的對象。1969 年在高玉樹市長主導下,對市內市場進行改建,南門市場因具備市場產權和道路規畫完備的優勢,列為第一優先,並依舊採取與商人合資的方式改建為高樓,原本攤商則遷到南海路的臨時攤棚營業。新市場興建時一度因廠商周轉不靈而停工,後來在市府努力下,找到新建商接手,終於在1982 年全數完工 ,並為了要降低攤商遷移過程的負擔,將市場的相關樓層,提前於1981 年6 月開幕啟用。

完工後的南門市場,二樓設有百貨商場,三樓是花卉市場, 一樓和地下室保留原本市場機能,讓攤商遷回,四至十樓則為政府機構使用,總工程經費2 億5,000 多萬元,是1980 年代台北市的大工程。如同所有大型工程,在啟用初期,總是會有一段經歷搬遷和重新營業的陣痛期,在各方磨合之後,於1986 年恢復盛況,成為李登輝市長在1981年開幕巡視時所言「可做其他新建市場楷模」的新穎市場。

南門市場以南北食品雜貨、熟食點心匯集地聞名,菜色齊全,物美價廉,所賣雜貨有金門、馬祖、澎湖的乾貨海產,也有進口食材,有「南區迪化街」之稱;熟食更是南門市場的特色,有著北京、南京、揚州、福州等地的道地料理,更有寧波湯圓、湖州粽、叉燒包、荷葉排骨、蜜汁蓮藕等點心小吃,1980 年代許多上班族下班後,都會來這裡採買晚餐。

到了1990 年代,外食逐漸成為工商社會多數人的生活型態,買熟食回家為餐桌加菜更成為趨勢,南門市場也出現了許多明星店家,年節排隊買年菜、元宵節排隊買湯圓、端午節排隊買外省粽,人山人海的景象,成為南門市場每年必見的風景,而後捷運的通車更改善了周邊交通,增加了市場來往的人流和商機。

然而,啟用已久的南門市場,也逐漸變得老舊,儘管歷經數次更新工程而面目一新,並獲得「四星級市場」等多項獎項肯定,但建物的舊化終究無法完全解決。再加上連鎖超市和網路的崛起,改變了人們的購物習慣,生意不若以往。

而後在2012 年的鑑定中發現,這座使用30 年的建築物竟是「海砂屋」,於是配合捷運萬大線的興建工程,規畫將原有大樓拆除重建,成為這座百年市場第二次重生的機會,並在北市府的協調和溝通下,於愛國東路、杭州南路口搭建了南門中繼市場,其典雅、新穎的外型,似乎預告著下一階段南門市場破繭而出的全新姿態,看來關於這百年市場的故事,還會再繼續傳誦下去。
 
翁稷安
文ー翁稷安
歷史學學徒,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專長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大眾史學、數位人文學。專欄文章散見於《Openbook 閱讀誌》、《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圖ー台北市工務局

TAG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