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4-09-06
354
郭怡美書店空間前身為大稻埕當地的商行。
近年台北出現不一樣的閱讀風景,著重主題選書,並以此延伸出講座、展覽、音樂祭、新媒體或文史導覽的複合式書店,不但形塑自身獨特風格,也以多元經營方式,打開大眾對閱讀的想像。
書店型態 從大型連鎖到各具風格
台北的實體書店風景,從歷史悠久的重慶南路書店街、牯嶺街、溫羅汀書香聚落,至今日在各地興起的複合式書店,其經營型態的轉變,反映了時代變遷及城市發展。
長期觀察書業及書店發展的林潔珊指出,台北實體書店隨著1990年代大型連鎖書店的崛起而出現重要轉折,當時誠品以豐富藏書、精心設計的書店空間及各式藝文活動,開創異於傳統書店的道路。來自馬來西亞的她回憶,「對馬來西亞及香港旅客來說,當時誠品是台北、甚至是亞洲華語文化圈人文底蘊的象徵,所以來台北旅行都會去誠品買書。」
大型連鎖書店風行二十年後,獨立書店漸漸進入大眾視野,這類書店以店主的興趣與品味作為選書主軸,展現強烈個人風格。林潔珊也觀察到,獨立書店的發展於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出現一波變化,「大眾的求知欲與社會運動有密切關係,大家會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並主動去閱讀更多資料,書店便成為知識傳播的重要據點。」她指出自2014年學運後,有更多獨立書店在台灣各地出現,結合社運選書與文化沙龍的「左轉有書」即為代表之一。
新世代書店 多元文化社群據點
林潔珊表示,台北作為台灣藝文活動最熱絡的城市,以及多元文化匯聚之地,成為許多新世代書店發揮創意、為關注議題發聲的據點。2022至2023年陸續成立的「飛地書店」、「奎府聚書店」、「郭怡美書店」、「現流冊店」及「市民書店」的經營特色,正可作為台北城市特質的寫照。
「市民書店」選書著重於公民議題面向。( 圖/市民書店)
例如坐落於西門町的飛地書店,前身分別是香港人創辦的「電光影裡書店」及「意念書店」,於2022年春天轉手以飛地書店重新面世,除了積極經營社群媒體,延續在台港人的社群脈絡,店家也規畫各式人文沙龍講座,並為海外讀者推出「飛地一箱書」服務。店主會根據讀者喜好選書,並寄送至海外各地,讓身處異鄉的華文讀者,也能讀到以熟悉語言書寫的精彩作品。
「飛地書店」舉辦閱讀講座,邀請專業人士與讀者交流。(圖/飛地書店)
林潔珊表示,飛地是香港旅客到台北旅行時會造訪、買書的重要驛站,台灣讀者則可在此買到香港的出版品及非主流書刊。此外,飛地的選書並非只著眼於香港,讀者還能透過店內陳列的書籍排行榜,了解當下的國際政治與文化議題,多元化的選書主題,也彰顯飛地寬廣的世界公民觀點與選書品味。
連結地方記憶 讓讀者在此相遇
位於赤峰街巷弄的奎府聚,同樣以書店作為社群交流的場所。成長於赤峰街的創辦人將自身對地方的情感投注於書店,藉由定期舉辦講座及讀書會,將擁有共同喜好的讀者聚集起來。
為了將在地故事與記憶分享給讀者,奎府聚的選書以台灣近代史為主,其中多為大眾容易親近閱讀的回憶錄、人物傳記及歷史知識讀物,也不乏以台北為主題的攝影集。林潔珊分享,「我很喜歡奎府聚的選書,台灣文史類的書籍收得很齊全,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歷史。」
推動台灣文史閱讀的「奎府聚書店」是當地文化據點。
將地方記憶透過書店延續下去的,還有位於迪化街的郭怡美書店。其前身為建於1920年代的「郭怡美商行」,也是書店創辦人的祖厝,因此書店本身蘊藏著郭家對地方的情感。林潔珊指出,郭怡美為藏書豐富的中大型書店,其特色在於保留了古色古香的街屋建築,並舉辦連結在地文史的活動,例如大稻埕主題講座與夜間導覽,另也舉行藝術展覽和音樂表演,賦予實體書店吸引讀者一來再來的魅力。
跨領域交會 創造嶄新產業生態
除了作為社群的文化據點,新世代書店也是跨領域交會的平台。坐落於大稻埕的現流冊店即以台灣文學為主軸,策辦主題講座及音樂祭,去年在台北自來水園區舉行的「獨書祭」即由現流冊店一手策畫,串聯圖書市集以及由作家與獨立樂團共演的音樂祭。
「現流冊店」策畫的「獨書祭」邀請獨立樂團與學者共演,讓樂迷與讀者產生交集。(攝影/詹婗)
「這幾年不少獨立樂團以音樂轉譯台灣文史,而書店除了推廣閱讀,也期望藉由音樂將知識散播給更多民眾,所以現流冊店舉辦獨書祭,讓聽團的人與閱讀的人產生交集。」林潔珊舉例,獨立樂團「裝咖人」的歌曲以二二八事件為題材,現流冊店便邀請關注轉型正義的學者楊翠擔任來賓上台讀詩,與樂團搭配演出,這場跨領域的對話引起各方回響。
「書店擁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讓所有與文化相關的事在此發生。」林潔珊提及,今年7月正式營運的市民書店,也是致力於開創多元面向的新興書店。她指出,市民書店的最大特色,便是創辦團隊由知識型媒體「法律白話文運動」與不同領域的新媒體工作者組成,分別擅長科學、歷史、法律、人權等深度議題的知識普及與轉譯。
創辦團隊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延伸出選書主題,並將新媒體生產知識內容的經驗運用於實體書店,例如擇定主題後,除於市民書店的網路平台發表文章,並同步於書店展示相關選書及舉辦講座,串聯線上與線下活動。此外,創辦團隊也在書店樓上設立出版社與錄音室,同時經營出版、媒體、網路社群及Podcast,形成獨特的文化產業生態。
新世代書店不僅是知識流動的起點,也透過跨領域的結合、數位與實體的串聯,接觸更多面向的群眾,讓閱讀的力量在城市中持續發生。
【文・游如伶 攝影・李智為、詹婗 圖・市民書店、飛地書店】
近年台北出現不一樣的閱讀風景,著重主題選書,並以此延伸出講座、展覽、音樂祭、新媒體或文史導覽的複合式書店,不但形塑自身獨特風格,也以多元經營方式,打開大眾對閱讀的想像。
書店型態 從大型連鎖到各具風格
台北的實體書店風景,從歷史悠久的重慶南路書店街、牯嶺街、溫羅汀書香聚落,至今日在各地興起的複合式書店,其經營型態的轉變,反映了時代變遷及城市發展。
長期觀察書業及書店發展的林潔珊指出,台北實體書店隨著1990年代大型連鎖書店的崛起而出現重要轉折,當時誠品以豐富藏書、精心設計的書店空間及各式藝文活動,開創異於傳統書店的道路。來自馬來西亞的她回憶,「對馬來西亞及香港旅客來說,當時誠品是台北、甚至是亞洲華語文化圈人文底蘊的象徵,所以來台北旅行都會去誠品買書。」
大型連鎖書店風行二十年後,獨立書店漸漸進入大眾視野,這類書店以店主的興趣與品味作為選書主軸,展現強烈個人風格。林潔珊也觀察到,獨立書店的發展於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出現一波變化,「大眾的求知欲與社會運動有密切關係,大家會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並主動去閱讀更多資料,書店便成為知識傳播的重要據點。」她指出自2014年學運後,有更多獨立書店在台灣各地出現,結合社運選書與文化沙龍的「左轉有書」即為代表之一。
新世代書店 多元文化社群據點
林潔珊表示,台北作為台灣藝文活動最熱絡的城市,以及多元文化匯聚之地,成為許多新世代書店發揮創意、為關注議題發聲的據點。2022至2023年陸續成立的「飛地書店」、「奎府聚書店」、「郭怡美書店」、「現流冊店」及「市民書店」的經營特色,正可作為台北城市特質的寫照。
「市民書店」選書著重於公民議題面向。( 圖/市民書店)
例如坐落於西門町的飛地書店,前身分別是香港人創辦的「電光影裡書店」及「意念書店」,於2022年春天轉手以飛地書店重新面世,除了積極經營社群媒體,延續在台港人的社群脈絡,店家也規畫各式人文沙龍講座,並為海外讀者推出「飛地一箱書」服務。店主會根據讀者喜好選書,並寄送至海外各地,讓身處異鄉的華文讀者,也能讀到以熟悉語言書寫的精彩作品。
「飛地書店」舉辦閱讀講座,邀請專業人士與讀者交流。(圖/飛地書店)
林潔珊表示,飛地是香港旅客到台北旅行時會造訪、買書的重要驛站,台灣讀者則可在此買到香港的出版品及非主流書刊。此外,飛地的選書並非只著眼於香港,讀者還能透過店內陳列的書籍排行榜,了解當下的國際政治與文化議題,多元化的選書主題,也彰顯飛地寬廣的世界公民觀點與選書品味。
連結地方記憶 讓讀者在此相遇
位於赤峰街巷弄的奎府聚,同樣以書店作為社群交流的場所。成長於赤峰街的創辦人將自身對地方的情感投注於書店,藉由定期舉辦講座及讀書會,將擁有共同喜好的讀者聚集起來。
為了將在地故事與記憶分享給讀者,奎府聚的選書以台灣近代史為主,其中多為大眾容易親近閱讀的回憶錄、人物傳記及歷史知識讀物,也不乏以台北為主題的攝影集。林潔珊分享,「我很喜歡奎府聚的選書,台灣文史類的書籍收得很齊全,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歷史。」
推動台灣文史閱讀的「奎府聚書店」是當地文化據點。
將地方記憶透過書店延續下去的,還有位於迪化街的郭怡美書店。其前身為建於1920年代的「郭怡美商行」,也是書店創辦人的祖厝,因此書店本身蘊藏著郭家對地方的情感。林潔珊指出,郭怡美為藏書豐富的中大型書店,其特色在於保留了古色古香的街屋建築,並舉辦連結在地文史的活動,例如大稻埕主題講座與夜間導覽,另也舉行藝術展覽和音樂表演,賦予實體書店吸引讀者一來再來的魅力。
跨領域交會 創造嶄新產業生態
除了作為社群的文化據點,新世代書店也是跨領域交會的平台。坐落於大稻埕的現流冊店即以台灣文學為主軸,策辦主題講座及音樂祭,去年在台北自來水園區舉行的「獨書祭」即由現流冊店一手策畫,串聯圖書市集以及由作家與獨立樂團共演的音樂祭。
「現流冊店」策畫的「獨書祭」邀請獨立樂團與學者共演,讓樂迷與讀者產生交集。(攝影/詹婗)
「這幾年不少獨立樂團以音樂轉譯台灣文史,而書店除了推廣閱讀,也期望藉由音樂將知識散播給更多民眾,所以現流冊店舉辦獨書祭,讓聽團的人與閱讀的人產生交集。」林潔珊舉例,獨立樂團「裝咖人」的歌曲以二二八事件為題材,現流冊店便邀請關注轉型正義的學者楊翠擔任來賓上台讀詩,與樂團搭配演出,這場跨領域的對話引起各方回響。
「書店擁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讓所有與文化相關的事在此發生。」林潔珊提及,今年7月正式營運的市民書店,也是致力於開創多元面向的新興書店。她指出,市民書店的最大特色,便是創辦團隊由知識型媒體「法律白話文運動」與不同領域的新媒體工作者組成,分別擅長科學、歷史、法律、人權等深度議題的知識普及與轉譯。
創辦團隊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延伸出選書主題,並將新媒體生產知識內容的經驗運用於實體書店,例如擇定主題後,除於市民書店的網路平台發表文章,並同步於書店展示相關選書及舉辦講座,串聯線上與線下活動。此外,創辦團隊也在書店樓上設立出版社與錄音室,同時經營出版、媒體、網路社群及Podcast,形成獨特的文化產業生態。
新世代書店不僅是知識流動的起點,也透過跨領域的結合、數位與實體的串聯,接觸更多面向的群眾,讓閱讀的力量在城市中持續發生。
【文・游如伶 攝影・李智為、詹婗 圖・市民書店、飛地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