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5年7月第582期—變電箱換新裝 招牌改造吸睛 設計讓城市更迷人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07-20

3698

制式的深綠色或是斑駁的山水彩繪圖案,是一般民眾對變電箱的第一印象。台北市共有9,000多座變電箱,它是一個現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設施,卻也因為缺乏美感,被很多人認為有礙市容觀瞻。

「與其當一個批評者,不如實際參與設計這座城市。」水越設計創辦人周育如回想起十多年前,那一個對台北什麼都不滿意的自己,在轉念後,以改變城市為號召,推動多項台北城市生活景觀改造計畫,美化變電箱就是其中之一。

創造台北美麗新形象

(左起)臺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臺灣電力公司臺_opt.jpg
▲(右起)台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台灣電力公司台北市區營業處副處長楊顯輝、設計之都執行長吳漢中、執行團隊設計師周育如在改造後的變電箱前合影。(圖/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變電箱改造是「台北城市生活景觀改造計畫」的主要項目之一,為期510天的改造計畫,針對松江路、新生南路、復興南北路、羅斯福路以及和平西路等5個路段,共美化133座變電箱。設計團隊透過色彩的改造,讓變電箱和周遭的建築物產生和諧的整體感,同時縮小原有的黃色警告圖示,以降低對行人的視覺負擔。

從事金融業的陳小姐,工作地點位於車水馬龍的松江路上,最近她發現每天行經的人行道,有了不一樣的改變。「以前總覺得變電箱設置在路上好礙眼,雖然上面畫著花花草草,我還是覺得不漂亮。」現在,松江路上的變電箱重新換上新裝,以充滿設計感的漸層灰色,取代制式化的深綠色及花草圖案,低調地和環境融為一體,許多人都覺得變電箱不一樣了!

周育如認為,改變總是從一小撮人開始。她希望每個人都可以一起當那一小撮人,勇敢提出自己的想法,並且實際參與成為改變城市的一種助力。事實上,只要透過一點小小的改變,市容景觀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感覺。

看見城市設計美學

大稻埕慈聖宮周邊聚集許多超過20年以上的店家,它們儘管老了、舊了,卻仍是這個城市重要的歷史記憶。賣了好幾十年的土魠魚羹店,老店的外牆上最近多了一個新穎的圓形小招牌。土魠魚羹變成鮮活的圖案,刻劃在溫潤的木頭材質上;這是台北設計之都推動「小招牌製造所」的成果之一。

_MG_5778_opt.jpg
▲聶永真所設計的限量款泡泡糖,讓街賣者販售的商品更吸睛。(圖/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一面小小的招牌,就像是城市角落的一朵小花,可以為這座城市帶來改變。」設計師陳永基為大稻埕的永樂台南土魠魚羹和mad L文化空間設計全新的小招牌,讓老社區有截然不同的視覺印象。他認為,店家可能因為新的招牌,開始思考是否該整理一下店面、淘汰一些老舊的東西;從招牌開始改變店面,甚至影響其他店家,一點一滴地將城市的美感擴散到不同區域。

設計的力量,讓台北街頭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設計師聶永真除了參與「小招牌製造所」計畫,也為弱勢街賣者設計了限量款泡泡糖,顛覆一般人對於街賣者的刻板印象。因為設計,讓他們販售的商品變得更有吸引力,大家不再是因為憐憫而購買商品,而是真的喜愛商品。

除了改造變電箱、招牌及街賣商品,未來台北市的高架橋、公車專用道以及人行道等,都會陸續進行不同程度的美化。只要多一點設計感和美學概念,就會讓都市叢林變得更迷人!

_MG_2448_opt.jpg
▲設計師陳永基為大稻埕慈聖宮旁的土魠魚羹店設計新穎的圓形小招牌,為老店注入新活力。(圖/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更多設計新鮮事,請上2016台北世界設計之都官網:wdc2016.taipei


文/張煥鵬
圖/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