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5年7月第582期—日本直木賞作家東山彰良:台北是我的原風景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07-19

4621

山彰良的小說《流》,2015年獲得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直木賞的肯定。書中以推理小說的筆法,融合1970年代的台灣時空,又帶有青春小說的氣息。對於台灣的讀者而言,不僅看到了過去的台北,更像是看到了自己。在單純的閱讀樂趣之外,滿足了更多的期待。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流》節奏流暢、情節緊湊,揉雜推理、魔幻與寫實,更籠罩著大時代的抑鬱氛圍,被日本譽為20年來難得的佳作。年少輕狂的高中生,親眼目睹祖父的慘死,在決定尋找殺人真相的同時,也經歷了狂放不羈的成長歲月。書中對於封閉政治體制的描述,亦呼應了近年來台灣社會關於轉型正義的討論。

 

作家小野甚至稱此書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這暗示了過去台灣文學界關於此種題材長期的空白,同時也意味著,它在此時的出現,滿足了時代的需要。

是魔幻也是記憶

本書打動台灣讀者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深深觸動舊日的美好。雖然書中描寫了嚴肅的政治氣氛,但是另一方面,是更多生活細節的細膩爬梳,讀者彷彿可以從書中聞到當時廈門街水溝的味道、聽到中華商場的鼎沸市聲,這其實源自於東山彰良小時候住在台北的美好回憶。

 

祖籍中國大陸山東,出生於台北,定居在日本的東山彰良,國小在台北生活的點滴,成為他書寫的養分。「因為小時候曾經住在廈門街,儘管那時候台灣社會仍然動亂,但在長輩、父母的疼愛下,對我而言仍是一個美好的過往時光。」

 

台灣文學不乏台北生活記憶的描寫,譬如白先勇的《台北人》,但是相較之下,《流》更具有一種直白的氣息。書中人物並非是為各種遺憾與慾望所消磨,對於國族與文化也較少觸及,更沒有現代主義的疏離情調。牽動他們的是直接的生存問題,就像書中主人翁每一次的打架,每一次情感的創傷,都是一次對青春的吶喊與告白。書中主角以東山彰良的父親作為雛形,透過家族故事,娓娓道出時代洪流下鮮明的台北人物風景。

 

有趣的是,書中有一些離奇的片段,譬如碟仙或是大量出現的蟑螂,對於台灣讀者而言卻是倍感親切,那是常民文化中熟悉的元素。東山彰良表示,「對於日本讀者而言卻是另一回事,他們會認為那是魔幻寫實。」《流》當中許多怪誕的情節,其實源自於他自身的真實記憶,但對日本讀者來說,卻是一種異國情調的想像,將台灣理解為一個相對於日本更為奇幻的所在,具有深深的吸引力。

只是一本青春小說

雖然這本小說引起了許多歷史、政治與文學的聯想,但是東山彰良強調,「這只是一本青春小說,因為場景設定在70年代的台北,為了讓讀者更有真實感,所以加入了一些歷史或政治的元素。」所謂「青春小說」,意味小說帶有作者主觀的意志。當《流》以一種詼諧幽默的語調敘述時,背後其實反映了作者的某種信念,「我不喜歡將價值觀強加在讀者身上。」東山彰良說:「但為了反映書中的威權時代,幽默是一種很自然的語氣。」

 

青春小說也意味著重個人生命歷程,而這仰賴「移情」的能力。東山彰良表示:「我很愛看美國或是中南美洲的小說,雖然那些作家與我相隔甚遠,但是我卻可以把他當成我自己的故事來看。」書寫自己的父親時,他也是從一個主體的角度出發,父親在書中成為一個敘事者。讀者透過他的眼睛看到別人的痛苦,然後再由此回頭認識了這個角色。

 

這種移情的能力,讓東山彰良可以處理大至一個遙遠的城市,小至一個陌生人的經驗。即使他自謙不太會描寫感情的段落,但事實上卻寫得十分精彩,書中寫出了人心裡如何放不下一個人,但又會在某個時刻決定繼續往前,看起來像是隱喻歷史,又像是個人的普遍際遇。

台北是我的原風景

問起日本人對於台北的印象,他說:「大部分的日本人都會覺得台北人很親切開朗,也很有禮貌,譬如看到抱著小孩的人,大家都會自然而然地讓位。」對於東山彰良個人而言,台北的印象呢?「很幸福!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時期,雖然那時候不是那麼井然有序,可是對童年的我來說,好像是我的某種『原風景』。」而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台北人共同的幸福回憶。

B005707_701001_中華路_opt.jpg
▲在鐵路尚未地下化、中華商場尚未拆除的舊時台北街頭,是東山彰良心中的台北原風景。(圖/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他深深記得,祖父經常帶他到台北植物園做體操。「說是體操,其實就是長輩們悠閒的早晨運動,當祖父對我示範動作時,都像是有深意似的一步一步仔細解說,其中有很多話語,對我的人生相當有用處。」植物園裡的大王椰子樹、池塘裡的豔紅荷花,以及空地上舞影交錯的身影,構成他腦海中的台北夏日即景。

 

東山彰良也還記得,紅磚牆的剝皮寮和煙霧裊裊的龍山寺,以及華西街夜市。「我時常逗留華西街,聽著鼎沸的叫賣聲,看著熱鬧的人群和攤販,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不論是現在或過去都沒有改變。」

0616_152_opt.jpg
▲以後戰爭時代為背景的青春小說,讓東山彰良獲得直木賞的肯定。(游家桓攝)

金黃色的台北城

中文說得還算流利的他,也常常回到台北,談及對現在的台北最感興趣的地方,東山彰良說,「因為在日本很想聽到中文,所以來到台灣,我也會買一些中文的專輯。譬如亂彈阿翔、董事長樂團,還有1976。我在聽國語歌的時候會發現一些詞語在日文當中無法傳達,或是直接翻譯後會出現一些不同的意思,我對這部分很有興趣,這對我的寫作也有幫助。」問起最喜愛的台北美食,東山彰良分享:「我很喜歡燒餅油條,最近也很愛吃熱炒,然後配台灣啤酒。」十足道地的台灣吃法!的確,這些東西誰不愛呢。

 

當談論到一座城市,每個人心中會浮現關於城市的色彩印象,對東山彰良來說,台北是「像太陽一樣的顏色」。也因為曾經生活的美好,讓他珍重的童年青春,有了如同金黃色的燦爛記憶。

0616_019_opt.jpg
▲《流》透過直白的文字陳述東山彰良對於過往青春的告白。(游家桓攝)

0616_125_opt.jpg

東山彰良

本名王震緒,1968年生於台北,是繼1955年邱永漢、1968年陳舜臣後,第3位獲得直木賞的台籍作家。出版過數本日文小說,也包含散文及動畫腳本,在日本得到許多獎項的肯定,包括「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銀賞及讀者賞(2002年)、大藪春彥獎(2009年)、入圍第67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2014年)、直木賞(2015年)。


文/汪正翔
攝影/游家桓 圖/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