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5年3月第578期—食農教育有成果/文昌國小農場上軌道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04-15

3838

H2-1.jpg
▲文昌國小利用學校校園屋頂打造出「文昌森活農場」,迄今已有美好成果。(顧家麥攝)

台北市政府希望將台北市打造成一個可以種菜、種田的城市,在都市中發展兼具糧食系統與永續生態的「可食地景」,公共建築物、鄰里公園等都是綠色基地。然而,位於士林區的文昌國小,早與北市府政策不謀而合,3年前就著手打造校園屋頂農場。校長黃玉貞說,農場以永續發展為概念,不僅提供食安、科學教育,對小朋友來說,更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同時也懂得負責與感恩。

食農教育上路 屋頂空地開花結果

文昌國小可說是全台北市最早啟動田園計畫的學校之一,一開始只是在課程中融入食農教育,並在校舍種絲瓜讓學生觀察。後來發現校舍5樓活動中心外有一片200坪的屋頂空地,正好可以好好利用,決定要擴大規模,讓全校將近400名的小朋友,每人都能擁有一盆作物。

H2-3.jpg
▲小朋友親自動手栽種,體會農民的辛勞與土地資源的可貴。(圖/文昌國小提供)

黃玉貞表示,首先必須要考慮到硬體條件,包括場地本身在安全、防漏水等實際問題;開始執行後,發現「什麼東西都不便宜」,與鄰近的國立科學教育博物館商借了5、60個紅磚盆;接著就是要思考發展方向,比如要種菜還是種花,才能讓手邊的資源獲得最有效的配置。農場不只是種菜,除了食安、食農教育,其中還大有學問,除了季節性,還要評估「機會成本」,比如小白菜只要15天就能收成,蘿蔔需40天,但小白菜脆弱,必須要每天除蟲等等。一間位於淡水的有機農場主動提供資源與技術,教導如何栽種玉米等作物。之後,在市府的計畫下申請到了經費,並獲得台灣公園綠地協會支援,開始慢慢步上軌道。

小朋友自己投票命名「文昌森活農場」,自己選擇栽種的作物,至今已經栽種了888盆作物,分為香草、葉菜、花卉等4區,種類不計其數。小朋友樂在其中,更學到生活能力與常識,小朋友會以為「小白菜就是大白菜小時候」或「番茄跟西瓜一樣長在地上」。「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小朋友在其中學會惜福與感恩;更重要的是,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動手操作,讓知識不僅僅侷限在課本與考試。文昌國小更別出心裁舉辦廚藝大賽,小朋友利用收成的作物開菜單,更成為親子話題並增進感情。

「永續發展」是文昌森活農場的主軸,盡量使用已有的資源,包括利用斜屋頂的活動中心蒐集雨水做雨撲滿,設計手動閥門以利透過自動澆灌系統澆灌,加上原有的太陽能板,水與電基本上都無須動用到學校額外開支。另外,還做了5噸的蓄水槽,未來將朝「魚菜共生」發展,利用養殖魚排泄物做為肥料。

田園城市計畫已慢慢深入地方與家庭,眾人參與的生活實踐,逐漸展現美好成果。

H2-4.jpg
▲藉由小田園計畫向下扎根,讓學生從而養成珍惜作物的觀念。(圖/文昌國小提供)


文‧圖/顧家麥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