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5年4月第579期—選擇好配備 讓運動事半功倍 慢跑、自行車掀起運動熱潮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04-19

2975

AP_114893834460.jpg▲圖/美聯社提供

為了宣傳2017臺北世大運,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在繁忙的工作中不忘運動,更以自行車成功挑戰「一日雙城」及「一日雙塔」,在世大運倒數500天前夕,柯市長也與熊讚一起親自參與了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Velo-City Global 2016),希望將台北市熱愛運動的風氣推廣至全球,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充滿動能的健康都市。

柯文哲成功挑戰「一日雙城」、「一日雙塔」後,有不少人指定要購買柯P款的自行車、單車配備。不久前,柯P將其2輛自行車及車衣捐出,進行網路競標義賣,一共標得新台幣450萬元的高價,隨後全數捐給身障運動團體,兼具休閒與娛樂的自行車運動,儼然已成為時尚潮流新指標。然而,為了讓自行車運動充分達到健身效果,無論是老手或新手,騎乘前都應做足充分的準備,如此不僅能提升運動表現,還能避免運動傷害。

在通勤的綠色運具
自行車除了是一項有益身心的體能運動,也是現今風靡全球的綠色運具。騎乘自行車穿梭於街頭巷弄間,不僅機動性與便利性高,也是種慢速體驗在地人文、城市風景的另類旅遊方式。

台灣正努力朝著成為「最適合騎自行車觀光的國家」目標邁進,各地持續建設自行車路網,包括河濱公園和知名景點都有不少自行車道,例如台北地區的河濱自行車道長達111公里,將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景美溪的水岸美景串聯起來,成為不少人週休二日的休閒好去處。

各大縣市也分別推行公共自行車,像是雙北市的UBike、台中地區的iBike、高雄市的CityBike等,讓都會區的民眾可以利用自行車,取代大眾運輸和私人汽、機車短程通勤,尤其「甲地借乙地還」的貼心機制,為不少學生、上班族、觀光客帶來極大的便利,也為紓解交通壅塞、減少噪音和空氣汙染盡一分心力。

如何選擇適合車款照過來
每一種運動都有各自的技巧需要學習掌握,而自行車算是較容易入門的一種,只要懂得平衡操控技巧,就能靠著兩輪自在走透透。不過,除了會騎之外,選對車款也很重要,根據路面狀況選擇適合的車款,能在騎乘時更加舒適輕鬆,享受到更多樂趣。

一般較普遍的自行車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公路車:顧名思義,公路車適合騎乘在平坦、路況佳的公路上。這類車款是針對喜愛追求速度感的騎士所設計,因此車身構造多著重在降低摩擦阻力,像是車體通常為鈦合金、碳纖維、高級鋁合金等較輕的材料製成;輪胎比一般自行車更為細窄;車頭把手多採彎把設計,讓騎士能在身體重心壓低、減少風阻時,將重量平均分散在握把、座墊和踏板上,藉此節省體力。

‧登山車:若是要騎乘於崎嶇山路,就必須選擇登山車。這類車款的特點是輪胎胎紋多為粗顆粒狀,目的在於抓地力強;車體架構結實穩固,禁得起撞擊、震動;平把式把手則便於靈活操控,能自由穿梭於彎道小徑;煞車系統通常是搭配V夾或油壓式碟煞,就算是泥濘地或陡斜坡,也可以煞車自如,而避震器更是登山車不可或缺的裝備,不僅可以維持車身在凹凸不平路段的穩定性,也能讓騎乘者在挑戰極限時不失舒適感。

‧城市休閒車:這是專為都會人士所設計的車款,適合作為往來街道間購物、通勤,或是前往近郊休閒運動的代步工具。城市休閒車兼具公路車的輕便性和登山車的穩定度,加上符合人體工學的舒適手把及座墊,騎乘起來更為輕鬆簡單,是非常適合剛入門初學者的車款。

 042_CS_115484_1261735.jpg▲公路車是針對喜愛追求速度感的騎士所設計。(圖/法新社提供)

064_IS09AS8N1.jpg▲登山車適合騎乘於崎嶇山路。(圖/法新社提供)

Fotolia_61225312_Subscripti.jpg▲城市休閒車是適合剛入門初學者的車款。(圖/法新社提供)

裝備齊全是騎乘要點
騎乘自行車是一項男女老少皆宜的休閒運動,它同時也是種交通工具,因此安全防護的重要性絕對不可輕忽,合宜穿著加上基本配備,既能提供周全的保護,還能穿搭出專業時尚的運動風!

手套
具有握把防滑與吸震功能,尤其遇到意外摔車時,可有效保護手部與地面摩擦的嚴重傷害。

風鏡
風鏡和太陽眼鏡一樣,具有隔絕紫外線、保護眼睛的作用,同時也可避免風沙或蟲子飛入眼睛的意外,而風鏡鏡片的特殊弧度設計,能與臉部貼合,防護效果更佳。
 
安全頭盔

能降低騎乘時因意外造成頭部受傷的風險,因此一頂合適的安全頭盔需要:1.檢驗合格標章;2.符合自己頭部尺寸,不會過鬆或太緊;3.帽沿不會影響視線;4.顏色越明亮鮮豔,越能吸引其他用路人的注意。

透氣排汗車衣褲
自行車專用車衣一定要具有排汗、透氣功能,以保持身體的乾爽。要特別注意的是,若是在較低溫的氣候騎車,應多帶一件穿脫便利的風衣,方便在剛出發和休息時隨時添加保暖。相較於一般運動短褲,自行車專用褲內部多了軟墊底襯,可增加騎乘時的舒適度,是騎乘長途或顛簸山路的必備產品。

車鞋
除非是專業級比賽選手,或是對配備有一定要求的人,否則自行車專用鞋並不算是必要配備,只要選擇包覆性佳的合腳運動鞋,就能有效降低運動傷害。

善用高科技運動裝置
想要讓運動訓練持之以恆,並且達到實際的健身成效,不妨善加利用智慧型穿戴裝置或相關運動APP,幫助我們即時掌握運動表現和體能狀況,還可以循序漸進來設計訓練內容,或是透過運動社群APP找到運動同好,一起揪團做運動,不但可拓展社交、增添樂趣,也能因相互激勵而容易堅持下去,讓訓練效果事半功倍。

‧穿戴式運動裝置
穿戴式裝置可說是運動界的時尚新寵,包括運動手環、手錶、智慧衣等。它們具備不同的感應偵測方式,例如智慧型手錶、手環通常是利用平貼於肌膚的光學感測,根據血流變化來偵測心跳和卡路里燃燒數值;運動智慧衣則具備移動感應偵測功能,這類穿戴裝置通常還結合智慧型手機功能,運用各種APP程式來記錄、評估每一次的運動效能,或是設定未來健身目標。

‧運動社交APP
擁有「同伴」是讓運動得以持之以恆的一大方法,尤其現代人生活忙碌,若缺乏動力或興趣,很難堅持下去,但若身邊找不到相同運動喜好的親友,其實也可以透過運動社群網絡來呼朋引伴,在線上揪團一同運動,特別是在當中常可遇到有經驗的前輩同好,在其帶領之下,更容易學習與掌握其中的訓練技巧,並從中獲得不同的運動樂趣。

‧運動音樂APP
有不少人喜歡在運動時聽音樂,不但可以轉移訓練時體力消耗的疲勞感,規律性的音樂節拍,還能幫助維持穩定的身體律動和呼吸頻率。目前就有不少貼心的運動音樂APP,將運動和音樂完美結合,人們可依照運動強度來搭配不同節奏的音樂,在聽音樂的同時也能精準掌握運動節奏,讓訓練變得更有趣。

000_DV821051.jpg

A1448463.jpg▲運用智慧型手錶及運動APP,讓運動更有動力與效率。(上圖/法新社提供、下圖/商業周刊提供)


文/杜韻如
攝影/潘俊霖
圖/法新社、美聯社、商業周刊提供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