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5年11月第586期—後青春期的文創崛起 藝術朝聖─西門町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11-11

7153

刺青、熱門音樂、潮服、舶來品、電影,今天的西門町儼然是青少年次文化的殿堂。但在清朝時期,這裡只是西門城外的化外之地,直到日本人來了,為彰顯統治優勢,把這裡打造成高級娛樂商圈並規畫為日本人宿舍。歷經日據50年,台灣民眾受日本流行文化影響,甚至第一家專屬電影院也在此出現,西門町成為電影娛樂的重要發源地。二戰後外省人大量湧入台北,特別是商業眼光獨到的上海人在此經營百貨公司,把西門町打造成一個歌舞昇平、逛街購物的樂園。民國50年代,中華商場落成,西門與城中連成一氣,一躍成為全國商業娛樂中心。▲西門町是電影娛樂重要的發源地,今日更有電影院叢聚而形成「電影街」。(圖/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在《流》的世界裡,西門町的繁華盛世雖已過了高峰,卻依然是青少年群聚的首選之地。當年幫派成員、翹家翹課的孩子都喜歡聚集在西門町,不是打撞球就是打群架,一派百無聊賴的青春。不過,對那個世代的青少年來說,無處宣洩的精力總算在西門町找到出口,烙下了獨一無二的生命印記。

 

《流》當中對西門町的著墨並不多,但是西門町的繁華和沒落總是和小說中經常提及的中華商場有所關聯。當70年代中華商場被拆除,重大交通建設動工,西區進入交通黑暗期,西門町一度沒落。直到十幾年前,政府資源挹注,打造徒步區商圈,加上歷史建築重新點亮西門町的歷史與文化價值,西門町的繁榮終於重現在世人眼前。

 

西門紅樓再造藝文重鎮風華

走出捷運西門站,不論往徒步區或成都路走去,很難不對這座紅磚建築行注目禮;白天優雅、夜晚璀璨的西門紅樓,從百餘年前興建完成後,一直是台北城內的娛樂鑽石地,不論播放電影或劇場演出,既讓年輕學子開了眼界,也撫慰了外省移民的心靈。

 

然而,西門紅樓最初是作為台灣第一座公營市場,也是現今全台保存最完整的三級古蹟市場建築物,紅磚八角牆樓及八卦造型的市場入口,在當時都是相當前衛的造型。▲西門紅樓原是台灣第一座公營市場,現今是全台保存最完整的三級古蹟市場建築物。(呂恩賜攝)

 

民國100年西門市場改建計畫讓紅樓風華再現,次年紅樓劇場重新開幕,展演團體共同找回紅樓市集的歡樂與熱鬧。接下來,公、私部門關愛的眼神不斷聚焦西門紅樓,藉舉辦多元活潑的藝文活動及文創作品的展售,包括八角樓內二樓劇場、十字樓的16工房、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北廣場創意市集、南廣場露天咖啡區以及月光電影院等區塊和活動,形塑西門紅樓成為北市西區文創發展平台。

 

其中的16工房重新定位為「生活文創百貨」,除了重塑此新舊融合的獨特空間之外,也讓台灣文創品牌匯聚、激盪出豐富的創作能量,甚至帶動國際交流與合作。週末的紅樓廣場創意市集則聚集了年輕藝術家來熱鬧擺攤,透過每月的創意主題豐富了北廣場的假日歡樂氣氛,並吸引觀光人潮前來購買生活創意商品。而南廣場露天咖啡座林立,年輕人總喜歡在入夜之後相約在此暢聊,而業者更營造友善同志的酒吧,使這裡成為全亞洲知名的同志餐飲聚落。

 

不同年代的西門町時尚

從百餘年前最時髦的公營市場,至今日繁華的西門徒步區,所有年代中最流行的行業都出現在西門町。

 

70、80年代,紅包場大行其道,特別受到歡迎。當紅包場盛極而衰,民歌西餐廳就成為年輕人的最愛。而當今深受年輕人歡迎的現場演出,西門町也要引領風騷,河岸留言、legacy mini都代表著西門町蓬勃的音樂力量。▲河岸留言等場所都代表著西門町蓬勃的音樂力量。(呂恩賜攝)

至於近期台北市文化基金會透過多角化經營紅樓茶坊、史料展覽、文創市集和成立文創發展中心等,使西門紅樓成為文創指標景點。▲近年來西門町開啟文創平台,台北市文化基金會透過多角化經營,使西門紅樓成為指標景點。(施純泰攝)

 

西門紅樓是文創領頭羊,而西門街區內的時髦髮廊、麻辣火鍋、手搖杯飲料、KTV、乃至背包客旅店等,都是一波波襲來的時代產物,帶動西門町在流行文化與消費上的風起雲湧。和《流》當中的時代不同的是,如今的西門町最愛百花齊放、不願孤芳自賞,年輕人只要志同道合就會糾集貢獻熱血,可以是刺青,可以是街舞,可以是咖啡,或是過去大都是年長者擔任的文化導覽工作,所以總有不同的文化景色。▲如今的西門町儼然是青少年次文化的殿堂。(賴建宏攝)

 

從青少年次文化到藝術能量的挹注,創意與藝文遍地開花,陪伴很多人度過青春期的西門町永遠充滿驚奇,時髦精彩卻也不乏歷史景深。除西門紅樓外,不遠處的西本願寺也重現世人面前,帶來日式的清寂優雅。在西門鬧區感受日韓潮流後,轉個身前往幽靜的所在,於西本願寺廣場品日式下午茶,或在創意咖啡店感受文青風格。熱鬧無以定義精彩,西門町的變與不變,體現出藝術西門本色,讓人感受到源源不絕的活力與創意。▲散發濃濃日式風情的西本願寺,現已變身為藝文休閒場域。(施純泰攝)


文/許慈倩
攝影/施純泰、賴建宏、呂恩賜
圖/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TAG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