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5年12月第587期—北門再堅固 阿婆浪港又有何用? 佇立台北逾百年的承恩門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12-13

5519

現在的北門城是台北市僅存的漢文化閩南式傳統建築,其餘或被拆除,或被改造為北方式宮廷造型,如捨翹脊改為直脊,以符合中華民國遷台後的「帝王」氣度。

 

北門城原有的構想規畫為碉堡式城門,屋頂為閩南常見單簷重脊歇山式,城樓內部空間完全包圍,並且和屋頂、台座連為一體,以強化結構。城門台座的石材是採集自今大直北勢湖一帶山區的安山岩,交錯堆砌而成,其下牆身開有監視作用的小型方、圓窗。北側外壁牆面有一副橫額,上書「承恩門」,其下再築有一道方形的外廓包圍城門,即所謂的甕門,做成雙重護衛。城門開口面向位於北邊的淡水河,其實真正是朝向偏西北方的七星山,這是以風水來考量,並非一般文明都市的現代設計。

 

北門之外有接官亭,新任官員由大陸搭船前來臺灣,船泊淡水河,然後前往接官亭準備履新。另一側後來建設成機器局,為劉銘傳任臺灣巡撫後,來臺試圖建立的兵工廠,但清國人西洋知識不足,主要還是聘請英、德2國專家擔任工廠監督,不過只能製造一些子彈槍礮,還沒有能力做槍械。日人入臺後,這機器局初期被改為「臺北兵器修理所」,擔負臺灣全島陸海軍兵器之修理,慢慢的也能提供島內守備隊軍火之小型供給。▲北門一度被引橋包圍,現已拆除,氣象一新。(魚夫攝)

 

那年 我們打開了城門

1895年,清國將臺灣割讓予日本,前清臺灣巡撫唐景崧在該年5月25日在臺北發表《臺灣民主國獨立宣言》,宣告「臺灣民主國」成立,並出任首任大總統,未幾便擅離職守,喬裝成阿婆乘船逃之夭夭,至今台灣民間仍有一句俗諺:「阿婆浪港」,指的就是這件頗不光采的歷史事件。

 

5月29日,日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所率領的近衛師團登陸鹽寮,一路如入無人之境,旋即兵臨水返腳(汐止)。此時臺北城內群龍無首,留下的士兵也怕自己的薪餉沒著落,便開始打家劫舍,行徑和土匪無異,造成人心惶惶。於是士紳們如李春生、李秉鈞、吳聯元、陳舜臣等緊急會商,唯今之計,只有開門納降一途。擬妥文件後,卻無人敢去求和,這時候冒出辜顯榮來,他自告奮勇持決議文之「求撫師」,去表明因文武官員逃走一空,請求日軍入城前往鎮壓維持秩序。

 

6月7日,日軍迫近承恩門下,但不敢貿然攻城,此時北門城外有位農婦陳法和她的次子合力搬來竹梯,架在城牆上讓日軍翻牆開啟城門,驅散一些散兵游勇,陳法因而獲得賞狀和狀金150圓,10天後日本正式宣布「始政」!

 

現在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張6月11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騎馬入城的畫作係日人的想像作品,1923年,臺灣總督府邀請石川寅治繪製「臺灣鎮定」油畫,「奉納」東京明治神宮外苑的「盛德記念繪畫館」,編號為63,而我畫的這張,沒有戰爭,只有一般百姓平靜的生活罷了。總而言之,城牆再堅固,主帥阿婆浪港又有何用?


▲手機掃描看建築影片。

文‧圖‧攝影/魚夫(弘光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