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6年2月第589期—嗜書者的桃花源 閱讀老房子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7-02-15

1.5萬

時間長河裡,屋子會老、書會舊,唯有讀者的靈魂永恆如新。當有意思的書遇上有故事的老屋,彷彿相互應和的絕妙二重奏,書裡書外都值得細細品讀。▲在老房子裡享受閱讀時光,是最愜意不過的事。(施純泰攝)

 

好樣文房 城市中的書香祕境

好樣文房是一處大隱隱於市的祕境。掩著的大門、圍籬與老樹阻隔了窺探的視線,唯有知曉門道的有心人,才知道在車水馬龍的忠孝新生站附近,有這麼一處由日式宿舍改建的閱讀空間。

 

擁有開闊綠意的好樣文房,是預約制的公益圖書館,15歲以上的愛書者皆可預約。建物本身的歷史可追溯至1920至1940年代,為日據時期的官員宿舍,外觀是優美樸實的日式木造建築,內部細節則採和洋風格混搭,從台、法、日等地蒐羅的老物件巧妙融合,使得整體空間風格多元卻又不顯突兀。▲採預約制的私人圖書館,讓空間的靜謐與美好,陪伴人們品讀書香。(施純泰攝)

 

好樣文房店長楊淑瑜表示,店內目前藏書約4千餘冊,主要以設計、藝術、建築、食譜等類別為主。另規畫以「台日設計相對論」為主題的展覽空間,每2個月換展一次,每次主題都會邀請台、日各1名創作者相互激盪。

 

散發濃濃檜木香的好樣文房,溫暖、明亮、靜謐,無論是閱讀、看展、喝茶、品嘗點心,或者只是靜靜地坐看光影推移,都能享受日常的美好時光。


好樣文房  
臨沂街27巷1號 
2341-9662


新年讀好書

書店與書如何成為相得益彰的風景?《旅讀書店:尋訪全球最美的20間書店》介紹全球最美的20間書店,也許能讓你跳脫書店的原有框架。值得一提的是,好樣文房收藏了本書的中、日文版,推薦給樂意把書店當成一本好書來反覆閱讀的人。
 

 

1920s書店 重返舊時靜美歲月

迪化街最熱鬧的街角,安靜矗立著一間小而美的「1920s書店」。書店前身是台灣第一間西藥房「屈臣氏大藥房」,堪稱大稻埕一帶最具指標性建築,1998年曾付之一炬,後經原屋主後代子孫整修重建,才得以重現風華;書店裡2座黝黑不起眼、用來陳列書籍的老藥櫃,默默訴說著老屋子的傳承與歷史。

 

以「成為時空轉換的起點」自詡的1920s書店,選書訴求為「全世界的1920年代」:多元文化並陳與各種開闊思潮的相互激盪,是1920年代最珍貴的精神。1920s書店希望藉由選書,讓讀者突破時空隔閡,領略1920年代的光輝歲月,再將此精神重現於百年後的此時此刻。▲1920s書店希望藉由選書突破時空隔閡,讓讀者領略1920年代的風華。(施純泰攝)

 

1920s書店讀者群相當多元。尋根的日本遊客鍾愛地圖集與攝影集,慕名而來的港、陸客則對不同史觀下的歷史論述倍感興趣,台灣讀者則偏愛在地文史。不時有當地耆老走進書店串門子話當年,活脫脫就是部最珍貴的活歷史,採訪當天還遇到一位日籍台灣媳婦來店裡尋覓論文參考資料,書店的讀者群樣貌宛如是大稻埕古往今來的縮影。


1920s書店  
迪化街1段34號  
2556-2520


新年讀好書

《紫色大稻埕》是藝術家謝里法以小說的筆調,勾勒日據近代美術史,將台灣重要藝術家如郭雪湖、陳澄波與當時大稻埕知名商賈仕紳之間盤根錯節的關聯,以半虛構半史實的方式,躍然紙上。推薦給想一窺大稻埕全盛時期風光的讀者。

 

行冊 一百種讀書的方法

如果說「1920s書店」像是一扇敞開的大門,距離1920s書店僅約200公尺之遙、低調隱身在延平北路上的「行冊」,則是讓人安安靜靜藏匿起來、好好看本書的祕密基地。

 

許多人都以為行冊是家餐廳,而忽略位於3樓的「行冊書房」才是整棟建築的精神堡壘。「行冊」之名取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舊址是台灣新文化運動之父蔣渭水開設的大安醫院的一部分,也是日據時期台灣唯一自由言論發聲管道《台灣民報》總發行處,見證了台灣重要的政治、文化發展歷程。▲3樓的行冊書房,讓人可以安靜藏匿,專心享受閱讀的美好。(施純泰攝)

 

採入館付費制的行冊書房,有全日(8小時)300元及半日(4小時)200元的收費方式,藏書以台灣獨立書刊、視覺藝術與圖文設計類雜誌,以及文學藝術類書籍等3大類為主;其中占比最重的台灣獨立書刊,彰顯著行冊對於「獨立」與「自由」價值觀的傳承與堅持。
 

行冊的空間與藏書同樣精彩。推門而入,1、2樓有著向蔣渭水致敬的種種設計巧思,令人驚豔;走上3樓,則是令人屏息的幽微、隱密空間,或站、或坐、或躺、或臥的精巧設計,鼓勵人們嘗試「100種讀書的方法」,好好安頓身心,珍而重之地閱讀一本書,是別處難尋的閱讀體驗。


行冊
延平北路2段33號 
2558-0915


新年讀好書

作家廖玉蕙的《後來》以溫暖深刻的筆觸,書寫她與母親之間的點滴,小時候頻頻追問著「後來呢?」的小女孩,直到自己也成為母親,甚至失去母親之後,才了解許多事情都要「後來」才能明白,而更多時候已經沒有「後來」。推薦給每個活在「現在」的人。


文/木華
攝影/施純泰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