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420則文章
- 台北畫刊107年3月第602期—一代歌謠詞人李臨秋 傳唱台灣人的心聲獨夜無伴守燈下 清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 見著少年家 果然標緻面肉白 誰家人子弟…… 2009年,台灣歌謠〈望春風〉的作詞者李臨秋過百歲冥誕,台北市政府在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舉辦「李臨秋百歲紀念特展」,文史工作者莊永明在開幕典禮中清唱李臨秋作品組曲,知名作詞人施文彬、方文山等人也出席,李臨秋的六子李修鑑在會中表達感謝之意,並分享父親的小故事及手稿等,場面溫馨。 ...61012018-03-19
- 台北畫刊106年7月第594期—鐵板料理 味覺、視覺雙感官享受 台北萬豪酒店 鐵板燒主廚林勤凱台北萬豪酒店餐廳Mark's Teppanyaki主廚林勤凱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入職場後就在鐵板燒餐廳工作,這一做就是23個年頭,直到現在,他仍手持著最熟悉的鐵板鏟,誠心為每位賓客呈上頂級的鐵板料理。▲林勤凱選用當季食材與在地蔬果,以極簡的調味和日、法手法烹調鐵板燒。(攝影/唐紹航) 一窺頂級鐵板料理 鐵板燒是1945年日本神戶開發出的新型態料理,直到40多年前,台灣第一家鐵板料理—新濱...59722017-07-23
- [台北Lifestyle] 文青台北隨心所欲 巷弄散步 風格變身 Peter Su(台北畫刊107年8月)「台北的Lifestyle,我覺得就是自在多元,一個複合型城市。回到台北,我覺得安心。」 ---Peter Su Peter Su,知名旅行作家,年輕一代文壇新星,想像,他應該是很「文青」的。但Peter Su說:「我覺得我自己很不文青!私底下。」他說,「我喜歡接近大自然的活動,如果在台北市,我會喜歡有很多樹的地方,有安靜的巷弄,可以自在隨意散步的地方」,而這樣的場所在台北隨處...59502018-08-10
- 台北畫刊107年1月第600期—蔡珠兒 最美好的溫度 細密雕琢家宴菜蔡珠兒的「家宴」在朋友間經常被討論。她將設宴當成一件隆重的事,細密琢磨,從幾週前便開始推敲計畫,留意各種農作收成的時間並設計菜單,從人們不經意的地方就開始準備,例如假日去貓空爬山,見到碧綠無瑕的新鮮竹葉,便向住民求了幾葉回家,仔細洗淨處理,當作家宴菜單裡烘托襯底的一抹青綠。為了某些特定食材,勤跑多處菜市場精細挑選,不過是蔡珠兒認為的基本功。 ▲蔡珠兒喜愛與朋友在餐桌上談天說地,享受幸福的交流時刻...59322018-01-18
- 台北畫刊105年7月第582期—我愛你學田 劉昭儀&羅文嘉的私房菜 喚醒家人的咖哩香盛夏的太陽起得早,6點剛過,天已大亮。這天清晨,「我愛你學田市集農場餐廳」主人家裡也傳出了陣陣咖哩香。 用料理香氣喚醒先生羅文嘉和一對成長期的孩子,這是劉昭儀每天例行的尋常事,卻也是一家四口最喜愛的晨喚。這次劉昭儀為《台北畫刊》準備的「無水咖哩牛腩」作法非常簡單,只要將食材清洗乾淨,再切塊後層層鋪排入鍋,燉煮後添加天然香料,就等著上桌笑看家人搶食了。 「這是一道無水料理...58862016-07-20
- 讓萬物在都市發酵——「發酵迷 Fermeny」(台北畫刊109年1月)發酵是台灣常見的產業,生活中的醋、醬油、豆瓣醬、茶、咖啡都是發酵的產物,這類產業雖然常見,但工業生產過程中大都只滿足對風味的關注,並保留容易使用的少數菌種。「發酵迷 Fermeny」創辦人黃靖雅身體力行的發酵方式則是來自傾聽土地、照顧農民與自然共生,秉持讓人人都能吃到好食物的本心,用開放的態度探索發酵過程中的不可預期性。 黃靖雅(中)和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經營「發酵迷 Fermeny」,推廣發...58612020-01-10
- 西班牙人黑素斯 走進巷弄,台北更好玩(台北畫刊107年5月)來台已12年的西班牙人黑素斯(Jesús),比台灣人還要「台」。最愛聽張震嶽的歌,最愛看導演楊德昌的《一一》,最愛去台灣的熱炒店,最愛吃菜脯蛋等台式家常料理。 從原本打算只花一年時間來台灣學中文,到愛上台灣決定長期定居,黑素斯以獨特的眼光看台灣文化,透過幽默風趣的影片或貼文分享,經營「阿兜仔不教美語」臉書與影音平台,吸引逾20萬名粉絲追蹤關注。 ▲來台12年的黑素斯,目前經營影音...58602018-05-28
- 漫遊水岸 找尋人與水的關係(台北畫刊108年6月)河流承載生活印記與文化紋理,串連起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正如同水動態、多變的特性,城市、居民與河岸的關係亦不停轉換,不論是拓墾時期的傍水而居,抑或是時下人水共生的永續城市,城市的發展依然離不開水岸。我們邀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王志弘,和2019台灣文博會總策展人劉真蓉,分享他們心目中城市和水岸之間的關係。 王志弘:朝生態永續的韌性城市邁進 回顧台北水岸的歷史發展,王志弘表示,主要...5833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