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稻埕,是台北人的記憶之地,情感之所繫。大稻埕碼頭作為19世紀末北台灣最主要的港口,吸納一切外來新事物,接軌台灣與世界。商賈豪族在此拚搏,打下貿易利基,代代相傳百業智慧;文藝青年在此引介新思潮,問診社會文化,啟迪民智。人潮摩肩接踵、商號招牌淹沒街角巷弄,是大稻埕極盛時期的日常,在那經濟昌盛的年代,獨領風騷的新文化也有了它落腳的所在。
歷經百年榮衰,現今的大稻埕,不只是往年榮景的再現,她在傳統與現代的相互激盪下,有了不同的樣貌。本期《台北畫刊》專注梳理大稻埕的故事,訪問迪化二○七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姚政仲與世代文化創業負責人周奕成,這三位用心耕耘這塊老街區的人物,他們藉藝術文化留住在地情感,一點一滴促成了老街區的蛻變。而大稻埕傳統產業――茶、布、中藥材、南北貨、米,更透過老字號商家的轉型,承襲舊時代的商人精神,寫下新時代的生存法則。
大稻埕彷彿一席新舊交融的盛宴,總是吸引旅人停下腳步,品味其時光紋理,不妨跟隨在地人邱翊、成若涵與葉天倫的步伐,當老街區的一日漫遊者,或是跟著「趣玩台北」踏上蔣渭水昔日的民主足跡,看當年的新文化狂潮如何席捲知識青年,或是追尋電視劇《雙城故事》鏡頭中的大稻埕,體驗最深刻的在地人情味。
大稻埕的復興,是台北人情感的甦醒,拿起相機,背起行囊,一起來這裡尋覓你的大埕小事。
- 旅遊環境「微整型」(台北畫刊107年10月)大稻埕這些年成為遊玩台北的熱門景點,為了讓遊客走逛此地更加舒適,街區人士及北市府為老街做了「微整型」,像是友善行人的迪化街徒步區、更易清楚辨識的行人指標、地下道變身藝術走廊等,從捷運大橋頭站一路走向迪化街,都能有全新體驗。 ▲在地街區發起打造的藝術廊道,走在地下街也能感受文化氣息。(攝影/林煒凱) 改善軟硬體 呈現街道特色 導覽是認識這個百年街廓的最佳捷徑,參加台北霞海...51522018-10-15
- 老屋改造傳承美好(台北畫刊107年10月)隨著光影灑落,百年的木梁及紅磚閃耀著光芒,這是大稻埕獨有的建築風貌,也是眾人齊心保留的美好。透過政府及民間共同攜手為街區老屋注入新活水,百年前的蓬勃風光,才能在老建築的守護下,不斷地綿延。 老屋活化 處處有「眉角」 文史工作者莊永明撰寫的《大稻埕逍遙遊》一書,記載著戰後初年「天馬茶房」交誼餐飲店的情景,道出在坪數不大的建築裡,如何巧妙地運用空間,像是一樓提供咖啡茶點、二樓是西...50272018-10-15
- 在地活動接軌國際(台北畫刊107年10月)這幾年,大稻埕掀起文青風,不僅每次造訪仍能發現驚喜與感動,也因為越來越多活動在此舉辦,不少外國旅客前來體驗,讓這個脫胎換骨的舊城區變得更加國際化。 「河岸是『情』的發源地,許多美好事物都在此發生。」台北市觀光傳播局長陳思宇表示,今年因為大稻埕碼頭進駐了貨櫃市集,讓河岸音樂季開辦前就受到廣大注目。而為了推動大稻埕城市博物館,必須聽取在地的聲音,不斷和地方交換意見與心得就是很重要的環節。今...33642018-10-15
- 老街變身 搭上潮流順風車(台北畫刊107年10月)大稻埕宛如行進中的列車,歷經歲月風華的洗禮,以全新風貌脫胎換骨,往更多的可能前進。而一場接一場的大型活動,也像是停靠的一座座車站,帶來大量人潮及文化衝擊,成就更多不平凡的樣貌。 這裡是越探訪越讓人感到驚喜的地方,不僅有超過百年的建築、豐富的文化底蘊及蓬勃的商業活動,還有眾人齊心想要再現風華注入的情感。來吧!走一趟大稻埕,你會發現,不論何時到訪,這裡總有新鮮事,讓你驚嘆連連。 文/李竟嘉 攝...38522018-10-15
- 古樓重拾風采 百年老宅活化再利用(台北畫刊107年10月)大稻埕早年因商業貿易興盛,建築多為沿著街道所建的長條式街屋,自2000年台北市政府實施「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計畫以來,有近300棟街屋逐步獲得修復,從這些被保存下來的各式老屋,不難發現大稻埕的發展軌跡。 街屋建築 匯聚時代特色 迪化街的街屋,隨著興築時代不同,北街多為閩南式、仿洋樓式街屋,南街和中街則多為洋樓式、巴洛克式及近代建築式。 ▲迪化街的巴洛克式建築,立面有大...166592018-10-15
- 大稻埕蛻變重生 跨越世代的文化殿堂(台北畫刊107年10月)農曆年前熙攘嘈雜的年貨大街,以及堆滿中藥材、南北貨的商家,是許多人對大稻埕的傳統印象。如今的大稻埕,已成為深受年輕世代喜愛的文青基地,巷弄間別具風格的文創小店,吸引遊人駐足挖寶,逛累了還有多樣在地美食可品嘗。離開前也可到百年餅鋪、茶行或南北貨店家帶些伴手禮。 百年大稻埕曾風光一時,也曾面臨都市更新浪潮的衝擊,如今能夠重拾往日榮光,要歸功於一群關心城市歷史記憶的文化領航者,他們奮力爭取大...141202018-10-15
- 百年繁盛風華 大稻埕榮光再現(台北畫刊107年10月)1860年淡水港正式開埠,造就了大稻埕貿易繁榮、人文薈萃的富饒景象,更成為北台灣商業的重要樞紐。昔日的貴德街、迪化街和延平北路等大稻埕主要街道上,茶行、布行、中藥材行及南北貨商行林立,盛極一時。 ▲大稻埕故事工坊URS44(攝影/高讚賢) 隨著時代變遷與城市發展重心轉移,大稻埕的榮景逐漸褪去,承載昔日風華的各式老建築一度面臨被拆除的命運。所幸關懷歷史文化的當地居民與各界專家學者們,積極與政...54832018-10-15
- 葉天倫 新舊融合激盪新花火(台北畫刊107年10月)從1999年的《天馬茶房》,到之後的《浪淘沙》、《矽谷阿嬤》、《大稻埕》、《紫色大稻埕》與正在播映的電視劇《雙城故事》,導演葉天倫透過銀幕,用不同角度述說人們與大稻埕的連結,以及他們在大稻埕發生的故事。 葉天倫的父母都是大稻埕人,從小他常跟著父母回大稻埕探親、拜拜,「或只是單純回來吃喝玩樂,都令人愉快,因為這裡實在有太多精彩好玩之處。」葉天倫笑說。 對葉天倫而言,大稻埕是個...35702018-10-13
- 成若涵 從出生地汲取創作養分(台北畫刊107年10月)今年6月,紙雕藝術家成若涵創作的紙雕作品「穿越台北城,重回提燈光陰」,刻出了倚著紅磚牆而坐的鞋匠、手裡拿著麥芽糖罐的小孩、黑美人大酒家與三輪車。大稻埕過去的繁華,在她的巧手下,栩栩如生。 ▲「穿越台北城,重回提燈光陰」描繪出大稻埕的繁華景象。(圖/成若涵提供) 美食天堂 從小吃到大 成若涵在大稻埕出生,6歲前都跟父母一起在此生活,這裡充滿她的成長回憶,成若涵不諱言:「記憶中...48112018-10-13
- 邱翊 回味大稻埕兒時記趣(台北畫刊107年10月)邱翊,台北城市散步創辦人暨執行長,土生土長的大稻埕人,聽他講起兒時記憶,以及從家中長輩口中聽聞的大稻埕故事,過往繁華景象歷歷在目。邱翊笑說:「希望大家來到大稻埕不只是吃喝玩樂,還能真正認識它。」 ▲邱翊說,希望大家來大稻埕不只是吃喝玩樂,而是能真正認識這裡的人文風情。(攝影/陳毅偉) 他總愛帶著旅客從大稻埕外圍開始散步。首先沿著延平北路二段走,早期這裡是台北人的購物與娛樂中心,百貨公...80972018-10-13
- 漫步大稻埕 他們發現了什麼(台北畫刊107年10月)跨越百年,不同時代對大稻埕有不一樣的解讀,台北城市散步執行長邱翊形容:「大稻埕是台北歷史中的繁華象徵。」紙雕藝術家成若涵認為:「大稻埕豐盛的藝文氣息令人讚嘆。」導演葉天倫則佩服:「大稻埕的包容力,讓不同的生活樣貌、文化都能在此共榮共生。」 這3位大稻埕的子女,他們眼中的大稻埕有何獨特之處?且讓我們跟隨他們一探究竟。 (攝影/潘俊霖) 文/王曉晴 攝影/潘俊霖38592018-10-13
- 大稻埕秋穫季 秋日新發現(台北畫刊107年10月)大稻埕10月熱鬧滾滾,結合在地產業及藝術文化,舉辦創意服裝走秀和午茶串聯活動,更推出特色伴手禮,絕對讓來的人都「秋穫」滿滿! 新創進駐 在地人回歸 「看起來像這6、7年才開始變化,其實已經醞釀了超過30年。」大稻埕創意街區發展協會理事吳孟寰強調。隨著街區的保存與建物修復,到年貨大街等大型活動的舉辦,原本已遷移的商家空間進駐了新的店家,劇場等文化事業也漸漸回歸,加上近年懷舊風興...52522018-10-12
-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關不住的文化覺醒(台北畫刊107年10月)大稻埕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更是台灣自由民主文化思潮的發祥地。「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即將於10月14日開館,帶領民眾重回推動民主文化的時光隧道。 文化活動 表達政治訴求 從1921年「臺灣文化協會」在大稻埕成立,林獻堂、蔣渭水等知識分子,經由各式講座、刊物、戲劇與文學等文化活動,宣揚新一代知識,提高了台灣人自由民主觀念,也鼓吹了民族意識。 「新文化運動」發生於19...135602018-10-12
- 秋遊 大稻埕(台北畫刊107年10月)蓄積百年文化能量的大稻埕,今年10月又要上演一場精彩的文化大爆炸!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重現覺醒的1920年代,緬懷知識青年的革新典範,大稻埕秋穫季則用創意翻轉你的產業印象;而今年邁入第四屆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再度以藝術展演串聯在地,邀你一起釋放狂騷的靈魂!大稻埕像一只令人探索不盡的萬花筒,永恆綻放無與倫比的美麗。 (圖/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提供) 文/涂敏 圖/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提供44692018-10-12
- 粟米油鹽炊人生百味 另闢新途傳承前人精神(台北畫刊107年10月)走在迪化街中北街,民生西路至歸綏街之間,放眼望去都是南北貨商家,店內堆放著各式乾貨,還有零食點心和各類罐頭,聞到的盡是海味鮮香。而歸綏街至大橋頭間的北街,原本喧囂熱絡的碾米行雖已不復在,如今卻成了老行業與新文創的共榮之處。 ▲百年來,迪化街一直是北台灣採買南北貨的首選地點。(攝影/王漢順) 清治時期,台灣也有如同今日的商業公會組織,稱作「郊」,根據貿易地區不同分為南郊、北郊,為人熟知...47622018-10-11
- 中草藥藏千年智慧 古香重生續寫新頁(台北畫刊107年10月)迪化街是一條很有「味道」的街道,從台北霞海城隍廟往北到民生西路這段,俗稱迪化街南街,空氣中瀰漫著令人心神安定的中藥材氣味。早在日本時代,迪化街一帶已是台北最主要的中藥材批發地。而民樂街一帶,則聚集了許多青草藥店,所以民樂街也稱為青草巷,整條街飄散著青草的清香。 ▲大稻埕中藥商除了大量批發,也零售給民眾送禮、自用。(攝影/林煒凱) 大稻埕的貿易,在日本時代之前以南北雜貨、茶葉為主,當時...76732018-10-11
- 台茶飄香萬里遠洋 茗家後代再締榮光(台北畫刊107年10月)約150年前的清末,正是大稻埕茶產業的鼎盛時期,「每年3月初至10月為春、夏及秋茶上市之製茶旺季,通街充滿茶香和花香,使得大稻埕成為最香的城市,揀茶婦女往來絡繹於途……」從《台北市路街史》內的形容,可想見當年茶葉生產的熱絡盛況。 1866年,英國商人杜德(John Dodd)引進安溪茶種,並以類似現今的契作方式,貸款給農民、鼓勵栽種和製茶;1869年,他從淡水港出口一批箱子印有「For...64032018-10-11
- 布帛繡線織百尺華美 精緻手工承接舊時輝煌(台北畫刊107年10月)十九世紀開始,大稻埕碼頭聚集來自四面八方的物資,日本人在附近成立公設永樂町食料品小賣市場,此即為永樂市場前身。當時船舶除了運輸民生物資,也會帶來不同國家的絲綢、印花布等各式布料,距碼頭不遠處的永樂町,開始出現進口布莊,並逐漸形成北台灣布料的集中批發地和零售市場。 從小在永樂市場長大的李姵儒,是布莊第二代,她還記得1970年代的風光:「有錢人多半會到這裡挑布、剪布,再請師傅訂製成套禮服。...63272018-10-11
- 百年老店 繪上新膠彩(台北畫刊107年10月)出生於大稻埕、台灣最重要畫家之一的郭雪湖(1908~2012),在他1930年創作的〈南街殷賑〉畫作中,描繪出當時大稻埕繁榮熱鬧的景象。畫中市井小民穿梭其中,店招林立,百業興盛,仔細瞧還能看到寫著英文「Sony」的招牌,當時貿易昌盛的景況可見一斑。 如今,已扎根於大稻埕的百年產業,披戴著當年繁華,看著新世代崛起。傳承與創新,不是兩股力量的消長,而是彼此交融、轉化,描繪出屬於這個世代的大...64422018-10-11
-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迸發在地創造力(台北畫刊107年10月)秋天的大稻埕正洋溢著一股狂熱、騷動的藝術氛圍,今年第四屆大稻埕國際藝術節以「一把狂騷」為口號,展開「時空劇場──1920變裝遊行」、「藝術節主題節目」、「藝術節系列講座」及「戶外才華市集」四大核心活動。 協同策展人高翊愷說,「狂騷」是日文漢字,代表咆哮的1920年代。這是被喻為歷史上最多彩多姿的年代,不僅戰後經濟快速成長,爵士樂、文學等藝術也相當多產。彼時的大稻埕,正是東西方物產、文明...31872018-10-11
- 走進雙城:走進雙城故事 追劇追愛追美食(台北畫刊107年10月)由葉天倫執導的最新電視劇《雙城故事》,描述在大稻埕長大、一心嚮往到舊金山追愛的女孩念念,與從小在舊金山長大的台裔第二代Jo回台尋根的故事。劇集播出後,除了男女主角追逐愛情與夢想的故事引起討論,鏡頭下所呈現的大稻埕風貌,也令人心生嚮往。就讓我們跟著《雙城故事》的腳步,到美麗的大稻埕展開追尋之旅。 信仰中心 融入生活 歷史悠久的台北霞海城隍廟不僅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更是許多觀光客來到大稻埕造訪...187272018-10-11
- 探訪民主:兜轉一里洋場 看見民主萌芽時(台北畫刊107年10月)大稻埕在台灣的自由民主發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台灣新文化運動之父」蔣渭水就是在此掀起台灣首次大規模的文化啟蒙運動,蔣渭水紀念公園、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等處,都是來到大稻埕緬懷蔣渭水不可錯過的場域。 此外,大稻埕也有許多不可不看的特色建築與景點,如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陳德星堂及日新國小紅樓等。不妨趁著涼爽秋日,遊覽這個昔日繁華的「一里洋場」。 醫者之心 為台開診斷...98602018-10-11
- 來去大稻埕 走一回(台北畫刊107年10月)大稻埕是台北早期最繁華的貨物集散地,富商大賈、文人雅士穿梭其間,這樣的背景,讓大稻埕成為民主先驅蔣渭水催生台灣民主文化思潮的發祥地。歷經百年文化洗禮的埕區,如今也是許多影視作品的取景地,不妨跟著蔣渭水的行跡與電視劇《雙城故事》的鏡頭,實際走入大稻埕。 ▲蔣渭水紀念公園(攝影/楊彩成) ▲霞海城隍廟(圖/青睞影視提供) 文/王曉晴 攝影/楊彩成 延伸閱讀: 探訪民主:兜轉一里洋場 看見...5700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