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街角的一扇诗的窗]後冷战年代 一个夏日午後(台北画刊107年8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8-08-15

3028

[街角的一扇诗的窗]後冷战年代 一个夏日午後
一个夏日午後
我坐在圣玛莉咖啡店靠窗的位子
而我们的城市在热腾腾的空气里
太阳的愤怒在街道上

世界正在蒸发
远方的战争在刚出刊的晚报激荡
我看到墙壁上一幅复制的向日葵
在画的後面藏着割了耳朵的画家影子

为了地下铁工地
我们砍掉安全岛上的路树
赤裸裸的市街包装在高楼建筑帷幕墙面
被大吊车刺痛着

读过副刊的一首诗
我调整视线的焦距
从窗外的风景和晚报的风景离开
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

一只红蜻蜓
在远方树林的草丛上飞啊飞啊
闪亮的翅膀反射着田园的光影
隐约可以听见柔细的乐音

我想问邻座的一个陌生女子
看到吗?那红蜻蜓在绿野的姿影
而她只是吐着烟雾
涂染寇丹的手指像死了的红蜻蜓


附笔
1980年代末期,後冷战年代来袭,世界在变迁,台北的都市化也因地下铁(我们习惯的捷运)的兴建而逐渐形成。都市有光彩也有阴影,这是20世纪许多文学、艺术的主题,一个夏日午後,我在一家咖啡店喝咖啡的相关感触形成这首诗的行句。

都市相对於乡村,是人与人之间更具匿名性与孤立性的生活场域。尤其在乡村已消失,但都市未真正形成的纷乱过程,疏离的人间关系彷佛帷幕墙和水泥钢筋和空间构造冷漠和压挤,後冷战年代的一个夏日午後,一则浮光掠影。
 

李敏勇

台湾屏东人,1947年在高雄县出生,成长於高高屏,大学时代修习历史,短期居住台中,现为台北市民。
除了诗创作外,也出版诗解说、研究,译读当代世界诗,并着有散文、小说、文学评论和社会评论集等约70余册。
曾获「巫永福评论奖」、「吴浊流新诗奖」、「赖和文学奖」及2007年「国家文艺奖」。

文/李敏勇 绘图/张秋鸿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