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邱翊:「大稻埕的魅力,源於坚守原则的商业文化。」(台北画刊108年9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9-09-11

6936

许多人对於大稻埕的印象就是迪化街、南北货与台北霞海城隍庙,但在大稻埕土生土长的邱翊认为不只如此。为了让大家更了解大稻埕的魅力,邱翊从撰写部落格「老台北的家乡味」开始,後来成立「台北城市散步」,几年来透过文化导览,与团队一同诉说这个古老商业聚落历经不同时代淘洗淬炼的迷人故事。

当台湾多数老街都面临无法走出差异化的困境时,大稻埕不仅保存了不少古蹟,更有多家百年老店至今仍持续开业,近年来还吸引大量文创产业进驻,让许多民众及外国观光客都爱极了这里怀旧的氛围与独特的产业样貌。家族五代世居大稻埕的邱翊,引领我们从大稻埕慈圣宫出发,沿着凉州街,弯进迪化街直至台北霞海城隍庙,用数十分钟的路程,捡拾他30多年的成长记忆,感受老街的悠然气息。

邱翊带我们到他常消费的青草茶摊,沁凉的青草茶尾韵甘甜,也十分消暑。邱翊带我们到他常消费的青草茶摊,沁凉的青草茶尾韵甘甜,也十分消暑。(摄影/林科呈)

凉州街曾经是布袋戏班的聚集地,有「狮馆巷」之称。邱翊从小在凉州街长大,外公开设的「茶店仔」是当时「小西园」与李天禄的「亦宛然」等知名戏班联络处。这些戏班在进行全台巡演前,必定会到慈圣宫首演,邱翊就会跟着外公一起来到在地人口中的「妈祖宫口」看戏、吃小吃。慈圣宫之於他的意义,不仅在於这是大稻埕唯一一间妈祖庙,更因为这里满是他的童年回忆。

独特的社群连结
「很多人对大稻埕的理解就是迪化街,或是永乐市场跟台北霞海城隍庙,但其实大稻埕的范围是很广的,除了到淡水河边,甚至双连、中山赤峰街一带都是。我认为赤峰街的打铁街,是大稻埕的边陲,那里是因为大稻埕的拆船业而兴起的聚落。」沿着凉州街走,我们来到了青木由香的选物店「你好我好」,邱翊说,这里以前是他家,现在租给她,但他还是住在店面的楼上。

对於在这里长大,又从事文化导览的邱翊,这里的砖瓦碎石都有故事。他站在骑楼,回忆起儿时的画面:「亭仔脚(骑楼)是我们小时候很独特的生活场域,现在的人大都住在公寓,很少有更开放的空间可以跟邻居互动。我小时候会在这边跟邻居小孩玩耍,以前路上没有像现在这麽多车,所以我们就会搬椅子出来,大家一起坐在路中间,边泡茶边聊天。」

邱翊说大稻埕人大都是生意人的小孩,由於这个特殊的地缘背景,只要遇到自称大稻埕的人,他们第一时间通常会问对方是哪个小学毕业、家里是做什麽的,有别於一般的交友问候方式。「透过这些问题,就可以知道他是哪家的小孩,社群网络的关系跟别的地方很不一样。」

大稻埕慈圣宫口的小吃街,充满邱翊的童年记忆。大稻埕慈圣宫口的小吃街,充满邱翊的童年记忆。(摄影/林科呈)

大稻埕的文化就是商业文化
百年来,大稻埕一直以繁荣的商业聚落闻名,因此邱翊认为,大稻埕的文化就是商业文化。但商业总会随着时代起落,产业聚落也会跟着兴衰。原本邱翊担心大稻埕会逐渐凋零,但後来他发现这里底气很足,加上在地屋主不短视近利,坚持把关求租店家的产业业种和人品,也不随意涨价,让这边的南北货店家,一做就是十几年,也让老屋完整保存下来。

许多店家第二代更在原有的基础上勇於创新,他指着「富自山中」、「李日胜」等店家,都是因为品牌转型而延续了生命,甚至成功卖到海外,这些原因都让大稻埕免於衰败的命运。
从此他不再把话说绝,因为地方的生命力远比他想像中来得更有弹性,总能为自己找到新的方向。现在作为一个在地居民与文化工作者,他希望大稻埕能够持续用可负荷且不影响原有生活品质的方式,继续叠加丰富的历史,让更多人感受这里丰厚的魅力。
 

文ー邱钰玲
摄影ー林科呈



延伸阅读
大稻埕人文生活场域 有底蕴的巷弄 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大稻埕 #生活关键字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