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回溯台灣蓬萊米時代 造訪磯永吉小屋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05-12

更新日期:2016-06-06

8676

回溯台灣蓬萊米時代 造訪磯永吉小屋 
 
 
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磯永吉小屋)坐落於臺北市基隆路4段42巷臺大農場內,建於1925年,為臺北帝大前身 - 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實習農場最早期之建物,亦是臺北帝國大學乃至臺灣大學早期農業研究之重要基地。
 
 
此建築經年累積大量日據時期迄今之農業研究器材、書籍文件、文書用具與家具等,足以見證臺灣農業科技發展之歷程,極富科學史研究價值,臺北市政府已於2009年7月28日將本建築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
 
 
磯永吉小屋蘊含著豐富而感人的事蹟,臺大農藝系的師生將竭盡心力保存及活化此建物,讓一代又一代的臺灣人有機會向我們的子孫述說這裡曾經發生的感人故事,激勵後進承繼先人志業,持續引領新世代農業的開創。
 
 
磯 永吉,1886年出生於日本廣島。1911年畢業於東北帝國大學農科 (1918年改制為北海道帝國大學,1947年更名為北海道大學),1912年渡海來臺,擔任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的技手,1914年晉升為技師。
 
1915年任職臺中廳技師,負責指導及監督臺中廳內的農業,尤其是稻米的生產與改良。任內指導末永仁(1886~1939)進行臺灣在來稻與日本稻改良的研究;其後末永仁於1924年為了克服稻熱病進行了「龜治」與「神力」的雜交,1929年選出「臺中65號」,開啟了臺灣蓬萊米的新時代。
 
 
1921年任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種藝科長兼殖產局農務課技師。1927年獲聘為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農林學校講師。1928年以「臺湾稲の育種学的研究」獲博士學位,其研究成果直接導致當時之在來米產量提升,同時促成後來的蓬萊米育種獲得成功,並以此研究報告獲頒1932年日本農學會農學賞。
 
 
1930年升任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熱帶農學第三講座(作物學)教授兼大學附屬農場長。1942年轉任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所所長兼臺北帝國大學教授。
 
1945年戰爭結束後留任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與省農林廳顧問,1954年完成其畢生代表作「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亞熱帶地區水稻與輪作物)」一書,並以此獲頒1961年日本學士院賞。直到1957年始以71歲高齡退休返日。
 
 
磯永吉奉獻畢生心力,使臺灣米舉世聞名,被臺灣人尊稱為「臺灣蓬萊米之父」,更對臺灣的農業研究、實務、教育等,有著卓越的貢獻與成就,包括前行政院副院長徐慶鐘先生、已故臺大農藝系陳烱崧教授皆其門下,對臺灣近代農業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
 
 
退休之時,臺灣省主席嚴家淦先生代表中華民國政府頒贈景星勳章,同時省議會亦提案通過贈予磯氏終生食用蓬萊米每年1,200公斤,以表彰他對臺灣農業無可抹滅的貢獻。
 
 
磯永吉小屋
一、開放時間:
每星期三、六、日,上午時段為9:30-12:00,下午時段為14:00-16:30。
開館時間如有更動,均以本網站公告為準。
 
二、位置:
臺北市基隆路四段42巷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試驗農場內)
 
三、參觀須知:
(1)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目前由臺灣大學農藝學系負責管理與使用。
(2)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已為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因建物年代久遠,為維護古蹟建物安全與參觀品質,每梯次僅開放10人入內,若參觀團體人數超過10人,敬請自行分組並耐心等候。
(3)入內參觀需更換本室準備之拖鞋,室內禁止飲食。
(4)參觀期間敬請配合導覽人員指示,請勿擅闖未開放區域及任意觸碰操作展示品,以免發生危險。
(5)團體預約導覽請洽:
臺大農藝系 劉建甫技士
02-33664789
sakiliu@ntu.edu.tw
 
文字來源:磯永吉小屋 http://iso-house.agron.ntu.edu.tw/
台大磯永吉小屋_潘俊霖拍攝
 

相關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