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臺北畫刊103年11月第562期——我家門前有花園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3-26

1758

台北畫刊562期—我家門前有花園 我家門前有花園  
台北市區大樓包圍、生活節奏快,人稱「天龍國」,其實台北人內心深處期待的是一座花 草競豔、無處不飛花的城市,讓人有隨時可以放鬆的空間。

從籌備花博開始,市政府就積極經營鄰里公 園,因為郝龍斌市長認為,鄰里公園就在市民 家門口,是大人小孩都能輕鬆休憩的空間,一 定要整理得美麗、有趣,讓人樂於親近。

今天,台北市除了幾座大型公園外,還有三百七十四座社區型的鄰里公園,徒步就能走到,有如自家花園。

市民陳太太注意到住家附近原本老舊的龍陣二號公園,這幾年多種了鮮花、綠地,熱心志工修剪出特色樹籬、里長種上櫻花,每到春天滿園粉紅;除此之外,市府拆除了圍牆藩籬、 消除了地面段差,輪椅、娃娃車也能通行無礙,硬體環境改善後,來散步、運動、話家常的人越來越多,社區甚至組成體操隊,每天清晨在老師帶領之下活動筋骨。

陳太太的感受不是單一例子,自從二○一○年國際花卉博覽會結束後,城市美學持續發酵,在後花博時代的三、四年間,市府與社區、里長密切合作,迄今已有七成的鄰里公園完成改造,清楚勾勒出城市大花園的輪廓。

例如一九八一年闢建的瑠公圳公園,位在東區精華地段,帶狀綠地從復興南路一路延伸至建國南路,近來的大幅改造將美感推向更高層次,改造後的溜滑梯與植被融合,漂亮又有趣味,為顧及孩童安全,遊樂設施區鋪設緩衝地墊,而地磚統一鋪設吸水磚,走起來不溼滑。

此外,市府也延續原先台北好好看計畫,協助拆除社區裡窳陋、毀損的老舊建物與圍籬,不僅創造了許多巷弄周遭的綠地、綠蔭,並透過募集社區綠化志工,針對十二個行政區鄰里社區、機關大樓近五百處開放空間同步進行美化,讓民眾親身感受綠意就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當草花樹木悄悄進入生活空間,台北不再是過去的水泥叢林,在這裡生活,慢活成為可能,行人往來於花樹綠蔭間,悠然自在。
 
小辭典

● 2006年底至今, 台北市增加了約60 處、面積共44公頃的公園綠地,相當於4座國父紀念館園區。台北市民平均每人有15.4坪的綠資源,大幅領先上海、首爾、東京等城市。

● 鄰里公園中,76%設有兒童遊樂設施,其中最常設置的兒童遊樂設施是「搖搖樂」, 其次是「遊具組合」(含溜滑梯及攀爬區)、蹺蹺板。

● 台北市12個行政區中,綠資源最多的前三區為:士林、北投、內湖;每位居民享有綠資源的面積前二名是北投、士林,其中內湖因人口較密集,本項由南港拿下第三名,每人 享有綠面積分別為42坪、41 坪、32坪,遠遠超過全台北平均的15.4坪。
 

文/林瑋庭 
攝影/王能佑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