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紙雕藝術家 成若涵 從指尖到紙間 刻畫最美時刻(台北畫刊107年6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6-13

1.2萬

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成若涵手裡握的是雕刻刀,落刀處是各色彩紙,透著強弱不同的燈光,一幅幅紙雕作品躍然眼前。
 

從業七年餘,紙雕藝術家成若涵之所以會一頭栽進紙雕世界,其實是源於大學畢業那年的一場車禍。雖已有穩定的工作機會等著她,但在休養期間,她不停思索自己對未來、職業和人生的想像。從小就喜歡剪剪貼貼的她,當時讀到《讓天賦自由》一書,在母親的全力支持下,毅然決定脫離既定軌道,建立自己的創作品牌。
紙雕藝術家 成若涵 從指尖到紙間 刻畫最美時刻

 

擇善固執 雕刻美好

「我覺得我的個性非常固執、堅持,想做到的事情,我會覺得我一定可以做到,或是我一定要做到。」從事紙雕工作初期,她白天在家創作,晚上接家教賺取生活費,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個月,才陸續接到如〈金包里鴨肉閣〉的大型創作委託以及其他客製化案子,也漸漸累積出知名度。
 

成若涵的創作中多見傳統歷史與現代文化交融的圖像,以〈紙雕‧臺灣百景上河圖〉最知名。當時受到「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展覽啟發,她在2012年於群眾募資平台集資,用募得的23萬元和客製化創作的收入開啟了她的百景計畫。其中,〈鹽埕,國。叁捌,家〉是她自己最喜歡的作品,一個來自台北的年輕女孩離鄉背井到高雄駐村,親近當地生活、踏察歷史文化,花了近半年才終於完成創作。新靈魂和老城區的撞擊激盪下,讓她更加深愛台灣這片土地。
紙雕藝術家 成若涵 從指尖到紙間 刻畫最美時刻
▲成若涵以自己的名字為品牌,強調自己與紙雕共生。(攝影/王漢順)

 

文化滋養 創作豐富

從小在台北長大的她,在百景圖的駐村計畫後,身心靈都受到中南部的人情味和溫度滋養,回到故鄉才發現過去許多不曾注意到的台北特色。她眼中的台北是個很有包容力的城市,「不管是在語言上、人們的個性上,或是建築上、色彩上,對於整個台灣來說,它都是一個文化融合的地方。」無論是描繪老士林記憶的〈故士〉,或「心中山生活節」連結中山和雙連的〈如常生活〉大帳篷,都具象化地表現出她心中那份台北獨特的包容力和豐富性。
紙雕藝術家 成若涵 從指尖到紙間 刻畫最美時刻
▲成若涵的雕刻素材很多,有時是紙,有時是布,但紙間全是她的用心。(攝影/王漢順)

 

「我覺得紙雕陪我度過很多人生的歷程。有時候我回想我哪一段時間,就會以紙雕的進程為時間軸,所以我覺得它就是一直會陪伴在我生命裡面,給我很多養分、精彩的回憶,督促我往前。」紙雕之於成若涵,早已超乎傍身一技,更是一個沒有辦法跟她生命分開的東西。猶如她的品牌名稱「以紙,雕成。若涵」,她刻出了紙雕,紙雕也刻出了她。
紙雕藝術家 成若涵 從指尖到紙間 刻畫最美時刻
▲成若涵的雕刻素材很多,有時是紙,有時是布,但紙間全是她的用心。(攝影/王漢順)


文/黃翊庭 攝影/王漢順
 

TAG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