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實現不可能為可能 陳愷璜 用光影喚醒城市記憶(台北畫刊107年9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9-13

5094

敲敲門後踏入台北藝術大學校長辦公室,這是個顛覆傳統印象的空間。偌大挑高的空間感瞬間映入眼簾,天花板上懸掛著由校長陳愷璜親自創作、以北藝大龍形校徽為靈感打造的銀色裝置藝術,桌上擺放的則是等比縮小的淡水河岸邊馬偕雕像。今天我們拜訪的是台灣當代裝置藝術先驅――台北藝術大學校長陳愷璜。
(攝影/楊子磊)

 

一生摸索的藝術路

高中畢業後到了台北,除中間幾年出國留學,大半人生都在台北度過的陳愷璜,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走上藝術家這條路的。他原本的志願是建築系,當兵時卻毅然決然立定走上藝術的路。陳愷璜如今回首過往,發現這一切不是意外,早在小時候就已顯露創作的傾向。「從小,大家午睡的時間,我卻只想跑到後院草堆去玩,或是躲到樹上蓋樹屋,現在想來其實都是一種自我訓練。退伍後幾個月,我以第一名考上當時還是藝專的台灣藝術大學,後來再拿到法國外交部的獎學金出國留學,一圓我的藝術夢想。」陳愷璜說。父母和家庭,並沒有給他得天獨厚的藝術環境,從小身邊也沒有可以參照的人物或仿效的對象。藝術就像早已存在陳愷璜的血液裡,只是在等待適當時機,引領他走向自我實現的道路。
▲靈感來自於北藝大龍紋圖騰校徽的裝置藝術品草稿。(攝影/楊子磊)
 

課外時間,陳愷璜藉由閱讀、參加各式研討會以及座談,盡力充實自己,並嘗試多元類型的實務創作,在短時間內讓自己倍速成長。他說:「不管選擇哪一條路,一定要找到自己願意傾注一生熱情去達成的目標。」尚在摸索期間,他原先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走視覺藝術創作,但是透過不斷地摸索、創作、不設限、不放棄,嘗試各種可能,就能夠激盪起出乎意料的火花。
 

談到創作的方式,陳愷璜鼓勵大家在創作初期,要先有想像。他年輕時曾經和另一位藝術家合作一個觀念性的作品――奇想從地球拉一條線到月球,原本試想技術面不難實踐,但仍遇上實行的困難。
 

陳愷璜說:「對創作者而言,是要讓瘋狂的想法停留在不可能,還是實現不可能,並誘發出更多元的可能?」大膽的嘗試一旦成功,一件絕世作品也於焉誕生。
▲陳愷璜創作的淡水河岸邊馬偕像縮小版本。(攝影/楊子磊)

 

展演活動百花齊放

自2009年政府將文化公民權列入人權法案,藝術,早已鋪陳在你我的生活中。陳愷璜談到:「這二、三十年來,台北的藝術環境變動得最激烈的就是多樣性和數量。」如今,每天都有不同的文化藝術活動在上演,相比之下,以往的時空並沒有這樣的環境和條件。在那個不太有選擇的年代,對於藝術家來說,反而更有選擇。
 

「在僅有的選擇裡,容易賦予你洞察的能力,讓你看得更深遠,看得見其中的不同。現在的環境則是一次給你幾十個活動,滿足了民眾的多樣化需求,但也更考驗每個人去深入發掘和感受的能力。」陳愷璜說道。
 

2017年台北燈節,陳愷璜設計的西本願寺「光的美術館」,流暢的LED光影重現了昔日的建築風華。這件作品,觸動了不少老一輩台北人的深層記憶,前所未有的光影舞動設計,也震撼了新世代的視覺感官。
▲陳愷璜為2017年台北燈節設計西本願寺「光的美術館」,用光影重現了昔日的建築風華。(攝影/高讚賢)

 

召喚更多自我認同

陳愷璜選擇從喚醒台北人的共同記憶出發,期待召喚出更多更深的自我認同感。「紐約是個融合多族群的城市,每個人都以身為紐約人而驕傲。台北同樣融合了世界上多樣的族群,那麼該如何召喚出土生土長的台北人的認同感,還有包容新住民成為台北的一分子,這就是我們舉辦多樣性的藝術活動,還有像台北燈節這樣的大型活動,最主要的訴求。」
▲陳愷璜在北藝大任教已二十多年,努力將校內的藝術能量推展至國際,讓更多人看見台北的藝術力。(攝影/楊子磊)

 

光影,可以作為一種傳達城市文化的媒介,利用光與空間的互動,勾勒出市民生活在台北的輪廓與記憶。
 

陳愷璜說:「嘗試跳脫表面的燈具外觀以及型態,思考燈節如何利用光影,去更貼近一個城市的文化記憶,喚起來自世界各地、在台北居住和生活的人,心中對台北的認同。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去深化召喚,就能找出不同住民們心中認同的那塊記憶風景。」
 

光──是個太奇妙的元素。沒有光,你什麼都看不見,但正因為看不見,就能從單純的視覺觀看,轉化為五感感受的「看見」。陳愷璜說:「找到城市裡的那道光,就能看見不一樣的美麗風景。」

文/許慈芳 攝影/楊子磊、高讚賢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