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19-08-14
3萬
萬華區可分為北(西門町)、中(艋舺)、南(加蚋仔)三個分區,其中,艋舺的發展最早,其名源於平埔族語,因為清代漢人移入開發,形成淡水河畔的貿易集散地。
#精神信仰 #庶民百態 #建築模樣 #生猛飲食 #文創好店
若想深入認識萬華,艋舺是不可忽略的核心區域,無論過去或現在,這裡是許多人賴以居住及生活的所在,形塑了豐富的歷史與人文內涵。也因如此,新的時代浪潮不斷湧入這塊古老的城區,讓新舊文化長年來彼此抗衡、融合。萬華艋舺的文化風景猶如一場傳統建築工匠間,令人拍案叫絕的「對場作」,傳統風俗與新興創意在地方信仰、庶民日常、建築樣式、小吃飲品、文創巧思等不同生活競技場上,比拚各自的拿手絕活,並在這一來一往的回合間,讓跨界發生、共演成真,也成就萬華艋舺在這新舊與共的競合關係上,綻放恆常變動的美,成為獨一無二的人文生活場域。
#精神信仰
📍艋舺龍山寺、艋舺青山宮、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與艋舺青山宮為「艋舺三大廟」。自清朝時期艋舺龍山寺建寺以來,命理算命業便群聚於此,直到2004年B1地下街落成後,才以明亮、整齊的攤位呈現。
萬華的宮廟數量眾多,其中不乏悠久歷史的古廟。最初大都是清代來台開墾的漢人,為了祈求平安、消除疫病等,迎來原鄉分靈而至的神祇,從此在艋舺落地生根,各據山頭,例如祖師廟即是福建泉州安溪人所建,主祀清水祖師。
創建於清乾隆3年(1738年)的國定古蹟艋舺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不只是清代福建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也是當時的同鄉會館與公共議事堂,見證地方頭人在頂下郊拚(1853年)、清法戰爭(1884年)等重大事件的公議;這樣的傳統延續至今,廟前的艋舺公園,仍是長者聚集及議論時政的公共空間。另外,艋舺青山宮每年一度的靈安尊王暗訪暨繞境,俗稱「艋舺大拜拜」,繞境範圍早已不限於傳統的艋舺地域,而是北至西門町,南至加蚋仔,表現出地方信眾參與廟會活動的公共性,並被登錄為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
艋舺龍山寺香火鼎盛,是艋舺的信仰中心,雙手合十,便能找到慰藉。
艋舺龍山寺地下街有許多命理工作室,為人生提供方向。
#庶民百態
📍東三水街市場 佛具街 青草巷
想認識萬華的庶民生活,菜市場是個好去處。建於1935年的新富市場,當初是日本時代的公設市場,強調衛生與現代化管理,同時滿足日本人與台灣人的採買需求。到了戰後,中南部移民在市場周圍落戶,搭建矮房,1樓作為果菜肉類加工的後場,而「半樓仔」(閣樓)成為一家人生活之處。市場的人潮與商機帶來流動攤販,聚集在新富市場的正門外,1986年,在流動攤販的奔走下,東三水街市場終於正式合法成立。隨著時代變遷,東三水街市場如今面臨超市、大賣場等通路強勢競爭,一些攤商的門面經過改造後,環境變得整潔明亮,甚至帶點文青味,讓更多人願意走進這裡。
位於西園路的「佛具街」,以及以西昌街224巷為中心向外擴張的「青草巷」,皆為台語所稱的「結市」(同類店家聚集以帶動買氣),也是深具地方特色之處,同樣面對老店如何創新的課題:有的佛具店主打現代居家佛堂,強調設計感與空間美學;有的青草店推出便於沖泡的養生茶包,以及有如手搖飲料店的推車,販售各式青草茶,都是為了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東三水街市場一直是在地居民購物的中心,經過創意的改造,更能與時代接軌。
來一趟佛具街,找尋心中的撫慰。
走一趟青草巷,喝一杯清涼消暑的青草茶。
#建築模樣
📍剝皮寮歷史街區、糖廍文化園區、萬華林宅
萬華地區近20餘年的文化資產保存歷程,在軟硬體及公私之間的兩難抉擇,展現了與時俱進的可能性。剝皮寮歷史街區的保存,可說是個美麗的意外,北市府當初沿用日本時代的都市計畫,把剝皮寮編入北側老松國小擴增校地的預定地,長期限建管制的結果,保留了原始的清代街道紋理與日本時代的店屋面貌。然而,公民自發的剝皮寮保存運動與北市府角力的結果,是原住戶搬離僅留建物空殼,然而,在這個私人空間公共化的過程,因為作為電影《艋舺》的拍攝場景而爆紅,至今仍是萬華的人氣景點。
糖廍文化園區原為日本時代的甘蔗製糖所,台糖公司在上世紀末原有意將這塊土地委外出租,改建為大型老人安養院,不料激起社區居民的抗爭行動,並凝聚為長期投入大理街社區營造的地方力量,因為北市府的介入,三棟糖倉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戶外空間成為社區居民的遊憩公園。萬華林宅則是近年私有古蹟經營的典範之一,1、2樓由星巴克進駐經營,樓上空間由林家後人管理並定期開放導覽,是兼顧私人產權與公共利益的嘗試。
剝皮寮的建築依然保有清代和日本時代的樣貌,彷彿凍結了時間。
糖廍文化園區內的甘蔗,提醒著後人,這裡曾是台北城內唯一的製糖所。
萬華林宅獨特的立面,還有3層樓外加頂樓神明廳的設計,顯見當時林家的社經地位。
#生猛飲食
📍華西街觀光夜市、廣州觀光夜市
萬華地區擁有豐富的飲食文化,其中有兩個在地因素值得思考:首先,艋舺龍山寺等大廟吸引來自各地的參拜與觀光人潮,長年川流不息,奠定飲食消費的基本盤。其次,艋舺龍山寺的周邊商圈及夜市,具有濃厚的庶民特色,為了滿足基層民眾吃喝玩樂的需求,往往顯得生猛有力,打破大眾對飲食的既有認知。
例如,華西街觀光夜市曾經以殺蛇秀與吃蛇肉而聞名,在1980年代成為向外國觀光客宣傳的亮點,不過隨著動物保護觀念的普及,殺蛇不再是華西街的日常風景;另一個生猛飲食的代表,是今年甫榮獲米其林一星的老店「台南担仔麵 」,老闆不只將海鮮菜色頂級化,其內部裝潢金碧輝煌,有「華西街的凡爾賽宮」之稱,讓人遙想「台灣錢淹腳目」的昔日榮景。除了有這樣的豪華餐廳,對許多長輩而言,逛夜市、探訪古早味的小吃攤與店家,例如涼粉、刨冰、肉圓、炒飯、胡椒餅、魷魚羹等吃食,不只餵飽肚子,更是令人懷念的老台北記憶。
華西街的阿義魯肉飯,有獨門的蚵仔魯肉蓋飯,是平民的奢華味。
熙來攘往的華西街,從店家的變換,可以看出時代的變遷。
夜晚點亮招牌的廣州街夜市,配上生猛的叫賣聲,是老台北的體驗。
#文創好店
📍新富町文化市場、艋舺龍山文創B2
萬華有豐富的歷史及人文內涵,隨著舊街區的復興,正要轉身成為新時代文創的孕育地。新富市場有著多舛的歷史,當年開幕不久後,就受到附近流動攤販的生意擠壓,後來流動攤販就地合法為東三水街市場,便因動線和價錢相對競爭力低,喪失主要的市場功能。
為了讓這座少數日治時期建置的市場建築免於被拆除的命運,2006年新富市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修復後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於2017年以「新富町文化市場」的定位再生,並提供工作室,招募相關團隊或個人進駐。有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原住戶全數遷離,新富市場一角仍保留愛嬌姨的製冰室,讓人看見原本的市場生活,成為別具新意的巧思。
艋舺龍山文創B2,位於艋舺公園下方,是北市府正在活化的地下街,目前定位為在地店家與藝文團體進駐的文創基地,將萬華本身豐富的內涵與文化轉化為創作者的養分,同時透過舉辦工作坊、導覽,讓民眾參與,挖掘屬於當地的創意能量,今年更啟用數位內容實驗場,以自媒體科技來探索文化,作為文化創新的平台。
萬華艋舺貼近常民生活的草根文化,以及深厚的歷史,是其最獨有的內在特質,持續掌握地方特色,深掘傳統、翻攪新意,讓萬華艋舺長出了一條文化創意的枝幹。
昔日的新富市場華麗轉身後,成為文創展示的空間。
艋舺龍山文創B2匯聚許多獨樹一格的風格文創,最受矚目的莫過於明華園「藝棧」展覽。
文/編輯部
攝影/張國耀
繪圖/宋政傑
延伸閱讀
萬華艋舺人文生活場域 新舊拚場 激盪城市的草根活力
林立青: 「真正的文化是從在地生活中長出來的。」
#精神信仰 #庶民百態 #建築模樣 #生猛飲食 #文創好店
若想深入認識萬華,艋舺是不可忽略的核心區域,無論過去或現在,這裡是許多人賴以居住及生活的所在,形塑了豐富的歷史與人文內涵。也因如此,新的時代浪潮不斷湧入這塊古老的城區,讓新舊文化長年來彼此抗衡、融合。萬華艋舺的文化風景猶如一場傳統建築工匠間,令人拍案叫絕的「對場作」,傳統風俗與新興創意在地方信仰、庶民日常、建築樣式、小吃飲品、文創巧思等不同生活競技場上,比拚各自的拿手絕活,並在這一來一往的回合間,讓跨界發生、共演成真,也成就萬華艋舺在這新舊與共的競合關係上,綻放恆常變動的美,成為獨一無二的人文生活場域。
#精神信仰
📍艋舺龍山寺、艋舺青山宮、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與艋舺青山宮為「艋舺三大廟」。自清朝時期艋舺龍山寺建寺以來,命理算命業便群聚於此,直到2004年B1地下街落成後,才以明亮、整齊的攤位呈現。
萬華的宮廟數量眾多,其中不乏悠久歷史的古廟。最初大都是清代來台開墾的漢人,為了祈求平安、消除疫病等,迎來原鄉分靈而至的神祇,從此在艋舺落地生根,各據山頭,例如祖師廟即是福建泉州安溪人所建,主祀清水祖師。
創建於清乾隆3年(1738年)的國定古蹟艋舺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不只是清代福建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也是當時的同鄉會館與公共議事堂,見證地方頭人在頂下郊拚(1853年)、清法戰爭(1884年)等重大事件的公議;這樣的傳統延續至今,廟前的艋舺公園,仍是長者聚集及議論時政的公共空間。另外,艋舺青山宮每年一度的靈安尊王暗訪暨繞境,俗稱「艋舺大拜拜」,繞境範圍早已不限於傳統的艋舺地域,而是北至西門町,南至加蚋仔,表現出地方信眾參與廟會活動的公共性,並被登錄為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
艋舺龍山寺香火鼎盛,是艋舺的信仰中心,雙手合十,便能找到慰藉。
艋舺龍山寺地下街有許多命理工作室,為人生提供方向。
#庶民百態
📍東三水街市場 佛具街 青草巷
想認識萬華的庶民生活,菜市場是個好去處。建於1935年的新富市場,當初是日本時代的公設市場,強調衛生與現代化管理,同時滿足日本人與台灣人的採買需求。到了戰後,中南部移民在市場周圍落戶,搭建矮房,1樓作為果菜肉類加工的後場,而「半樓仔」(閣樓)成為一家人生活之處。市場的人潮與商機帶來流動攤販,聚集在新富市場的正門外,1986年,在流動攤販的奔走下,東三水街市場終於正式合法成立。隨著時代變遷,東三水街市場如今面臨超市、大賣場等通路強勢競爭,一些攤商的門面經過改造後,環境變得整潔明亮,甚至帶點文青味,讓更多人願意走進這裡。
位於西園路的「佛具街」,以及以西昌街224巷為中心向外擴張的「青草巷」,皆為台語所稱的「結市」(同類店家聚集以帶動買氣),也是深具地方特色之處,同樣面對老店如何創新的課題:有的佛具店主打現代居家佛堂,強調設計感與空間美學;有的青草店推出便於沖泡的養生茶包,以及有如手搖飲料店的推車,販售各式青草茶,都是為了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東三水街市場一直是在地居民購物的中心,經過創意的改造,更能與時代接軌。
來一趟佛具街,找尋心中的撫慰。
走一趟青草巷,喝一杯清涼消暑的青草茶。
#建築模樣
📍剝皮寮歷史街區、糖廍文化園區、萬華林宅
萬華地區近20餘年的文化資產保存歷程,在軟硬體及公私之間的兩難抉擇,展現了與時俱進的可能性。剝皮寮歷史街區的保存,可說是個美麗的意外,北市府當初沿用日本時代的都市計畫,把剝皮寮編入北側老松國小擴增校地的預定地,長期限建管制的結果,保留了原始的清代街道紋理與日本時代的店屋面貌。然而,公民自發的剝皮寮保存運動與北市府角力的結果,是原住戶搬離僅留建物空殼,然而,在這個私人空間公共化的過程,因為作為電影《艋舺》的拍攝場景而爆紅,至今仍是萬華的人氣景點。
糖廍文化園區原為日本時代的甘蔗製糖所,台糖公司在上世紀末原有意將這塊土地委外出租,改建為大型老人安養院,不料激起社區居民的抗爭行動,並凝聚為長期投入大理街社區營造的地方力量,因為北市府的介入,三棟糖倉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戶外空間成為社區居民的遊憩公園。萬華林宅則是近年私有古蹟經營的典範之一,1、2樓由星巴克進駐經營,樓上空間由林家後人管理並定期開放導覽,是兼顧私人產權與公共利益的嘗試。
剝皮寮的建築依然保有清代和日本時代的樣貌,彷彿凍結了時間。
糖廍文化園區內的甘蔗,提醒著後人,這裡曾是台北城內唯一的製糖所。
萬華林宅獨特的立面,還有3層樓外加頂樓神明廳的設計,顯見當時林家的社經地位。
#生猛飲食
📍華西街觀光夜市、廣州觀光夜市
萬華地區擁有豐富的飲食文化,其中有兩個在地因素值得思考:首先,艋舺龍山寺等大廟吸引來自各地的參拜與觀光人潮,長年川流不息,奠定飲食消費的基本盤。其次,艋舺龍山寺的周邊商圈及夜市,具有濃厚的庶民特色,為了滿足基層民眾吃喝玩樂的需求,往往顯得生猛有力,打破大眾對飲食的既有認知。
例如,華西街觀光夜市曾經以殺蛇秀與吃蛇肉而聞名,在1980年代成為向外國觀光客宣傳的亮點,不過隨著動物保護觀念的普及,殺蛇不再是華西街的日常風景;另一個生猛飲食的代表,是今年甫榮獲米其林一星的老店「台南担仔麵 」,老闆不只將海鮮菜色頂級化,其內部裝潢金碧輝煌,有「華西街的凡爾賽宮」之稱,讓人遙想「台灣錢淹腳目」的昔日榮景。除了有這樣的豪華餐廳,對許多長輩而言,逛夜市、探訪古早味的小吃攤與店家,例如涼粉、刨冰、肉圓、炒飯、胡椒餅、魷魚羹等吃食,不只餵飽肚子,更是令人懷念的老台北記憶。
華西街的阿義魯肉飯,有獨門的蚵仔魯肉蓋飯,是平民的奢華味。
熙來攘往的華西街,從店家的變換,可以看出時代的變遷。
夜晚點亮招牌的廣州街夜市,配上生猛的叫賣聲,是老台北的體驗。
#文創好店
📍新富町文化市場、艋舺龍山文創B2
萬華有豐富的歷史及人文內涵,隨著舊街區的復興,正要轉身成為新時代文創的孕育地。新富市場有著多舛的歷史,當年開幕不久後,就受到附近流動攤販的生意擠壓,後來流動攤販就地合法為東三水街市場,便因動線和價錢相對競爭力低,喪失主要的市場功能。
為了讓這座少數日治時期建置的市場建築免於被拆除的命運,2006年新富市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修復後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於2017年以「新富町文化市場」的定位再生,並提供工作室,招募相關團隊或個人進駐。有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原住戶全數遷離,新富市場一角仍保留愛嬌姨的製冰室,讓人看見原本的市場生活,成為別具新意的巧思。
艋舺龍山文創B2,位於艋舺公園下方,是北市府正在活化的地下街,目前定位為在地店家與藝文團體進駐的文創基地,將萬華本身豐富的內涵與文化轉化為創作者的養分,同時透過舉辦工作坊、導覽,讓民眾參與,挖掘屬於當地的創意能量,今年更啟用數位內容實驗場,以自媒體科技來探索文化,作為文化創新的平台。
萬華艋舺貼近常民生活的草根文化,以及深厚的歷史,是其最獨有的內在特質,持續掌握地方特色,深掘傳統、翻攪新意,讓萬華艋舺長出了一條文化創意的枝幹。
昔日的新富市場華麗轉身後,成為文創展示的空間。
艋舺龍山文創B2匯聚許多獨樹一格的風格文創,最受矚目的莫過於明華園「藝棧」展覽。
艋舺拼場 ❗️8/23(五)〜8/25(日) 📍艋舺龍山文創B2 將會有「新創拼經典」、「拼場之夜」、「拼場 Oh my god」與「拼場市集」四大主軸活動,包含展演、工作坊、演講、音樂會等,更有實境解謎App,透過導覽地圖帶你在遊戲之中,深入探索地方。 |
文/編輯部
攝影/張國耀
繪圖/宋政傑
延伸閱讀
萬華艋舺人文生活場域 新舊拚場 激盪城市的草根活力
林立青: 「真正的文化是從在地生活中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