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社群平台串聯鄰里 興隆社宅青創戶邀住戶走出家門(台北畫刊110年12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1-12-06

1939

位於文山區的「興隆D2 社宅」是個住戶間交流熱絡的社區,每週都有多采多姿的活動,也不定期舉辦大型聚會,並善用公共空間活絡周邊鄰里,而這一切的幕後推手,即是活力及行動力十足的青創戶們,其中三位熱衷社區營造,他們藉由社群平台彙整社區資訊,集結其他青創戶的能量,將社區住戶從線上社群關係拉至線下鄰里活動,打破現代都市居住模式中隔絕鄰里的無形之牆。

線上平台滾動社群互動
由鍾苡紅、洪愷伶和吳曉平三人團隊所催生的Facebook 社群平台「興隆社宅2 區:興生活隆底家」和「興隆2 區來坐聊」,從社區資訊的線上匯集地,持續結合更多青創戶的力量向外推展,已發展成接洽社區各式活動主辦方及銜接社群關係的橋梁。

IMG_0099青創戶吳曉平、鍾苡紅和洪愷伶(由左至右)建立興隆D2 社宅社群平台,匯集社區資訊並延伸舉辦社區活動。

「作為台北市第一個著力線上、線下平台規畫的社宅,很多東西需要從零建立,一開始真的很辛苦。」洪愷伶坦言,起初與鄰居關係生疏,只能以最陽春的方式,像是主動搭訕路上遇到的鄰居,邀請對方加入社群平台,團隊則藉由不斷張貼文章、開創討論話題,活絡社群氣氛,漸漸地,社群規模日益增長,甚至讓住戶自發性地創設了園藝、團購、寵物等相關LINE 群組,這些因共同興趣而成立的社群,群內交流更是頻繁。

「就像是捏黏土一樣,邊做邊有新靈感,我們現在做的事情,除了創設社群平台之外, 其餘的都是後來『長』出來的。」鍾苡紅說,在執行青創戶提案計畫的過程中,會不斷認識新的鄰居,因此他們也滾動式地發展新活動,讓社區中不同領域的鄰居都能夠參與,提升他們走出家門與人互動的意願。

線下活動凝聚鄰里關係
隨著線上社群的交流活絡,也讓團隊開始思考如何讓住戶也能保有線下的鄰里關係,「我們把自己參與活動的經驗帶回社區,首先以大型的野餐日活動,吸引鄰居們走出家門。」吳曉平表示,野餐日當天除了有熱鬧的餐會, 住戶也自行舉辦故事交換、K 歌大賽等活動, 成功吸引到如長者、小孩、身障人士等較少參與線上社群活動的族群。

大型活動雖能吸引多數住戶,但仍有些住戶較不熱中團體活動,因此在住戶的提議下,青創戶創立了貼近生活需求的團購群組「買買買」、二手物交流群組「斷捨離」,成為目前社區裡最具共鳴的百人群組,住戶藉由線上交流後,再進行實體面交,貫徹社區線上線下的交流方式。此外,還有吉他社、運動團等各式社團活動,適性地貼近不同特質的住戶。「社宅由各式各樣的住戶組成, 但藉由不同的線上、線下社群活動,能讓有共鳴的人聚集在一起。」吳曉平說,如今鄰里之間的關係變好了,「看到鄰居都能直接喊出名字打招呼呢!」

LINE_ALBUM_211119_0除線上社群交流,青創戶更發展實體社團,邀請住戶同好組團慢跑、做瑜伽,增加更多社區交流機會。(攝影/鍾苡紅)

IMG_0123興隆D2社宅舉辦大型運動會及市集,吸引社宅居民及周遭鄰里參與。

青創角色散播社宅創生種子
鍾苡紅、洪愷伶和吳曉平三人,去年首度在社宅內舉辦「文山親子運動會」,不少團隊也捲起袖子加入協辦行列,今年更擴大至社區附近公園舉行,結合運動會、二手市集、親子活動等內容,邀請社區及周邊住戶同歡。「運動會的舉辦其實是很好的交流方式, 我們能以自己經營社群的經驗串聯周邊鄰里,也藉由交流,將外部資源帶回自己的社區。」洪愷伶說。

吳曉平形容「青創戶就像是火車頭,扮演活絡社區氣氛的主動性角色,得隨時有滿滿的燃料,堅持不懈地運作,才能帶著社區往前行。」鍾苡紅補充,青創戶也像是被播種到社宅的種子,「我們試著讓不同的人共處, 看看在混居的土壤中,這個社區能夠長成什麼樣子。」

在時間與努力的耕耘下,興隆D2 社宅的青創戶不僅在自己的社區中茁壯,也藉由不同型式的活動,帶著社區及其周遭鄰里交流互動,未來也將擴大規畫社區活動,在其他社區埋下更多社區營造的種子,於鄰里之間傳遞青創戶的能量。


文ー翁珮恒
攝影ー林冠良、鍾苡紅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