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2-08-05
2354
台灣藝術家袁廣鳴在2002年創作了《城市失格──西門町》這幅經典攝影作品。袁廣鳴用精準的電腦後製手法,把西門町車水馬龍、萬頭攢動的景象,整個消去移除:那些擁擠忙碌的人與車刹那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幅影像,留下了城市某個熱鬧景點被掏空後的種種謎團。
人間蒸發・城市失格
袁廣鳴的《城市失格——西門町》有白天和夜間兩個版本。白天版的《城市失格》,商業大樓上方的廣告看板、馬路上鮮活的輪胎痕跡依稀可見;夜間版的《城市失格》燈火通明,霓虹燈照樣閃爍。兩個版本都對觀眾拋出問題:西門町往常來往穿梭的熱鬧人群都去哪了?到底發生什麼事?其他地方的人也消失了嗎?
這個作品的魅力在於,影像裡的西門町,並非荒涼已成廢墟;而是那些熱鬧的人群、車輛彷彿前一秒才忽然消失不見,徒留下人們正在生活和活動的足跡,這種活生生但又被掏空的矛盾感,更加勾動出觀者的好奇心。
要說袁廣鳴有預知能力嗎?20年後的今天,全球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觀眾現在再看到這個作品,對於上面提問的種種謎團,或許心中都有了某些答案,只能黯然苦笑。
轟然巨響・棲居如詩
袁廣鳴很擅長營造這種看似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下,所引發的內在脆弱與恐慌。如果《城市失格》是一種靜態的、安靜的人間蒸發,我們或許可以再對應袁廣鳴2014年的《棲居如詩》。在短短一分多鐘的影像裡,一開始畫面定格在一個很平常、安靜的客廳場景(水中模型),隱約還可以聽到客廳時鐘的滴答聲、外面的狗吠還有蟬叫聲。忽然間,轟然巨響,客廳化為廢墟,然後,畫面又迅速的轉回還原到爆炸前的寧靜客廳。
看完影片,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棲居如詩》和《城市失格》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次你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卻留下了更多的心理驚恐和不確定感。剛才的爆炸巨響真的有發生嗎?是我的幻覺嗎?然後呢?如果說《城市失格》是對當下和過去的焦慮,那麼《棲居如詩》更多是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袁廣鳴的《城市失格》藉由看似空無一人的街道讓觀者產生思索,隱隱帶出人們對城市的焦慮與不安。
進行一場隱形的城市想像
透過藝術,我們對城市和日常生活還可以進行什麼不一樣的理解?同樣是將作品聚焦在當代日常生活的另一位台灣藝術家崔廣宇,則透過影像敘事,反覆進行著對城市日常生活的意義拆解與戲謔的再建構過程。不同於袁廣鳴作品裡看不見人的蹤跡以及對城市的不安與焦慮,在崔廣宇的作品中,或許轉換成一種遊戲、無厘頭的城市互動與想像。
不論是崔廣宇的《隱形的城市》、《系統生活捷——表皮生活圈 城市精神》或是《當代生活習作——預言》,每段影片幾乎都是不斷重複著:藝術家本人故意錯誤理解習以為常的生活運作,以重新解讀城市裡人與物之間的互動。例如,故意像田徑選手般跳躍過停在騎樓或路旁的機車;或故意站在車水馬龍的路邊,等綠燈一亮,就揮舞著賽車的黑白旗,引發路人和觀者驚訝、傻眼或是會心一笑。
我們和這個城市的關係是什麼?城市裡人與人彼此之間的關係又該保持什麼樣的社交距離?藉由藝術家的思考,我們是不是可以擺脫原有的羈絆,開始有新的想像?
文ー劉亞蘭
圖ー台北市立美術館
作品資訊:袁廣鳴《城市失格——西門町白日》、《城市失格——西門町夜晚》(2002)C Print 246 x 320 cm
人間蒸發・城市失格
袁廣鳴的《城市失格——西門町》有白天和夜間兩個版本。白天版的《城市失格》,商業大樓上方的廣告看板、馬路上鮮活的輪胎痕跡依稀可見;夜間版的《城市失格》燈火通明,霓虹燈照樣閃爍。兩個版本都對觀眾拋出問題:西門町往常來往穿梭的熱鬧人群都去哪了?到底發生什麼事?其他地方的人也消失了嗎?
這個作品的魅力在於,影像裡的西門町,並非荒涼已成廢墟;而是那些熱鬧的人群、車輛彷彿前一秒才忽然消失不見,徒留下人們正在生活和活動的足跡,這種活生生但又被掏空的矛盾感,更加勾動出觀者的好奇心。
要說袁廣鳴有預知能力嗎?20年後的今天,全球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觀眾現在再看到這個作品,對於上面提問的種種謎團,或許心中都有了某些答案,只能黯然苦笑。
轟然巨響・棲居如詩
袁廣鳴很擅長營造這種看似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下,所引發的內在脆弱與恐慌。如果《城市失格》是一種靜態的、安靜的人間蒸發,我們或許可以再對應袁廣鳴2014年的《棲居如詩》。在短短一分多鐘的影像裡,一開始畫面定格在一個很平常、安靜的客廳場景(水中模型),隱約還可以聽到客廳時鐘的滴答聲、外面的狗吠還有蟬叫聲。忽然間,轟然巨響,客廳化為廢墟,然後,畫面又迅速的轉回還原到爆炸前的寧靜客廳。
看完影片,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棲居如詩》和《城市失格》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次你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卻留下了更多的心理驚恐和不確定感。剛才的爆炸巨響真的有發生嗎?是我的幻覺嗎?然後呢?如果說《城市失格》是對當下和過去的焦慮,那麼《棲居如詩》更多是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袁廣鳴的《城市失格》藉由看似空無一人的街道讓觀者產生思索,隱隱帶出人們對城市的焦慮與不安。
進行一場隱形的城市想像
透過藝術,我們對城市和日常生活還可以進行什麼不一樣的理解?同樣是將作品聚焦在當代日常生活的另一位台灣藝術家崔廣宇,則透過影像敘事,反覆進行著對城市日常生活的意義拆解與戲謔的再建構過程。不同於袁廣鳴作品裡看不見人的蹤跡以及對城市的不安與焦慮,在崔廣宇的作品中,或許轉換成一種遊戲、無厘頭的城市互動與想像。
不論是崔廣宇的《隱形的城市》、《系統生活捷——表皮生活圈 城市精神》或是《當代生活習作——預言》,每段影片幾乎都是不斷重複著:藝術家本人故意錯誤理解習以為常的生活運作,以重新解讀城市裡人與物之間的互動。例如,故意像田徑選手般跳躍過停在騎樓或路旁的機車;或故意站在車水馬龍的路邊,等綠燈一亮,就揮舞著賽車的黑白旗,引發路人和觀者驚訝、傻眼或是會心一笑。
我們和這個城市的關係是什麼?城市裡人與人彼此之間的關係又該保持什麼樣的社交距離?藉由藝術家的思考,我們是不是可以擺脫原有的羈絆,開始有新的想像?
文ー劉亞蘭
台大哲學博士,專長為當代視覺文化和性別研究。現任教於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開設「視覺與美學」、「同志研究」等課程,著有《硬美學:從柏拉圖到古德曼的七種不流行讀法》、《平等與差異:漫遊女性主義》。 |
圖ー台北市立美術館
作品資訊:袁廣鳴《城市失格——西門町白日》、《城市失格——西門町夜晚》(2002)C Print 246 x 320 cm